消費新觀念 催熱素食經濟 市區素食餐廳增至10家

浙江新聞 發佈 2020-01-16T06:13:17+00:00

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劉言勇 攝理念變化催生餐飲新業態在建設西路的清心素食餐廳里,周金娟吃完素食後,拿了一本《弟子規》帶回家。

昨天中午11時20分許,鄭麗雲和丈夫一起走進了市區樂怡路上的坐忘齋自助素食餐廳用餐。素炒花菜、醬爆茄子、紅燒腐竹、蒸南瓜,不一會,她的餐盤裡就有了十多種菜品。這兩年,市區、柳市鎮、北白象鎮的素食餐廳數量不斷增加。據統計,樂清市區素食餐廳數量已增至10家。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吃越來越講究。當素食走進市民生活後,大魚大肉作為「生活富裕」的標籤逐漸褪去,素食在飲食結構中開始占據一定位置,素食餐廳到飯點人滿為患的情況並不少見。近日,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調查發現,素食經濟升溫的背後,吃法、文化、市場需求等是推動因素。

市民在坐忘齋素食館用餐。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言勇 攝

理念變化催生餐飲新業態

在建設西路的清心素食餐廳里,周金娟吃完素食後,拿了一本《弟子規》帶回家。她說,她自從三年前喜歡上傳統文化和詩書後,無肉不歡的她改變了飲食習慣,吃素時間非常多。「靜心、修德、養性是古代以來就推崇的,吃了素後感覺自己的脾氣性格確實平和了很多,待人接物也更有耐心。」周金娟說,剛開始吃素時市面上的素食餐廳很少,只能自己在家做。去年開始,素食餐廳陸續開張,此後,她經常光顧素食餐廳。在她的影響下,丈夫和兒子也喜歡上素食,她還經常帶朋友一起去吃素食。

越來越多人喜歡上素食,許多人看到了素食帶來的巨大商機,項瑞樂就是其中一個。去年,在一次閒聊中,他和朋友聊到了食品安全和健康。「要不你開一家素食餐廳吧,我們肯定經常捧場。」朋友的一句玩笑話被項瑞樂放在心上。做了市場考察、選址等工作,幾個月後,項瑞樂坐落在樂怡路上的素食餐廳開張了,取名「坐忘齋」。「吃什麼是生活品質的體現。在吃上,我們應該更多考慮到健康等多方面因素。尤其是隨著社會發展,飲食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味好就行的單一層面。」項瑞樂介紹說。

早在幾年前,周鳳釵、鄭阿微、蔣忠彩等人一起,在環城東路開了仁壽素食館,此素食館應該為樂清市最早的、實惠的素食館,每人每餐僅5元。他們發現,近幾年,身邊的同事、朋友都在討論飲食清淡的問題。「以前說起吃素,我們想到的是省錢、實惠。而且請別人吃飯時,素菜點多了會覺得寒磣。可慢慢發現,在外面吃飯,點菜前許多人都會強調多點素菜,以清淡為主。」注意到這個問題,加上一直以來對儒家文化的認同,素食愛好者林愛萍覺得,文化和飲食應該相互結合。「古人說修身,在我看來,飲食清淡能平復心情,性格好了,才能達到修身的目的。從某些方面看,這就是素食的文化。」有了這個想法,周鳳釵老人、林愛萍等認同素食文化的朋友又開了清心素食餐廳,該餐廳每天人滿為患。

年輕人吃素食越來越多

提起吃素,一些人會覺得這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生活方式,然而記者走訪幾家素食餐廳後發現,吃素的年輕消費者不在少數。「價格便宜,菜品豐富又方便,平時在家裡買菜、洗菜、燒菜,還得收拾殘局。」正在寧康東路一家素食館用餐的李先生說,自己的單位就在附近,平時他與同事經常來吃素食。「有幾十樣菜,這地菜品種類多,營養價值也高的。」除了炒菜,有的店還推出了麻糍、燈盞糕、錫餅等傳統食品,另外水果、素食甜點等也應有盡有。也正是素食多樣化,才使得很多幾乎不吃素的年輕人選擇素食餐廳。

據了解,市面上一般的自助素食餐廳價格從人均5元至20元不等。讓大家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同時,素食館分布在新區和舊區的各個點,可以讓每個人就近就可以吃到自己喜歡的素食。

黃女士也是素食發燒友,她幾乎吃遍樂清市區的素食館,她還特別跑到柳市素食館去吃素食。前不久,她帶著姑姑、姐姐等一大桌子人,在素食館訂了滿滿一桌素菜,吃完後,年底的年夜飯就訂在這家素食館。據了解,坐忘齋、清心、儂佳等素食館的年夜飯和新年酒早早地接受預訂,有幾家都差不多訂滿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