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為何能夠躲過曹操的法眼?

憑欄軒 發佈 2020-01-15T09:34:32+00:00

在群雄紛爭的三國時代,司馬懿躲過了多疑的曹操,耗死了睿智的諸葛亮,當一個個豪傑淫沒在歷史的塵埃之後,司馬家族順利取代魏國並結束紛爭,司馬懿則被後人認為是三國的最大贏家,史書稱讚司馬懿:「雖曹公有所不逮焉」。

公元265年西晉建立,不久之後東吳便被其所滅,三分天下重歸統一。在群雄紛爭的三國時代,司馬懿躲過了多疑的曹操,耗死了睿智的諸葛亮,當一個個豪傑淫沒在歷史的塵埃之後,司馬家族順利取代魏國並結束紛爭,司馬懿則被後人認為是三國的最大贏家,史書稱讚司馬懿:「雖曹公有所不逮焉(《何博士備論》)」。司馬懿究竟憑藉什麼躲過了曹操的法眼?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兩點。

能躲則躲,不能躲則進。

司馬懿「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晉書·宣帝紀》)」早在青年時期他便已經學富五車,那個時候國家選拔人才普遍採用「孝廉」制度,遠近聞名的司馬懿自然在入選之列,不久郡上便推薦他為輔助州郡辦理上計事務的官員。司馬懿接到消息後打算立即起身,一個人的出現卻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當時的曹操早已擔任司空,這個職位在當時已經算位極人臣了。曹操早就聽聞司馬懿胸有經天緯地之才,注重打造謀士集團的曹操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就在司馬懿準備動身赴任時,曹操的僕人便到司馬懿家中讓他到曹府上任職。當時的曹操已經把持了漢的江山,是為「非常之人,超世之傑(《三國志 武帝紀》)」,很多有學識的人都渴望成為他的幕僚,但司馬懿並沒有隨波逐流。

司馬懿深知曹操乃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許劭語)」,此時的天下正逢亂世,儘管曹操表現得十分恭順,但早已做出了忤逆之舉,名為能臣,實則奸雄,忠心於漢室的老臣們對此敢怒不敢言,再加上他是宦官之後,司馬懿打心眼裡不願跟隨他,收到曹操邀請的消息後,司馬懿很快就「一病不起」了。

司馬懿的病其實是裝出來的,但精通詐術的曹操是不會放心的,不久他便派人在夜間前去司馬懿的府邸觀察打探,司馬懿知道曹操會來這一手,於是便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前來打探的刺客見司馬懿如此情狀便信以為真,於是急忙回府向曹操稟報,曹操得知後只能啞口無言,於是便放了司馬懿一次,但事情並沒有結束。

儘管第一次邀請被司馬懿巧妙拒絕,但曹操並沒就此放棄。曹操成為丞相後,為了招攬司馬懿便封他為文學掾,使者去司馬府通報消息前,曹操告訴使者若司馬懿依然推辭,便直接將他逮捕。當使者再度來到府上邀請時,司馬懿知道此刻若再推辭,恐怕有性命之憂,於是他便選擇了屈從,由此得以保住性命,為日後的大業留下一座「青山」,收穫了「盡忠三世,南擒孟達,西破蜀虜,東滅公孫淵,功蓋海內(《晉書 后妃傳》)」的美名。能躲則躲,不能躲則勇敢地面對,司馬懿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血肉之軀。

跟對人,便是保護傘。進入曹操集團之後,司馬懿知道:要想在雄主曹操眼皮下保住小命,就必須與曹操親近的人打成一片。司馬懿獨具慧眼,他很快便發現了曹丕是個可以依靠的好角色,於是便有意接近他並為其出謀劃策,曹丕越來越欣賞司馬懿。在籠絡曹丕的同時,司馬懿還進行了另外一項舉措。

215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征伐東吳,孫權首戰就以失敗告終,於是派遣使者趕赴曹營請求投降,為了博取曹操的歡心,孫權在降書中有意向曹操稱自己為臣。儘管此時的曹操早已「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名義上依然是漢的臣子,面對孫權的獻媚,他只得感嘆:這是要把我放在爐炭烤啊。司馬懿剛好在場,他回應曹操:漢的國運已經終結,孫權對你稱臣也是順應天意。曹操感覺司馬懿只不過是個溜須拍馬之徒,於是便放鬆了警惕。

在曹操放鬆警惕時,司馬懿與曹丕的關係日益密切,曹丕做太子時,司馬懿也成了曹丕的專門輔佐人員。曹操漸漸有所發覺,便對曹丕語重心長地說道:「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晉書 后妃傳》)。」此時在曹丕心中,司馬懿早已成為了他不可或缺的股肱之臣,曹操的話也被他當作了耳旁風,這在無形中保護了司馬懿。事實證明,司馬懿跟隨曹丕確實是正確的選擇。

曹丕去世前,把重要的軍務、政務托予了司馬懿,司馬家族得以迅速發展,到魏明帝曹芳時期,魏室便被司馬家族架空,後來司馬懿之孫司馬炎直接取代曹魏,成為了統一天下的晉武帝,司馬懿能夠成為三國紛爭的大贏家與他選擇跟隨曹丕是密不可分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