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藥物的這些副作用你都清楚嗎?

成都蒙興文 發佈 2020-01-16T13:04:57+00:00

如果患者因為害怕藥物副作用,就不遵醫囑用藥,少吃藥,自行減藥量,甚至是害怕吃藥時間長了就自行斷藥;那麼,無菌性炎症得不到遏制,肆無忌憚的「擴張領土」,導致類風濕病情持續惡化,這樣的後果是比長期吃藥帶來的副作用還要嚴重的。

類風濕關節炎在藥物治療中,一些副作用比較容易被患者感覺到,或者藥物監測出現檢查指標異常。當這些副作用出現的時候,也可能讓人產生恐慌心理,導致中斷治療,從而影響到治療的依從性。


類風濕的治療藥物的副作用似乎比治療其他慢性病的藥物副作用更大。比如,治療類風濕經常需要用到一些免疫抑制劑,這類藥物對肝腎功能的損傷往往比較明顯,副作用的發生比例也相對較高。還有經常會用到的非甾體類抗炎藥,對胃腸道的刺激比較大,發生噁心、嘔吐、腹痛、上消化道出血等胃腸道不良反應的幾率也比較高。



有些人覺得中藥副作用小,比西藥安全。但事實上,像雷公藤這種治療痹證(類風濕在中醫屬於「痹證」的範疇)的中藥,對肝腎功能的損傷或胃腸道的刺激也不小。

其實,不少患者治療後出現肝腎功能損傷,或者胃腸道反應,往往與治療不規範、濫用藥物而不定期隨訪有關。如果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規範治療,合理用藥,就可以大大降低藥物性損傷,減少不良反應的幾率。

實際上這些藥品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副作用的機率並不大,如果能夠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現代醫學觀念認為,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目標是最大程度地緩解關節腫脹和疼痛,預防關節畸形,幫助維持正常的運動功能。



定期複查並及時調整方案的重要性


除了類風濕關節炎治療藥物在近年取得長足進步,醫學上對類風濕的治療理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即根據病情活動指數和預後不良的危險因素,儘早採用多學科聯合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定期複診。

一方面了解藥物的毒性,一方面了解治療效果,醫生根據症狀、體徵和化驗,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和藥物的種類、劑量,儘可能在疾病的早期階段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情,在病情獲得緩解後,醫生再逐步把毒副作用相對稍大的藥物減量、撤除。


合理用藥


首先,要嚴格按照專科醫生的醫囑用藥,不要自己隨意增加或減少藥量。在病情發生變化時,如急性期或病痛緩解後,要及時就醫,根據醫囑增減藥量,而不是一成不變地繼續原先的治療用藥,或者盲目停藥。如果同時罹患其他疾病而服用其他藥物時,一定要告知主治醫生,充分考慮不同藥物之間是否有影響,是否有重複,要整體考慮,合理用藥。



服藥技巧

在服藥的時候,掌握一些有用的技巧,也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比如,服用藥物前10~20分鐘,吃一兩塊蘇打餅乾,可以緩解藥物對胃腸道的剌激作用。如果是餐後用藥,建議間隔半小時以上再服用(某些服藥時間有特殊要求的藥物除外)。再比如,同時服用幾種藥物的時候,建議間隔20~30分鐘後再服用另一種藥物。


特別是中藥和西藥,最好分開時間服用,可以避免藥物產生相互作用。藥物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影響藥效,或產生胃腸道等的不良反應。目前有很多藥物的相互作用都不明確,也缺乏這方面的研究。所以,服藥時間最好有個間隔,可以減少藥物相互作用的發生。


類風濕患者如何正確看待藥物副作用


類風濕患者即要認清任何藥物在發揮治效果的同時,都會存在副作用,也要清楚藥品說明書上所列舉的某種藥物的副作用指的是在可能存在的用藥風險,而這些風險(特別是嚴重的風險)發生的機率是非常小的,即便可能出現,也並不會出現在所有類風濕患者身上。由於病情和體質的差異性,不同患者用藥的療效和反應都是不同的。一些輕微的用藥反應(如腹脹、腹瀉、皮疹等)可自行消除或在接受治療後好轉。


比起藥物副作用,不用藥的「副作用」更大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以目前的醫療技術尚不能做到一次性根治不復發,該病更沒有可能自行好轉。積極治療,遵醫囑用藥是類風濕患者對抗類風濕病魔的正確道路。如果患者因為害怕藥物副作用,就不遵醫囑用藥,少吃藥,自行減藥量,甚至是害怕吃藥時間長了就自行斷藥;那麼,無菌性炎症得不到遏制,肆無忌憚的「擴張領土」,導致類風濕病情持續惡化,這樣的後果是比長期吃藥帶來的副作用還要嚴重的。

類風濕患者用藥需遵醫囑


類風濕患者用藥需要面診醫生,經過科學檢查,讓主治醫生根據您的病情情況、身體狀況、前期用藥治療效果等來綜合考慮如何用藥。因此,如何用藥需和患者自己的主治大夫詳細溝通。如果使用當前的用藥方案治療效果不佳或負面反應較大,可以在主治醫生的建議下更換用藥方案。


積極就醫、定期複查、遵醫囑用藥,當病情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下,患者可以和主治醫生溝通看是否可以減少用藥量。在主治醫生的科學指導下慢慢地、循序漸進地減少用藥劑量,這樣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患者朋友所擔心的藥物帶來副作用的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