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成都找到這艘魚類諾亞方舟

人民網四川頻道 發佈 2020-01-16T09:45:43+00:00

而從最後一隻長江白鱘現身到今天,這過去的17年間,它們的消息就像它們本身一樣,隱匿在長江中,不見蹤影。

長吻鮠(江團)

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後,上了熱搜,引起了關注。而從最後一隻長江白鱘現身到今天,這過去的17年間,它們的消息就像它們本身一樣,隱匿在長江中,不見蹤影。就像小時候玩捉迷藏,當小夥伴以為藏者依然在那裡等待時,他們已經消失不見。

長江白鱘、長江鱘、中華鱘、川陝哲羅鮭、胭脂魚、長薄鰍、岩原鯉、中華沙鰍……跟這些魚類相比,江團可能更為人們所知,因為它是餐桌上的常客。而其實在野外,江團也已經很難見到了。

為什麼我們還能吃到?因為四川有個「魚類諾亞方舟」。上世紀90年代初期,「方舟」上的江團實現了人工繁殖,今天我們吃到的,基本都是它們的後代。除了江團,「方舟」上的住戶還有長江鱘等。

1「方舟」

成都宜賓各有「一艘」

前身是鱘魚人工繁殖放流站

四川的「魚類諾亞方舟」一共有兩艘,分別在成都和宜賓,目前成都的是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宜賓的則是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基地。

研究所成立於1977年,是四川省唯一的省級專業水產研究機構,其前身為四川省宜賓鱘魚人工繁殖放流站。1984年,在郫縣合作鄉(今成都市高新西區)建立的郫縣試驗場,現為研究所所在地,大約有100多畝魚池。宜賓的試驗場目前是研究基地,大約有40多畝魚池。

建所以來,研究所先後成功移養馴化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達氏鱘、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等10多種珍稀、特有魚類。同時在國內,研究所率先成功完成大口鯰、長吻鮠、長薄鰍、岩原鯉、川陝哲羅鮭、胭脂魚、中華沙鰍等珍稀特有魚類的移養馴化和人工養殖技術攻關,並在全國推廣應用,在名優魚類綜合研究、開發和漁業環境保護及資源評價等方面居全國先進行列。

目前研究所主要工作包括名特優魚類的生物學、移養馴化、品種選育、魚病防治研究、營養與飼料研究、漁業環境、水生生態影響評價等。

2「住戶」

胭脂魚上世紀80年代入住

最新的「住戶」是圓口銅魚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周波博士介紹說,1977年研究所成立之初,主要是做中華鱘的保護工作。但由於葛洲壩電站的修建,中華鱘不能溯河洄遊到它們原來的「家」——金沙江後,國家專門成立了一個中華鱘研究所,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對該所的成立提供了技術支持。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研究所將最後一批中華鱘放流長江後,就沒有從事中華鱘的保護研究了。

後來,研究所陸續攻克了長江鱘、川陝哲羅鮭、胭脂魚、岩原鯉、中華倒刺䰾、長薄鰍、中華沙鰍等魚類的人工繁殖技術。目前所里主要保存有長江鱘、胭脂魚、岩原鯉、長薄鰍、中華沙鰍、圓口銅魚、厚頜魴等10餘種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這些魚類都來源於長江,其中最早的應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周波介紹說,最早的一批胭脂魚是上世紀80年代入住的,而最新的住戶,要算圓口銅魚。

圓口銅魚以前是金沙江和長江上游比較常見的種類,以前在漁獲物中基本要達到40%左右的產量。但目前其棲息地遭到破壞,野生資源急劇減少。同時其人工馴養繁殖難度極大,可以說是目前危險程度最高、難度最大的一種魚了。

3「宿舍」

為大型魚類配備擔架、產床

多數魚類住「集體宿舍」

「魚池包括親魚池、成魚池、苗種池、催產池等,配有進排水系統、增氧機等設備。」周波介紹說,在魚成熟後,工作人員會為魚類注射催產藥物(人工馴養條件下大部分魚類都需要)開展人工繁殖,受精卵會放到孵化裝置中進行孵化。在這個過程中,工作人員會為一些大型魚類準備擔架、產床。「產床和擔架主要是為了避免大魚在轉移時受傷。」周波表示。

以長江鱘為例,它的產床並不在水裡,產床周圍墊著海綿、有一定坡度。這樣做一方面是避免雌魚在生產時擺動發生碰撞受傷,一方面是便於其排卵。同時在長江鱘排卵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會不斷地為它「供氧」——用水管里的水濕潤其鰓部。

另外因為魚類大多是群居動物,所以除了攻擊性比較強的魚類外,大多數魚類還是住「集體宿舍」,像長江鱘、胭脂魚這些大型魚類的「魚均住房面積」基本在40平方米以上。其他像岩原鯉、長薄鰍、厚頜魴等較小一些魚類的「宿舍」會稍微小點。

