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中國CTO程靜:現代CTO是怎樣煉成的

ai商業 發佈 2020-01-16T13:14:00+00:00

「以前,CTO多數是R&D出身,因為那時很多高科技出自於實驗室,基礎研究屬於高大上的東西。但是在開源技術出現後,許多科技平民化,大量創新並不是藏在實驗室中,而是通過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直接驅動產品的發展方向。創新的路徑變得特別短,尤其是那些初創公司,基本上是直接面對客戶。」

作者:郭濤

掀開「數字化重塑2.0」這一新的篇章,一個赫然醒目的話題是「如何幫助現有80%的企業關鍵任務向雲遷移,並實現AI賦能」。在這場具有決定意義的雲之戰中,作為「指揮官」之一,CTO們正在顛覆傳統印象,他們不僅要關注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和IT運維,更要關注如何以技術推動業務變革。

蘇軾的名篇《題西林壁》中有這樣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身處轉型風暴的核心,作為IBM 中國CTO、大中華區傑出工程師、客戶架構師及客戶中心總經理,程靜反而對於企業的數字化重塑,以及CTO自身的轉型有著格外清醒的認知。

「CTO不僅僅只有R&D一個觸角,而是有多個觸角,必須直面市場和客戶的需求。」

程靜最近剛剛看完一本網際網路公司CTO談轉型的書,她對書中的一個核心觀點十分贊同,那就是CTO必須關注業務與技術落地的銜接,強調如何將業務目標落地和實現。

在傳統觀念中,技術出身的CTO給人的感覺是「高大上」,主要負責技術戰略制定、未來技術發展預測和分析等。但在如火如荼的企業數字化重塑進程中,對CTO的考核似乎更強調業務的實際落地,反而有一點弱化了技術層面的東西。 

「以前,CTO多數是R&D出身,因為那時很多高科技出自於實驗室,基礎研究屬於高大上的東西。但是在開源技術出現後,許多科技平民化,大量創新並不是藏在實驗室中,而是通過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直接驅動產品的發展方向。創新的路徑變得特別短,尤其是那些初創公司,基本上是直接面對客戶。」程靜表示,在數字化時代,CTO的角色確實會有很大轉變。「以前,大家堅信,在實驗室中做出來的高科技一定會有市場。現在則不一定了,企業要先觀察市場的需求,反過頭來再打造適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這一轉變過程中,CTO的定義、考核CTO的KPI可能都會發生變化,如何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業務價值回報成為CTO最重要的關注點。」

在帶領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CTO中的這個「T」蘊含了更多層含義。傳統意義上的CTO是一個單純的技術策略制定者和執行者,通常帶領技術團隊被動地為業務部門提供技術和服務支撐。在企業內部,其角色定位往往是後台的運維者、「救火隊」,是成本中心。在雲計算出現後,一些企業的業務部門甚至可以繞過IT部門,自己尋找適合的雲服務商。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IT部門有了一個新稱謂——影子IT。為什麼IT部門不能成為利潤中心?為什麼IT部門不能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成為牽引者、弄潮兒?CTO不應該僅僅圍繞著「Technology」(技術)轉,更應該以Transformation(轉型)為己任,實現從首席技術官到首席轉型官的轉變。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說的「現代CTO」應該肩負起的新職責吧。

IBM的特殊性在於,它是一家百年老店,規模極其龐大,因此它的CTO是一個團隊,分很多層面,不同的業務、產品線、區域和行業都有自己的CTO,IBM在大中華地區就有一個CTO辦公室。雖然在IBM的CTO團隊中,仍是R&D帶頭,但是也在不斷擴充面對客戶、市場和行業的CTO職能。就像程靜,她不是R&D出身,負責的是售前的技術架構師和客戶中心。她的團隊每天都在和各行各業的客戶打交道,清楚自己的產品與客戶需求之間的差距是什麼,所以可以將第一手的資料反饋給R&D部門,以便更快地響應市場需求。「千萬不要把CTO看作是『一個人』,他背後其實是一個協作的團隊,將技術、市場和客戶很好地串聯起來。」程靜一語中的。

