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豬八戒演的李衛嗎?光頭大叔徐崢的逆命之旅

浮世人物誌 發佈 2020-01-15T11:26:40+00:00

上周,徐崢在一檔節目中表示:「我好想跟婁燁合作一部電影……但是我很擔心他是不是覺得我太商業了,看不上我,好像商業就是很容易被別人看不上」。徐崢在商業片領域太成功了,「囧」系列電影、《我不是藥神》、《心花路放》、《無人區》…

上周,徐崢在一檔節目中表示:

「我好想跟婁燁合作一部電影……但是我很擔心他是不是覺得我太商業了,看不上我,好像商業就是很容易被別人看不上」。

徐崢在商業片領域太成功了,「囧」系列電影、《我不是藥神》、《心花路放》、《無人區》……無一不是爆款。

與婁燁的文藝片相比,這些商業片顯然更受觀眾喜愛。不過,徐崢不光會拍商業片,他內心也住著一個文藝青年。

他最悠閒的一段時光是睡個懶覺,出來散步,到報亭買雜誌,給家裡添一束花,放著音樂、喝著咖啡、看著書……小資而悠閒。

那麼,曾經的文藝青年徐崢是如何拍出接地氣的商業化電影的?他的電影之路經歷了什麼?

一、你這個形象就不要去戲劇學院了

一個油光晶亮的大光頭,一副黑色粗框眼鏡,一張無須則清秀、蓄鬚則大叔的圓臉,偶爾會戴一頂略顯文藝的帽子,再加上幽默風趣的語言。

徐崢給人的感覺是親切、隨和、不做作,因此被稱作「山爭哥哥」。

他有一個極其吸粉的外表。不過,曾經的徐崢卻因外表而自卑。

1972年,徐崢出生於上海。三年級時,他就因長相呆萌乖巧被挑中出演兒童劇。

這部劇叫《考學》,徐崢演一個地主家的兒子,他發揮出色,備受好評,被中國福利院少年宮選去當戲劇組組長,成為學校的明星。

此時起,徐崢立志要成為演員。初中時期,他又進入青年宮藝術劇院,徐崢少年得志:「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演員,夢想近在咫尺」。

但現實打了他一個小小的耳光。高考填志願時,有人嘲笑他:「你這個樣子,你這個形象就不要考戲劇學院了」。

徐崢長著一張娃娃臉,像小孩,可塑性不高;聲音也沒有完全發育好,像「公鴨嗓」。

打擊之下,徐崢更加努力,他認識幾個副導演,學習之餘經常去演路人、癟三、屍體、奴才。白天上課,晚上就蹬著自行車去演戲,戲份往往不超過30秒。

1990年,帶著豐富的表演經驗,徐崢自信滿滿地走進北京電影學院考場。

初試在上午,他演小品,二試他準備了霹靂舞。中午看榜時,徐崢穿著戲服和小白鞋,帶著手套、雨傘走進校園,準備直接二試。

但是,他連初試都沒過。在《嚮往的生活》里談起這段經歷時,徐崢直言:「他們要求顏值都比較高一點」。

徐崢其貌不揚,成了炮灰。

幸運的是,他後來順利考進了家門口的上海戲劇學院;不幸的是,現實給了他一記更響亮的耳光。

二、你才20歲就開始禿了

雖然顏值不高,但年輕的徐崢有一頭亮麗柔順的頭髮。

他很以自己的頭髮自豪,留著三七分,外號叫「小分頭」;進入上戲後,他還因長發飄飄做過發模。

頭髮,是他不高的顏值里的唯一亮點。

但在大二,「災難」降臨。一天洗頭時,他用手一捋,一撮頭髮掉下來,一抓一大把。徐崢趕緊去找老爸:「爸,怎麼回事,是不是你把禿頂遺傳給我的?」

爸爸回答:「我是45歲以後的事情。你才幾歲,你才20歲,你就開始禿了。」

少年禿頭,徐崢惶恐極了,從此踏上尋醫問藥治脫髮的囧途。後來終於拿到秘方:先用生薑抹,抹到頭皮發紅髮燙,再拿著毛筆蘸生髮水抹。

每次徐崢開始抹,宿舍樓道里就飄蕩著生薑和生髮水的味道,同學們開始敲臉盆奔走相告:「徐崢開始治頭髮了」。

一次騎車等紅綠燈時,徐崢的帽子被風吹掉,他那一縷為數不多的頭髮在風中盤旋,中間那一撮突然立起來。這時,旁邊傳來「咣」的一聲:一位大哥嚇一跳,連人帶車倒了。

那一刻,徐崢感覺摔倒的是自己。

因為禿,他自卑到了極點,不敢正常出門,永遠戴著帽子,「我有各種各樣的帽子,紅帽子、黃帽子、藍帽子、黑帽子,除了綠顏色的帽子沒有,其他的什麼帽子都有」。

掙扎兩年後,徐崢下定決心去理了光頭。

看著地上剪掉的為數不多的頭髮,徐崢的視線變得模糊,他看到自己的青春結束了。

但是,當看到鏡子裡的光頭時,他突然看到了另一個全新的自己:這就是我,一個優點與缺點並存的我。

困擾自己多年的脫髮問題,「不就是剃個光頭、半個小時、五毛錢的事嗎」。

他變禿了,也變強了。

三、我該怎麼影響觀眾

上戲畢業後,徐崢開啟四年的話劇生涯。這段時期應該是他最小資、最悠閒也是最迷茫的時期。

畢業後,徐崢才意識到,禿頭對於演員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的事,因為「根本就沒有人找你演戲,不管你是不是禿頂」。

