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跳根」背後的秘密和對策

經農記 發佈 2020-01-16T12:20:18+00:00

4適當控制收割次數 韭菜跳根高度與韭菜的收割次數的多少有關,收割次數多了,不僅跳根明顯,還易引起韭菜出現黃撮或黃條。

韭菜又稱起陽草,是一種以鮮嫩莖葉為食材的蔬菜,營養價值高,藥用價值多,很受大眾的喜愛。

可在韭菜種植過程中,隨著生長年限的延長,會發現韭菜的根系逐漸離地面越來越近,越長越淺,有的甚至裸露於地表,植株四散,整個韭菜散撮,長勢也受影響。這就是韭菜「跳根」現象。


韭菜跳根的原因

跳根是韭菜生長過程中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韭菜是多年生宿根蔬菜,根係為叢生須狀根,分布較淺,須狀根著生在韭菜葫蘆的圓盤莖下。但須狀根的壽命並不長,只有一年多,也就是說,須狀根每年都不斷有老根衰老死亡,同時,又不斷有新根長出補充,只有足夠的根系才可吸引足夠的養分以滿足韭菜生長所需。而新生的根系卻是從老根的上層位置長出,分布在根系最上層,這樣,隨著生長年限的延長,不斷有新根長出。年復一年,根系也逐年向上增生轉移,使根系越來越靠近地表,形成跳根。


韭菜跳根對生產的不利影響

跳根對韭菜的生長帶來的影響還是蠻大的。跳根使韭菜根系與土壤的接觸減少,特別是新長出的根系,降低了根系吸收水分和營養的能力,無法滿足植株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導致韭菜生長緩慢,莖葉細弱,進而韭菜的品質、產量下降,還會影響韭菜新根的生髮。同時,韭菜根系長得淺或者外露,長期得不到土壤的保護,植株很容易出現散撮,甚至倒伏。嚴重的話,日曬高溫,使韭菜葫蘆皮老化、乾枯,縮短了韭菜的生長年限。


韭菜跳根的防治方法

防治韭菜跳根的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 1 適當深栽 韭菜的根系是隨著種植年限的延長而逐年上移,根據這一特性,可以適當深栽。在分苗移栽時,採取挖溝移栽。具體方法如下:按深15厘米、寬10厘米開溝,韭菜苗撮栽在溝底,蓋土以葉鞘露出地面3厘米為宜,以後隨著種植年限增長,逐年蓋土。
  • 2 上土護根 每年早春,趁韭菜新根未萌芽前,選擇晴天的中午,把準備好的土質肥沃的細土均勻撒在畦面上。同時,結合鋤耕,把新土與原土混合。蓋土厚度約約3厘米。
  • 3 剔根攏撮 剔根在每年早春韭菜未萌發前進行。具體方法:用長條竹籤在韭菜根際間挖深6厘米寬5厘米的坑,深達根部。挖出的土攤散在行間畦面晾曬,便於回填。然後,用竹籤剔出每叢株間的泥土,露出根莖,清除枯根、細根。回填泥土時,用手把外張的根莖攏在一起,在周圍填入細土並壓實,把土往韭根附近攏,形成一個小土堆。
  • 4 適當控制收割次數 韭菜跳根高度與韭菜的收割次數的多少有關,收割次數多了,不僅跳根明顯,還易引起韭菜出現黃撮或黃條。一般韭菜每年收割4-5刀,跳根高度2厘米左右。因此要適當安排收割次數,春季植株生長旺盛,可安排多收幾刀,秋季適當控制收割次數,以利養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