「推動企業向混合多雲邁進,要站在策略的高度,幫助企業制定轉型的路線圖。」

進入數字化重塑2.0階段,一個明顯的趨勢是,所有企業都想走上高科技驅動業務發展的道路,而一窩蜂難免會造成盲目,過猶不及。AI、雲、區塊鏈、IoT、5G,人人都在熱炒,而在程靜眼中,這種過度熱炒有點像是地產開發商剛剛拿到地就開始賣房。大家都知道搶時間的重要性,但這種「熱」其實是不具備可持續發展性的,因為技術落地需要深厚的積累和時間的沉澱和檢驗。

那麼最佳的時間點在哪裡呢?「當這些熱點技術真的抓住了業務發展的契機,反過來用需求驅動研發,才能打磨出好東西。」程靜表示,「企業還是要潛心從工程和業務層面看待這些新技術,回歸根本,即如何提升業務回報。」 

數字化重塑之旅程即上雲之旅。2019年,IBM提出利用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5G等最新的數字化技術,由內而外地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將構建開放混合架構、打造認知型企業作為數字化重塑2.0階段的目標。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的調研數據顯示,全球85%的受訪企業已經在多雲環境中運營。混合多雲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那麼,當前行業用戶在全面上雲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頸和挑戰是什麼呢?過去幾年中很多企業都在試水不同的雲技術,用不同的雲承載不同的業務。這就遇到了一個整體集成的問題。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如何進行統一管理,為客戶提供統一的體驗、統一的安全認證呢?

程靜以IBM為例,雖然擁有多個系統,但IBM的所有人每人只需要有一個帳號、一個密碼就可以得到認證而使用IBM內部所有業務應用甚至訪問託管到外部的培訓系統,這是因為安全認證體系已經打通所有的後台的系統。但是我們也有切身體會,更多實際情況是由於採用了不同的雲,但每個雲上的系統都擁有自己獨立的帳號和密碼,有的人甚至要用一個Excel表格存儲這些帳號和密碼,才能工作。

「有的企業在試水了不同的雲技術以後,實際上給自己增加了管理和體驗的難度。另外,雲世界或者數字化的世界必定會對企業的組織架構產生重要影響。組織如何調整、崗位職責與人員職能如何匹配,這些都要進行重新評估。這也是IBM幫助企業進行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程靜表示。

企業在明確了要向混合多雲遷移之後,就需要擁有一個更好的混合雲環境和靈活敏捷的雲管理策略,確保強大的技術能夠以驚人的速度驅動大數據轉化為洞察力,承載關鍵任務應用,為數字化重塑建立新的流程、機制和保障。CTO責無旁貸。  

對於CTO來說,任務十分明確,就是制定一套適合企業自身的混合多雲戰略。從企業面臨的挑戰來分析,穩態業務與敏感業務如何兼顧,如何消除多雲管理的複雜性,以及如何在跨雲的情況下保證數據和體驗的一致性,這些是混合多雲必須解決的基本問題。

CTO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尋找自己在混合多雲旅程中的忠實「伴侶」。  

第一,企業必須明確,你選擇的是一個與你目標一致,能夠共同成長的混合多雲戰略合作夥伴,而不僅僅是一個混合多雲產品的提供商。

第二,這是一個開放的年代。企業在進行技術選型時,一定要秉承開放的原則,選擇開放的架構和平台,這樣才能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一個可持續擴展和升級的基礎,而不被會某個廠商或平台鎖定。

第三,企業選擇的混合多雲戰略夥伴,最好能掌握開放、先進的數字化技術,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另一方面,最好能精通企業的傳統業務與新興的數字化業務,實現穩態業務與敏態業務兼容並蓄。

另外,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以下細節:企業「一把手」的重視與積極參與;不要為了技術創新而做技術創新,數字化轉型是由業務場景化驅動的;重塑企業的管理、組織和文化,以適應快速變化的應用需求;培養數字化時代的新領導力和專業人才。

