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清朝與緬甸的戰爭,為什麼打了十多年,清朝也沒能取勝

張生全精彩歷史 發佈 2020-01-16T09:59:08+00:00

1762年,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乾隆皇帝下令對緬軍展開反擊,清緬戰爭由此打響。這場戰爭打了7年多,最終雙方前線將領自行決定停戰議和。

1762年,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乾隆皇帝下令對緬軍展開反擊,清緬戰爭由此打響。這場戰爭打了7年多,最終雙方前線將領自行決定停戰議和。一直到1788年,緬甸國王孟雲主動派出使節奉表納貢,這場戰爭才算真正意義上了結。

儘管這場仗表面上是以清朝的勝利告終,但實際上清朝卻在此戰中損失了大量兵員,平白耗費了大量白銀,最終也沒能征服緬甸。

那麼,清朝為什麼會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呢?

當時的緬甸,並非是今日的緬甸。在建立貢榜王朝之後,緬甸慢慢成為了中南半島上最強大的國家。依仗著強大的軍力,緬甸開始派出小股部隊進入清朝,並向清朝管轄的內地土司強行徵收「花馬禮」。儘管有一些不願屈服的土司,向雲南官府請求幫助。但當時乾隆忙於準噶爾的戰事,對於南方的事情沒有過多理會。雲南官府在沒有得到明確指示的情況下,只得奉行綏靖政策。

眼看清朝不管,緬甸方面便開始變本加厲。1762年,他們派兵入侵清朝,要強行將「保護費」徵到手。各地土司雖然迅速組織人手進行了抵抗,但最終還是因戰敗,老實交了錢。

不過緬甸人的胃口卻越來越大,之後不久,他們又以數千人軍隊,占領了車裡(西雙版納),並宣布車裡為緬甸國土。

乾隆皇帝聞訊大怒,他立即命令雲貴總督劉藻率兵清剿。然而劉藻此人卻頗為無能,在緬甸達到目的自動撤退後,劉藻上書說「緬人望風遁走,清兵大捷」。但隨著緬甸軍隊的再一次來襲,劉藻帶領的3000清兵,最終在戰鬥中大敗而歸。

劉藻被乾隆皇帝革職,不久後,便因心理壓力過大自殺身亡。

首戰失利後,乾隆派出了他非常器重的楊應琚去處理雲南戰事。楊應琚到任後,緬甸軍隊的攻勢一浪高過一浪,清朝軍隊節節敗退。不過緬甸自身也十分清楚,如今戰線過長,顯然是不適合同清朝打持久仗。之所以猛烈地進攻,不停取得勝利,就是要以戰逼和,在談判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楊應琚這個人有些好大喜功。失敗時他保持著沉默,一旦取得小勝便立即上報朝廷。並且他上報的殺敵人數,動輒數千人,非常離譜。

乾隆也不是傻子,他很快發現雙方的戰爭一直在清朝國境之內,如果按照楊應琚殺敵近萬人的匯報,怎麼可能緬甸人還越打越進來?

等派往雲南的侍衛回京後,乾隆又一次震怒。他下令將楊應琚、李時升等主將全部處死。

隨後,乾隆又派出曾在新疆多次立功的明瑞前往雲南。明瑞在調任之前,還鎮守著伊犁,是一員真正意義上的悍將。他到任之後,清軍果然有了氣色,開始對緬甸軍隊造成打擊。

但明瑞卻是向來看不起緬甸軍隊的,幾場小勝後,就更加輕敵了。在追擊到緬甸境內後,明瑞很快中了敵人的誘敵深入之計,最終不幸戰敗身亡。

事實上,儘管緬甸軍隊不斷取勝,但他們的軍事力量卻遭到了大幅削弱。尤其暹羅等周邊國家的壓力,更是讓緬甸捉襟見肘。

緬甸很快向清朝提出了議和的請求。但乾隆皇帝卻感覺顏面掃地,堅決拒絕議和。他派出傅恆重新帶兵向緬軍發起了進攻。

第四次戰事開始後,清緬雙方打得有來有回,戰局一度陷入了僵持。後來雙方都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厭戰情緒,傅恆最終同意了緬軍的停戰請求。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才終於落下了帷幕。

停戰之後,緬甸方面主動派出使節進京議和。乾隆皇帝儘管「極不情願」,但最終還是同意了議和的請求。

說起來,乾隆之所以會很「不情願」。其實是他一直認為清朝乃是「天朝上國」,打緬甸根本費不了什麼力氣。但緬甸使者在議和時卻沒有送上貢表,這讓乾隆感覺很沒有面子,甚至差一點又下令重啟戰事。

不過,這場爭端最終變成了漫長的外交戰。直到1788年,緬甸主動奉表納貢,這場清緬之戰才真正意義上完結。

對於清朝來說,這場戰爭其實是非常失敗的。清朝之所以會損失大量士兵,主要是因為清朝使用的武器火繩槍,遭到了緬甸更先進的燧發槍全面碾壓。但乾隆皇帝卻根本看不到火器在戰爭中的作用,沒有引起警惕,只一味端著「天朝上國」的姿態,這最終讓清朝在百年之後,遭到了列強的欺辱。

(參考資料:《清史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