「方舟」的驕傲

江團養殖技術全國推廣

長江鱘實現全人工繁殖

目前「方舟」上很多住戶,在自然環境中已經很難見到了。「現在市場上常見的長吻鮠,也就是大家喊的江團、大口鲶等,當時也是野生資源銳減,保護難度很大,現在野外也很難見到了。」周波表示,當時研究所集中科技力量攻克難關,在90年代初期實現了江團的規模化人工養殖並在全國推廣,主要關鍵技術沿用至今。

除了江團,「方舟」上的另一位住戶長江鱘也實現了全人工繁殖。「剛孵化出的魚苗我們稱之為『水花』。」周波介紹說,「這時候的魚苗就跟嬰兒一樣,要給它們準備良好的水環境、充足的食物,還要預防各種疾病,等待其慢慢長大」。長江鱘從長約一厘米的「水花」到長約十幾厘米的「少年」,會經歷成長關鍵的一步——「轉食」,即從食用天然誘餌到人工誘餌的轉變。「目前高的能達到百分之二三十,平均成功率在百分之十幾」。

目前研究所馴養的珍稀特有魚類,基本上都已經攻克了其人工繁殖技術難關。但是突破人工繁殖不是終點,「突破其全人工繁殖技術才算是保護了一個物種」。像圓口銅魚、長薄鰍等還沒有攻克其全人工繁殖技術。圓口銅魚由於棲息地遭到破壞,野生產卵場消失,目前在長江已極少可見,野生資源補充已基本不可能,實現其人工保種的唯一路徑是保護現有的馴養群體,早日突破其全人工繁殖技術。但是在其生長的各個階段都極易感染小瓜蟲病。而小瓜蟲病目前是個世界性難題,全世界花了幾十年時間,仍然沒有找到好的解決辦法。

另外由於長江白鱘已多年未見,最近剛剛宣布滅絕;而中華鱘不能洄遊上溯至長江上游,目前長江鱘是長江上游唯一可能保護下來的大型魚類。經過近20年的努力,研究所目前已經突破了長江鱘的全人工繁殖技術,可以說這個物種算是保護下來了,但如何擴大其規模、恢復其野生資源,無經驗可循,「最難的是前路未知」。

「方舟」的未來

20組成熟長江鱘親本

組團放流「回家」

周波表示,按照《長江鱘(達氏鱘)拯救計劃(2018-2035)》《四川省長江鱘拯救行動實施方案》,結合四川省實際,根據當前形勢下拯救長江鱘物種的迫切需求,研究所擬在四川省青衣江幹流城東電站-千佛岩電站之間約12公里的河段,開展野外試驗放歸保護小區實驗,該小區位於眉山洪雅縣和樂山夾江縣境內。

該次野外試驗放歸由研究所牽頭,擬聯合川內科研院校及當地漁業主管部門共同開展,希望通過對城東-千佛岩之間的青衣江幹流放流長江鱘親本,重塑野外自然繁殖行為,最終實現自然種群的重建與恢復。據悉本次試驗計劃放流長江鱘成熟親本20組,放流的長江鱘全部安裝聲吶標誌和建立遺傳檔案。其中聲吶裝置內置於長江鱘親魚體內,監測主要採用VEMCO VR2C魚類洄遊實時跟蹤系統,該系統可以實現魚類超聲波標記的實時數據播報,代表了魚類實時遙測技術的全球最高水平,在全球已有6年的應用歷史,可以利用2G、3G、4G和衛星等方式傳輸數據。

「該段水域既有靜流,也有激流,而長江鱘雌魚在自然環境中產卵需要激流的刺激」。四川省水產局漁政處處長張志英表示,選擇封閉區域的原因是便於監測,監控水中的生物難度比陸地上的動物更困難,「預計第二年能交配繁殖已經是很樂觀的了」。

聲 音

養魚難,找魚也難

不要等到滅絕才想起

「比如之前我們去找的川陝哲羅鮭,根據歷史記載,分布於秦嶺以南的長江流域北側的岷江水系和漢江水系,在四川西部曾廣泛分布,幾乎遍及岷江上游和大渡河水系,但目前僅在大渡河東源腳木足河流域少量分布。」周波回憶說,當時去的地方基本都是人跡罕至、少有人煙的地方,「要想保護一種魚,首先得有原種,就是來自野外的親本作為基礎」。所以他們不光會養魚,也要到野外去尋魚,有時候一走就是幾個月。

今年39歲的周波,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從本科畢業就開始從事魚類保護工作。博士畢業時,周波面前有兩條路:海洋和長江。「長江魚類保護有很多工作要做,我本來就是四川人,就回來了。」周波表示,從事長江魚類保護是一項艱苦、同時又充滿挑戰的工作,但也很有成就感。

周波說,且不說餐桌上的江團背後的故事,如果以後可以指著野外的一種魚類說,這種魚是因為他們團隊的努力而重現自然的,那就值了。對於魚類保護,周波希望可以獲得社會更多的關注。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自然之源,魚離不開水,反之亦然。就像剛剛宣布滅絕的長江白鱘,不要等到滅絕才想起,原來它曾來過。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林聰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