他一邊跑龍套,一邊和小夥伴組建了一個小劇團,開始自編自導演話劇。他的話劇團很成功,某一年,媒體評出的上海100個時尚去處中,他的劇團赫然在列。

1998年,他還憑藉話劇《股票的顏色》拿下第十屆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獎。從此,徐崢嶄露頭角。

但是,這四年也是他最迷茫的時期。

徐崢是文藝青年,他喜歡讀書,是知識分子,滿腦子都是尤金·奧尼爾、易卜生的作品,關心巴黎演什麼、紐約演什麼。

他自帶文藝腔,每天睡個懶覺,拿本書在陽台曬著太陽、聽著音樂、看著書,這是他最愜意的生活。

他經常想:「我這麼有才,但是我不得志」。

有段時間,他連續演了兩場特文藝的話劇,遭受很多質疑,觀眾根本看不懂。於是,徐崢上前理論,和觀眾爭辯了一番。

爭辯過後,他開始思考:我該怎麼去影響他?

他找到一個方法:演出前,他早早來到劇場,觀察觀眾買票。看到「他們在這裡等待,怎麼樣取說明書,怎麼樣去買票」,他在尋找和觀眾的契合點。

「文藝腔特別害文藝青年,它讓你接不上地氣,你只能傳遞一種小眾的東西。甚至可以說,你傳遞不出實質性的東西,只有一種氣息和腔調,你無法去影響別人的價值觀」。

飄在現實之上的文藝話劇明顯偏離了徐崢演戲的初衷,這不是他想要的戲。

這促成了徐崢日後演戲、導戲的標準:劇本得接地氣。

四、我是文藝圈的

徐崢的演戲生涯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99年出品的《春光燦爛豬八戒》開始。劇組找徐崢演豬八戒時,他一開始是拒絕的:「就算我長得不夠帥,可遠沒有丑到讓人聯想到豬八戒的份兒上啊」。

後來,這部劇火遍大江南北,徐崢一戰成名。

豬八戒讓他成名,也給他帶來煩惱。他去銀行取錢,櫃員認出了他,向同事喊:「給豬八戒拿一萬塊錢」。

為了擺脫豬八戒的標籤,他又演了很多性格迥異的角色:《李衛當官》中的李衛、《穿越時空的愛戀》里的朱允炆、《滿漢全席》里的張東官、《三揭皇榜》里的傅應星……

但是,豬八戒這張標籤依然在,觀眾曾對他說:「這不是豬八戒演的李衛嗎」。

第二階段從2006年收到一份郵件開始。徐崢和妻子陶虹共用一個郵箱,一天陶虹收到郵件,邀請她出演一部喜劇片,她沒興趣,但把徐崢推薦給了劇組。

這部喜劇片叫《瘋狂的石頭》。徐崢只是客串演出,沒有片酬,只拿一萬塊錢紅包,還都給了助理。

但是,他結識了寧浩、黃渤。從此,鐵三角屢出佳作:《瘋狂的賽車》、《無人區》、《心花路放》……他們成為中國喜劇電影的最強組合。

第三階段是「囧」系列電影。2010年,出演《人在囧途》時,身為主演的徐崢就給對內地不熟的香港導演葉偉民提了很多建議:改劇本、給演員說戲、設計橋段,一顆當導演的心已經按捺不住。

2012年,徐崢自導自演了《泰囧》,開啟電影導演生涯。《泰囧》上映22天破10億,是中國影史上首部破10億的電影,此片奠定了徐崢在商業片里中流砥柱的地位。

近兩年,徐崢的名字出現在各大電影中,《港囧》、《幕後玩家》、《我不是藥神》、以及即將上映的《囧媽》……無一不是大製作。

徐崢把自己定位為商業片導演,但他那顆向文藝片靠攏的心一直滾燙,拍完《泰囧》後,他說:

「這是部拍得比較失敗的電影,因為我原來想表現的主人公中年危機的東西被娛樂的外表掩蓋掉了,它變成了一部很純粹的商業電影」。

原來,從剛畢業的文藝青年到豬八戒,從《泰囧》到如今想和婁燁合作,徐崢一直都在文藝的邊緣徘徊,從未離去。

有人質疑徐崢:「你怎麼能去演那麼俗的喜劇?」

徐崢覺得,俗並沒有什麼不好:「雅,老飄在那兒,我有一種不安全感,覺得像自己把自己加上去的感覺」。

「你會想過往文藝小生這一面發展發展嗎?」

「我從來都是文藝小生啊」。

徐崢特別認同陳道明的一句話:「我是文藝圈的,我不是娛樂圈的」。

作者:上官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