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⑰丨神秘的隴南影子腔,也許是京劇西皮調的「發源地」

隴上非遺 發佈 2020-01-16T11:16:43+00:00

隴南影子腔又稱「燈調」「影子腔」,是流行於甘肅南部和中部的禮縣、西和、康縣、武山等十餘縣的一種古老的民間戲曲藝術,其支脈發展演變為通渭影子腔等劇種。

作者:樹桐

白髮蒼蒼的馬富魁,在隴南市的禮縣和西和縣是一位響噹噹的民間藝人,他所在的皮影班復興社已經有了二百年的歷史。今天他抄寫的正是隴南影子腔的劇本。持續抄寫,陸續捐贈,年過七旬的執拗老漢仿效前人,對自己衷心的事業顯得熱情極高。

隴南影子腔又稱「燈調」「影子腔」,是流行於甘肅南部和中部的禮縣、西和、康縣、武山等十餘縣的一種古老的民間戲曲藝術,其支脈發展演變為通渭影子腔等劇種。據民間口述史料,明朝永樂年間就已流行於禮縣、西和民間。禮縣城關鎮賈胡村就一直保存著據說有明永樂年間題記的抄本(近年來遺失)。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也曾發現過明萬曆年間的隴南影子腔抄本的實物。清朝道光、咸豐時人楊鼎為西和稍峪鄉復興班班主並第五代傳人,由他親手抄寫了47部隴南影子腔劇本流傳至今。

在「亮子」後面,影子腔表演往往由一人分飾多角、半白半唱,曲調以板腔體為主,分上、下音。各種弦樂和打擊樂是影子腔表演所需的伴奏樂器,而其講究在於,這些樂器的使用還要分文場和武場。這種藝人和觀眾滿台吼的方式在影子腔中最為出彩,也意味著故事到了高潮,這種唱法被稱作「冒腔」,在其他劇種中極為罕見。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杜亞雄說:「如果隴南影子腔是京劇西皮調的發源,那就解決了中國戲曲史上的一個大問題。我們的隴南影子腔下句一定落在宮音上,上句是直音,這個和西皮是一樣的。」

二十世紀初,在禮縣曾活躍著五六十個影子腔戲班。目前,分布在城關、馬河、崖城、石橋、上坪、雷王、祁山等十多個鄉鎮的16個戲班,仍然堅持在每年春節前後和農閒時節演出,演出範圍遍及禮縣全縣及周邊的甘谷、漳縣、岷縣、武山、秦州、西和等多個縣區。影子腔表演在甘肅隴南的大山深處至今受到老百姓的廣泛歡迎,演出簡便、形式通俗、花費低廉,不僅填補了山區百姓逢年過節、迎神賽會、酬神還願和藝術欣賞的種種需要,還將其愛國、孝親、忠義、勇敢、仁愛等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深深融入了當地民眾的生活、精神和信仰之中。

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康寶成認為:「皮影戲的起源應該就在我們這一帶,所以從歷史悠久的程度以及他保留的現狀來講,我們申報一個遺產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隴南影子腔長期以皮影班社在農村進行演唱,因而有「影子不進城」的說法。新中國成立後,影子腔開始被搬上戲曲舞台並以真人扮演。從1958年開始,西禮劇團相繼創作演出了現代戲《山林大案》和古典戲《碧血西城》、《樊秀才上京》,成為西北地方戲種中一株絢麗的藝術奇葩。由於歷史原因,舞台演出的隴南影子腔今天已經很少見了,而皮影戲演出的隴南影子腔則以禮縣城關鎮賈胡村、崖城鎮富坪村及西和縣稍峪鄉白楊村、馬河村等班社最為有名,頑強生存。

如今,禮縣16個戲班的老藝人大都年事已高,隴南影子腔藝術傳承鏈開始斷裂的危機日益明顯。近年來,《中國戲曲志·甘肅卷》和《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甘肅卷》等國家藝術科學重大項目的實施,推動了隴南影子腔的學術研究。2017年,國家古籍整理規劃項目《西北稀見戲曲抄本叢刊》(第一輯)正式出版,內含多種清代隴南影子腔抄本。

禮縣與西和縣人民政府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決定在未來五年,分別建成隴南影子腔的傳習所,籌劃建設隴南影子腔博物館,成立隴南影子腔研究會,定期舉辦影子腔培訓班,建立隴南影子腔資料庫,讓影子腔藝術在隴南大地再添新的光彩。

非遺傳承人展播

黃河燈陣焦文杰

焦文杰,生於1971年,張掖市甘州區人。少兒時即跟隨父親焦壽星學藝,1995年正式拜郭玉清為師,主要學習「黃河燈陣」的布陣和組織管理,經過幾年的磨練和學習,逐漸成為鹼灘鎮古城村黃河燈陣民俗活動的主要策劃者和組織者,承擔著組織《黃河燈陣》活動的主要工作。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黃河燈陣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投稿郵箱:343254522@qq.com

須知:非遺項目、圖片、視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