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不是一位好皇帝

知識圈app 發佈 2020-01-15T09:27:56+00:00

東漢末年,社會矛盾激化,農民起義、割據混戰此起彼伏。▲《孫權傳》作者:張作耀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17年在解讀《孫權傳》時,徐英瑾老師提到一個細節,那就是孫權稱帝的時間要晚於曹丕和劉備。

東漢末年,社會矛盾激化,農民起義、割據混戰此起彼伏。複雜動盪的歷史環境,給民眾造成了深重的災難,但也給一群心懷抱負之士提供了展露才華、建功立業的歷史舞台。

在這當中,魏、蜀、吳三國的建立、發展與彼此相爭,成為東漢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篇章。

只不過,與魏國和蜀國相比,無論是在舊時史傳中還是文學作品裡,吳國似乎都極少被關注。那也意味著,年未弱冠便從父兄手中接過東吳基業的孫權,其才幹和成就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

而《孫權傳》,便是一部難得的站在孫權的角度展現東漢三國歷史風雲的作品。

哲學學者、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徐英瑾老師,通過解讀《孫權傳》,帶我們領略東吳大帝孫權波瀾壯闊的一生。


01.

半世明主


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孫權的長兄孫策在外出狩獵時,遭刺客襲擊身亡,將尚未穩定的東吳基業留給了二弟孫權。

孫權自幼習武,十四、五歲起便身臨戰線,作戰與管理的經驗十分豐富。但由於孫權即位時年未弱冠,複雜的內外局勢對他而言,仍是不小的挑戰。

具體來說,在對外方面,孫權面臨著來自曹操、劉備,即魏、蜀政權的威脅。

然而,徐英瑾老師認為,最棘手的問題其實來自統治集團內部。孫權在血統上雖屬江東,但他所繼承的團隊是以江北成員為核心,統治江東牽涉到「地方宗族和外來入侵者之間的複雜關係」。

因此,孫權在掌權的早期,主要致力於穩固江南政權。他一方面極力鎮撫南方少數部族山越,另一方面消除了以孫輔為主的宗室鬥爭帶來的隱患。

在內局穩定之後,孫權審時度勢,北抗曹魏;對蜀國則實行有限度的牽制與聯合,兩國甚至擬定過一份在魏國滅亡後劃分天下的方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孫權知人善用,以「適才適所」作為選任人才的首要標準。施行處罰時,孫權也不顧及親屬、功臣與交情遠近等,而是嚴格按照章法辦事。

同時,徐英瑾老師特別提醒,孫權領導下的吳國,對中國南方的城市建設與經濟開發做出了極大貢獻。因此,孫權可謂是打開中國「南強北弱」格局的第一人。


02.

晚年昏庸


然而,也正是這樣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到暮年卻「年老志衰」,政治失誤頻出,最終落得一個「晚年昏庸」的名聲。

徐英瑾老師認為,孫權執意結盟公孫淵而遭背叛,耗費大把人力物力去尋找夷州、亶州,培養酷吏來對付地方豪族等行為,都是他晚年不切實際且昏庸的表現。

但最為後世熱議的,還是他在立儲問題上反覆做出錯誤決斷,從而為權臣亂政埋下了禍端。

徐英瑾老師指出,孫權對三子、四子含糊不清的立儲態度,導致朝臣們分為兩派,互相爭鬥。而他最終改立七子孫亮為太子,並令「志大才疏」的諸葛恪輔佐年幼的孫亮,這是吳國滅亡的根源之一。

那麼,孫權為何會反覆在重大的社會、政治問題上犯錯?

在徐英瑾老師看來,很大程度上,這是由於孫權圍繞「割據」和「大一統」兩種思維,產生了激烈的思想鬥爭。

孫權無疑渴望完成大一統,但彼時吳國又並不具備統一的實力。在這種情況下,孫權卻屢屢投入大量精力尋求擴張,因而其悲劇性的結局也就不難預見了。


03.

被忽視的「天才」


在《三國志》中,西晉史學家陳壽曾如此評價孫權:

「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賜厥孫謀以燕冀於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陳壽儘管幾乎全面地評價了孫權的一生,也承認吳國為三國之一,但他提及孫權之死時,卻稱其為「薨」,即只將孫權視為一方諸侯,而不承認他與曹操、劉備一樣擁有「天子」的地位。

但無論在徐英瑾老師,還是《孫權傳》的作者張作耀看來,孫權都是一位有作為、對歷史影響深遠的君主。

▲《孫權傳》

作者:張作耀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

在解讀《孫權傳》時,徐英瑾老師提到一個細節,那就是孫權稱帝的時間要晚於曹丕和劉備。

正因為如此,孫權面臨「篡漢」的政治輿論壓力也最小。這充分體現了他對漢朝的道德情分和政治上的審慎眼光。

但孫權的這些特質,也許長期以來都被我們忽視了。

也許我們都很熟悉孫權,卻很難說已真正地了解了他。那麼,《孫權傳》便提供了一個走近孫權和他背後三國風雲的極好機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