在數字化時代,「現代CTO」扮演的是以技術驅動業務變革的核心角色,他將引領企業構建開放混合架構、確定向雲遷移的路線圖,同時藉助靈活安全的混合多雲平台與一站式的全棧雲解決方案,洞察數據價值、再造數據驅動的業務流程,全面解決上雲難題,為企業通過數字化重塑轉變為認知型企業鋪路。

「企業的雲化轉型路線要包括技術路線、管理路線、運維路線,改變將是全方位的。」

企業如何才能邁好混合雲的第一步?「每個企業的文化不一樣,有的可能會一步跨越,有的則會小步快跑。但是從IBM的角度,不管面向什麼樣的企業用戶,我們都有能力提供一個全景式的上雲策略和整體解決方案。」程靜指出,「現在能夠站在更高的高度,從統一的視角上看待私有雲、公有雲和混合雲的企業用戶還比較少。汽車、製造企業會走得更靠前一些,因為雲化轉型已經讓他們的業務顯著受益。」

舉例來說,IBM與某全球領先汽車廠商合作,為其停車、電子充電、基於場景的導航、在線支付和語音介面提供開發雲平台等綜合解決方案,使這些服務可以在車內或通過移動應用程式進行訪問,讓司機擁有更方便、更安全、更個性化的出行體驗,此外可伸縮的雲平台還幫助汽車廠商降低了開發成本, 實現了效益最大化。

IBM很早就提出了跨平台管理的理念。IBM Cloud圍繞混合、多雲、開放、安全和管理5個關鍵原則設計,為客戶建議、構建、遷移,並進行跨公有、私有和本地環境的多雲管理。最近五年,IBM在混合多雲上投入了巨大資源,比如以20億美元收購SoftLayer,投入12億美元擴展雲基礎設施和數據中心,並以340億美元收購了紅帽,為客戶提供業界首個一站式全棧雲解決方案Cloud Paks,實現一次構建、隨處運行。

IBM Cloud Paks具備真正企業級容器化能力,集成了容器平台、容器化的開源組件以及用於開發管理的軟體服務,縮短84%的開發時間並降低75%的運營成本,能最大程度地承接複雜業務並協助CTO採用靈活敏捷且易用可信的雲管理策略,從容應對多雲管理、技術集成、自動化和應用管理以及數據安全等企業難題。法國巴黎銀行、愛琴海航空等這樣注重用戶體驗並受到高度行業監管的客戶都受益於IBM Cloud。統計數據顯示,IBM已經幫助20個行業的數千家企業踏上了更快、更安全、更開放的多雲之旅。

具體到技術落地的層面,企業用戶最終要實現分析的服務化。程靜表示,雖然不是所有的系統都要微服務化,但是服務化是最基本的。另外,安全也是企業上雲最關注的一點,尤其未來公有雲服務可能要與企業內部IT集成在一起,在這種混合多雲的環境中如何實現安全管控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在雲化轉型的過程中,企業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關注點,除技術層面以外,雲化和數字化將深刻地影響IT的組織架構、人員技能、管理流程,甚至管理手段。企業應該從管理的角度出發,評估和分析雲化給企業帶來的不同。」程靜歸納說。 

在很多時候,CIO與CTO的工作內容可能會有重疊。但在程靜看來,CIO的工作更多集中在運營層面,管理的事情繁多,事無俱細。而CTO就是要對與業務密切相關的領先技術進行專項的研究和管理,尤其是系統化的洞察能力。現代CTO要肩負起在安全可信的混合雲平台上實現數據賦能和數據驅動的運營模式的重任,進一步挖掘大數據價值、洞察生態,實現人工智慧、區塊鏈、自動化、物聯網等新技術支撐的認知型工作流程,引領傳統企業向認知型企業演進。

毋庸置疑,混合多雲是未來的方向,但很可能是一段漫長而充滿荊棘的旅程。對於現代CTO來說,只要堅持既定的方向,選擇一個適合的戰略合作夥伴,落地開放、高效的一站式全棧雲解決方案,就會距離數字化轉型的目標越來越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