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農民工走進上海外灘這棟標誌性建築,背後的原因很暖心

上觀新聞 發佈 2020-01-15T09:15:42+00:00

此刻,只為迎接一群特殊的「家人」——30位留守上海的網約送餐員、家政服務員、協管員、環衛職工等農民工代表。

1月14日傍晚時分,天色漸暗,黃浦江畔華燈初上。

中山東一路14號,上海市總工會機關辦公大樓內卻燈火通明、大門敞開。此刻,只為迎接一群特殊的「家人」——30位留守上海的網約送餐員、家政服務員、協管員、環衛職工等農民工代表。

新春佳節就在眼前,外出打工的務工者陸續踏上回鄉路,然而他們這群人卻舍小家為大家,為了上海這座城市的有序運轉,選擇了留守。他們永遠的「娘家」——工會,則選擇了舉辦「歡迎回娘家 歡喜過大年」春節留守上海農民工代表包餃子活動,把這群留滬的30位農民工代表請回「娘家」,用簡單而熱鬧的方式,表達市總工會對春節留滬農民工的感謝、尊重和敬意。

來了,來了!早已等候在六樓餐廳的市總工會主席莫負春和同事們,爭相為他們圍上喜氣的大紅圍巾,邀請他們坐下來。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是第一次踏進市總工會機關大門,收到娘家的邀請,既驚喜又興奮。「來上海22年了,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外灘,第一次到市總工會。」全國勞模、上海東虹環境保潔有限公司曲陽小壓站班組長周家玲告訴記者,22年里她只回家過了一次年,不回家過年的原因很簡單——工作需要。「一進門,市總工會的主席們列隊為我們圍上了紅圍巾,太意外了,工會太溫暖了!謝謝工會對我們的關愛。」

來自山東德州的孟慶同,是上海凌銳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機修組組長。30年前,他從老家農村來到上海,從一位初中沒畢業的農民,自學獲得汽車修理高級工證書,並被評為上海市農民工先進個人。他自製的控制揚塵的高炮水槍,為公司的文明施工創造了良好基礎,公司黃標車更新後,他又帶領小組人員改良搶險車輛,節約了改裝費用60萬元。「平時工作忙,很少有時間來外灘逛逛,沒想到總工會就在外灘邊上,這次娘家人敞開大門邀請我們吃年夜飯、逛勞模館,很激動。」孟慶同說,看到一樓勞模風采主題館內上海勞模們的事跡,感覺自己很渺小,一定擼起袖子加油干,向勞模們學習,「今年春節,我已主動要求值班了,讓同是外地的年輕人回家。」

「真切地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和各行各業的兄弟姐妹們一起包餃子、嘮家常,心裡甭提多美了。」環衛工人李福濱一遍包著餃子一邊向記者說。這位安徽大叔已經來滬14年,14年來,春節只回過一次家。「誰都想回家過年,但我們的崗位春節不能缺人,上海對我們環衛工人越來越重視,十分關愛,讓我們幹勁十足。」

包著餃子的空隙,莫負春邊向前來的職工們表示歡迎,並向他們的父母、兒女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很多同志都是第一次走進市總工會機關大樓,沒讓大家早點來,這是我們工作沒做好。這是一幢很重要的大樓,上海解放的時候,陳毅市長把這幢樓給了上海總工會,給了上海的工人階級,給了上海的廣大職工。這幢樓本來就是職工的家。食堂太小,我們不能請所有留滬農民工一起來很遺憾。你們是上海職工的代表,為上海這座城市作出貢獻的代表!所以我們請到了你們,回家看一看。」

邊包餃子邊嘮嗑,不一會,一盤盤餃子就包好了。趁著餃子下鍋沸騰的功夫,市總工會又向這些上海農民工代表一一送上了慰問品,一起開心地等著熱騰騰的餃子上桌。

出鍋啦!市總工會各部室部長們兼職當起了「送餐員」,把一盤盤煮得熱騰騰的餃子送上餐桌。一片歡聲笑語中,市總工會向30位留滬農民工代表送上最真摯的新年祝福。

「在我家鄉過春節,年三十就必須吃餃子。家人有心了!這頓特殊的家宴真是太溫暖了!」快遞小哥石明府告訴記者,他已經來滬9年了,一個人在外漂泊時間長了,也孤單慣了,今天的這頓飯,讓他找回了家的感覺。

喝著同一鍋熱乎乎的餃子湯,暖意從手裡傳遞到心間。工會「娘家人」和大家聊著,關心著大家的工作、收入、家庭以及再學習教育情況。當聽到養老護理員丁振勤在企業幫助下,正在就讀開放大學養老護理員的大專文憑;環衛職工鄒富建成功考取了交通大學行政管理專科文憑,並繼續報考同專業本科文憑後,大家紛紛為他們鼓掌點讚。

欄目主編:劉錕 文字編輯:劉錕 題圖來源:作者拍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