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藥藥性的四氣?

漢方之家 發佈 2020-01-16T09:49:57+00:00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曰:「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

上一篇我們說了中藥藥性的五味,即辛、酸、甘、苦、咸。今天我們再來說一說中藥藥性的四氣。

四氣又稱四性,即指藥物具有得寒熱溫涼四處藥品性,它反映藥物作用性質的重要概念之一。對於四氣的認識,起源甚早。《漢書藝文志·方技略》曰:「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可知藥性分寒溫,不晚於西漢時代。文中還指出藥性之寒熱,是「因氣感之宜」所形成,所以《本經》首先提出了「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可見最早藥性的四氣,是以四時氣候特徵來概括藥物性能的。然而宋代寇宗奭為了避免與藥物的香臭之氣相混淆,主張將「四氣」改為「四性」。李時珍亦從其說,謂「寇氏言寒熱溫涼是性,香臭腥燥是氣,其說與《禮記》文合。但自《素問》以來,只以氣味言,卒能改易,故從舊爾」。

四氣藥性也和五味一樣,寓有陰陽屬性,即寒涼屬陰,溫熱屬陽。寒涼與溫熱是相對立的兩種藥性,而寒涼與溫熱之間則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涼次於寒」、「溫次於熱」。有些本草文獻對藥物的四性還用「大熱」、「大寒」、「微溫」、「微涼」加以描述,這是對中藥四氣程度不同的進一步區分,示以斟酌使用。

一般來講,能夠減輕或消除熱症的藥物,屬於寒性或涼性,如石膏、板藍根;能夠減輕或消除寒症的藥物,屬於熱性或溫性,如附子、乾薑。此外,還有一些藥物的藥性較為平和,稱為「平」性。由於平性藥沒有寒涼藥或溫熱藥的作用來得顯著,所以在實際上雖有寒、熱、溫、涼、平正氣,而一般仍稱為四氣。

學習掌握四氣是為了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具體有:

1、據病證的寒熱選擇相應藥物,治熱病投寒藥,治寒病投熱藥。如治氣分高熱,投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陽欲脫,投性熱的附子、乾薑。

2、據病證寒熱程度的差別選擇相應藥物,如治亡陽欲脫,選大熱附子,治中寒腹痛,投溫性之煨姜。

3、寒熱錯雜者,則寒熱並用,至於孰多孰少,據情而定。

4、對於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者,則又當分別治以熱藥或寒藥,必要時加用藥性相反的反佐藥。

病證有寒熱之分,藥性有溫涼之異。「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這是臨床用藥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決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其具體運用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辨證施用。寒熱溫涼四氣是根據藥物「入腹」後機體的客觀反映來確定的,四氣運用指征是疾病的「證」,而不是「症」。因此,必須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通過辨證,明確疾病的陰陽盛衰和寒溫性質,具有針對性地選用寒性或熱性藥物,逆病情而治。尤其對真寒假熱證或真熱假寒證,當明察秋毫,辨其真假,從其表象而治,「熱因熱用,寒因寒用」。則屬於反治法範疇。

二要寒溫並用。疾病往往是複雜多變的,表寒里熱、上熱下寒,寒熱中阻等寒熱錯雜的證候更為多見。因此,有是證,當用是藥,必須寒藥與熱藥並用,使寒熱並除。誠如何夢瑤所云:「因其人寒熱之邪夾雜於內,不得不用寒熱夾雜之劑,古人每多如此」。如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就是寒溫並用的典範。對於寒熱(陰陽)格拒的病證,「藥用反佐」。具體的用法是:用熱藥治寒病,少加寒藥;用寒藥治熱病,少加熱藥,同氣相求,順其病氣而無格拒,如白通加豬膽汁湯。

三要擇時應用。《素問》云:「用熱遠熱,用溫遠溫,用寒遠寒,用涼遠涼」。即在炎熱的季節要避免使用熱性藥,在溫暖的季節要避免使用溫性藥,在寒冷的季節要避免使用寒性藥,在清涼的季節要避免使用涼性藥,這是根據四季氣候變化選擇用藥的一般規律。進而指出「熱無犯熱,寒無犯寒,從者和,逆者病」,順從這個規律則相安無事,若違背這個規律就必然造成疾病。

參考資料

1.《中藥基本理論知識》-四氣

2.《中藥學》-四氣五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