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4》:這個男人打贏了外國人,扶起了中國人的脊樑

柒月暖陽 發佈 2020-01-15T12:48:40+00:00

外國人說中國功夫是花拳繡腿,中看不中用,那些人的內心是滿滿的種族優越感,這種優越感甚至到了今天,還是沒有消除,依然在許多人心中根深蒂固,但是也正因這種優越感,讓他們小覷了中國和中國人的強大,讓他們輸給了葉問,讓他們在面對真正強大的對手時,總是顯得措施不及防,始料未及。


《葉問》已經出了四部,也看了四部,如果問我從這一系列電影里獲得了什麼,我想可能是那種「對人生諸事百態的不畏懼」,葉問身上有一種從內心生長出來的堅定、果敢和不顧一切往前沖的決絕。

他的果敢一方面是因為他有最硬的拳頭,但更多的來自於他那顆正義之心,善意之心、愛國之心,他說「我是個練武之人,遇到不公義的事情,一定要站出來,這就是我們學武術的初心。」

甄子丹演出了這種氣勢,無畏無懼,能戰能退。

英國拳手龍捲風曾瞧不起葉問,認為他只有,小小的個子,小小的拳頭,小小的力氣,比賽的時候還挑釁說:「我兩拳就可以把你放倒,贏這場比賽不費吹灰之力。」

但他最後輸了,不只輸在了拳頭,他輸給葉問的是一種信念。因為龍捲風只是想贏,戰鬥時他的心裡裝的是虛榮、驕傲和不可一世,而葉問不同,他的內心是正義,是必勝的決心,是尊嚴,是所有習武者的期望,甚至是一個國家的榮辱。

龍捲風與葉問習武的初心本就不同,他的目的是戰鬥和欺凌,而葉問的目的是正義與維護和平。

外國人說中國功夫是花拳繡腿,中看不中用,那些人的內心是滿滿的種族優越感,這種優越感甚至到了今天,還是沒有消除,依然在許多人心中根深蒂固,但是也正因這種優越感,讓他們小覷了中國和中國人的強大,讓他們輸給了葉問,讓他們在面對真正強大的對手時,總是顯得措施不及防,始料未及。

武術雖然是一種武裝的力量,但我們中國武術包含著儒家的哲理,武德,仁者也。


中國文化倡導的是天下為公、兼容並蓄,中國武術講究的是以武會友,點到為止,但不了解中國文化,對中國人有深深的偏見的外國人,以中國人的謙卑為懦弱,以中國人的忍耐為無能,以中國人的溫和為膽小可欺。

的確,在100多年前的中國,有著很多崇洋媚外,奴顏婢膝的人,但幸而還有葉問這種有著最硬的拳頭和最剛強不屈的氣概的人,他的每一場比試不僅是贏了戰鬥,更是扶起了眾多中國人的脊樑

忍不下去的時候,就不用再忍了。

中國人以謙卑為美德,但中國人不軟弱,我們不好戰,不願戰,可不得不戰的時候也絕不怕戰。在那個靠拳頭和武力贏得尊嚴的時代,感謝有葉問和像他一樣的習武者,他們是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束光,在我們的國家處於最黑暗的時候,為國人閃爍著希望。

他的每一次迎戰都不是為了證明中國武術多麼厲害,而是為了讓世人明白,人無貴賤之分,任何一個國家、種族的人都應該相互尊重,而不是凌駕於他人之上。

他不是為了贏而戰,而是想讓所有人知道,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人的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

除了打鬥的場面,這一系列電影中的感情線也很讓人動容,雖然每一部都只有簡單的幾個鏡頭,卻把一個儒雅、顧家的男人演繹的生動而富有魅力。

當打贏了龍捲風,記者問他最想做什麼,他說:「我現在最想回家」然後飛奔回家去跟自己的妻兒報平安,張永成幾乎不會看自己的丈夫比武,但熊黛林把英雄背後的女人的堅強、脆弱、信任、擔憂演繹的淋漓盡致。

動作導演袁和平說,葉問性格本身沉穩,是一個好像文人的功夫高手,有武德,不想用重手法打傷人,所以在設計動作時,加入了自由搏擊、空手道,多方式多元素。

中國功夫是形神兼備的,一部好的動作片,動作不只要好看,還應符合主角的氣質和背景,《葉問》做到了。

十年傳奇,《葉問》劇終,成了甄子丹功夫片的收官之作,也給葉問迷們的期待划上了完美的句號。

不知下一個功夫片的引領者會是誰,功夫片的接力棒會落到誰的手中,我們拭目以待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