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青春京劇社》!給年輕人量身打造的「國粹普及帖」

影視前哨 發佈 2020-01-15T07:41:46+00:00

文| 霓星用文丑念白的腔調背誦古詩《楓橋夜泊》、親自體驗《獅子樓》里武松的亮相動作...連接山區兒童和文化藝術,《青春京劇社》的到來讓「青春范兒」的京劇文化在這個小鄉村傳播開來,也在每個孩子心中種下了一顆火熱而美麗的京劇種子。


導讀:正在優酷熱播的原創京劇元素互動推廣綜藝《青春京劇社》接棒「文藝扶貧」的責任與使命,成為「藝術教室」項目新成員,將傳統文化帶進鄉村課堂。

文 | 霓星

用文丑念白的腔調背誦古詩《楓橋夜泊》、親自體驗《獅子樓》里武松的亮相動作......近日,河北省灤平縣山區三道梁小學的同學上了有趣的一課。

這堂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京劇趣味課由《青春京劇社》節目組帶來,接棒「文藝扶貧」的責任與使命,這檔正在優酷熱播的原創京劇元素互動推廣綜藝成為「藝術教室」項目的新成員。連接山區兒童和文化藝術,《青春京劇社》的到來讓「青春范兒」的京劇文化在這個小鄉村傳播開來,也在每個孩子心中種下了一顆火熱而美麗的京劇種子。

近年來,優酷在綜藝布局上更加注重價值引領,積極融入文化內核,推動綜藝的創新表達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一系列優秀的作品不斷與觀眾見面。據了解,在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優酷持續推進「綜藝+扶貧」工程,以聯合光明網、中婦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光明優酷藝術教室」為紐帶,搭建起「文藝扶貧」新場景。

用年輕態解碼京劇藝術,《青春京劇社》用青春底色為傳統文化添彩,在助力國粹當代傳播的同時深入鄉村校園,肩負起網絡視聽展現時代風氣、承擔社會責任的使命。

藝術走進課堂,

阿里文娛解鎖文藝扶貧新模式

隨著國家脫貧攻堅事業的不斷深入,貧困山區的校舍建設、硬體設施和師資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教育城鄉發展不平衡、整體發展不充分的現狀仍較為突出,興趣課和文化課的普及也存在欠缺。因此,在物質層面的扶貧之外,精神與文化領域的扶貧更是不容忽視的。

對此,由阿里文娛優酷、光明網、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發起的「光明優酷藝術教室」以藝術教育建設為階段站點,通過線上募捐和線下藝術互動課堂觸達鄉村學校,以高效率、可複製、易推廣為特點打造文藝扶貧、志智雙扶新思路。

據了解,在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優酷持續推進「綜藝+扶貧」工程,以聯合光明網、中婦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光明優酷藝術教室」為紐帶,搭建起「文藝扶貧」新場景。截止目前,包括《這就是街舞2》《以團之名》《花花萬物》《演技派》等在內的優酷頭部綜藝節目均已成為「綜藝+扶貧」工程的參與者和建設者,持續推動優酷文藝扶貧邁向新台階。

在三道梁小學的「光明優酷藝術教室」中,《青春京劇社》為小朋友們上了精彩的一課。作為節目「菜花隊」的一員,大鎖擔負起了「百科全書」的擔當,在課堂中不斷為大家科普京劇小知識。他以時下流行的遊戲作為切入點,將人物在遊戲中的角色設定和歷史中的真實身份對應了起來。「在沒有手機的時代,中國傳統文化是靠京劇作為傳承媒介的。」「京劇是國粹,而『粹』,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最精華的一部分。」他說道。

除此之外,大鎖還以名人作類比,解讀了京劇中「生旦凈丑」四大行當。通過把大家熟知的明星分類到四個行當里,孩子們更輕鬆、更準確地理解了「生旦凈丑」的含義。之後,《青春京劇社》節目組帶領孩子們用文丑念白的腔調背誦古詩《楓橋夜泊》,「背古詩背不下來,就用這個調背,把它當做音樂課來『玩』,將京劇的念白與課本的內容結合起來,有韻律感了就會背了。」

學了11年京劇的00後小武生崔戎雨也來到了課堂中,被大鎖譽為「京劇舞台上的成龍」的小崔老師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刀花、槍花、騎馬等表演。同學們被京劇表演的魅力所折服,紛紛主動上前體驗,甚至學會了《獅子樓》里武松的亮相動作。

2020年正值京劇誕生230周年,在兩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中,京劇曾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塑造國民忠孝仁義禮智信的優良美德。走出螢幕,《青春京劇社》將觸角深入鄉村和校園,不僅持續推動優酷文藝扶貧的深入發展,更讓傳統文化教育「從娃娃抓起」不再是一句口號。

以潮流釋國粹,

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演繹梨園風光

而今,京劇似乎成了老一輩人的「專屬」,大部分年輕人早已不知四功五法、唱念做打為何物,也無法理解字正腔圓、有板有眼的魅力。那麼,如何在年輕一代與國粹之間建立起了解與溝通的橋樑,讓年輕觀眾感受傳統藝術之美便成了具有普世價值的時代命題。

這一次,《青春京劇社》為京劇找到了更順暢、更有效的切口。同樣地,綜藝與京劇的結緣,或將成為國粹等待已久的契機。那麼,《青春京劇社》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

一方面,在節目的內容設置上,《青春京劇社》致力於實現有實用價值的「科普」。由張國立帶領社員進行全方位的立體式教學,節目堪稱「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空中劇院」。余派老生王珮瑜的《失街亭》、程派青衣郭瑋的《武家坡》、大武生奚中路的《長坂坡》......一系列殿堂級的京劇名段欣賞讓觀眾目不暇接。除此之外,《青春京劇社》開設的「京劇小課堂」藉助綜藝化表達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京白韻白、扇子功、槍花、水袖等知識也在嘉賓和特邀名家的講解中變得深入淺出。

另一方面,在節目視覺呈現上,《青春京劇社》按照《禮記》中「天圓地方」的概念打造了4個環形裝置,為每一個京劇片段量體裁衣,設計細緻的動態景觀和適配的舞台美術。表演過程中,配合著絢爛的全息影像,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的運用,環形裝置變換出不同的造型,展現中華文化的包羅萬象。

若想在文化類節目的激烈競爭中生存下來,就必須要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在此意義上,《青春京劇社》衝破了受限的藩籬,找到了一條「俘獲」年輕受眾的破局之路。把京劇掰開了,揉碎了,融入年輕群體的真實生活,這是《青春京劇社》的初心。秉承著這樣的信念,《青春京劇社》在具體操作層面不遺餘力地尋找和製造京劇與青春的關聯,探尋京劇在當代傳播的有效途徑。

融合不同藝術門類的表演方法,《青春京劇社》為京劇摸索出更多元的表現形式。《坐宮》將現代舞元素加入京劇的表演形式;《獅子樓》用說唱引入劇情;《武家坡》用沙畫呼應人物矛盾。更值得一提的是,傳統藝術門類的表現手法與現代科技的碰撞在節目中展現出無盡魅力,在《空城計》中,王珮瑜飾演的諸葛亮一出場,全息影像與聲光電共同打造的舞美呈現出金戈鐵馬、戰鼓雷鳴的緊張氛圍,隨著句句唱詞,畫面逐變為巍峨的城樓,到了結尾處,場面又轉化為空靈寂然的星空。

打破京劇與年輕人的次元壁,

新時代語境下如何解構傳統

《青春京劇社》抓住了年輕一代的審美偏好和接受心理,從現代視角出發管窺傳統藝術,助力國粹的破壁圈粉。

諸葛亮是創客,阿慶嫂賣涼茶,楊排風當主播,武松成拳王,趙雲變愛豆......節目為京劇中的典型人物進行職業規劃,拉近觀眾和經典作品的距離,讓受眾能夠更理解這些角色的個性特徵和普世價值。

主題化設置也是《青春京劇社》節目裡重要的一環。作為給年輕人量身打造的「國粹普及帖」,《青春京劇社》在形式上也十分新穎。每期《青春京劇社》都會有一個經典的劇目或京劇種類的內核,並結合當下最火的影視劇、書籍、社會熱點話題、社會趣聞等給出一個討論主題。「京劇角色的求職指南」「盤點京劇中的優秀女性角色」「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愛豆」這些當代語境下的熱點話題用時代氣息解構傳統,極易讓觀眾產生共鳴和代入感。

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更激發了觀眾對於社會熱點議題的關注和討論,鐵鏡公主的婚姻智慧、趙雲才華背後的堅持、楊排風的風風火火等是臉譜背後的真實人性。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真正的經典是永不過時的,也是一次傳統藝術對新時代的反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正是在這一出出戲中,給予年輕人解讀京劇的空間時,也是對於戲曲中傳遞的價值觀的放大過程。

綜藝節目不僅是提供娛樂的平台,同時也是傳遞價值和塑造精神的窗口,它具有極強的文化承載能力和創新能力。《青春京劇社》努力立足傳統文化,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並發揮網絡綜藝的廣泛傳播優勢,力爭讓節目做到「綜藝有知識,知識有營養,營養有專業,專業有趣味,趣味有傳播,傳播有致敬」。從收視與口碑成績來看,《青春京劇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它還將在接下來的節目中創造哪些精彩,值得期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