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山火蔓延,區塊鏈對環境保護可以發揮怎樣的力量?

odaily星球日報 發佈 2020-01-16T16:46:18+00:00

循環經濟循環經濟的概念可以用三個R來描述:Reducingmaterials and waste, Reusing products和Recycling materials。

澳洲的山火仍然在燃燒著,而據說山火霧霾將繞地球一圈,成千上萬的動物在山火中喪生,成片成片的樹木被燒毀,而人類在這樣的火勢面前顯得如此無力,正如去年亞馬遜叢林起火一樣,地球上的環境正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

我們一直倡導的保護環境,減少資源浪費變得愈加重要,作為新興科技的區塊鏈技術,似乎可以在環境保護上貢獻一份力量,這篇文章值得我們查閱和思考,以下,enjoy。

人們越來越關注人類對地球造成的破壞,無論您是否相信這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應該成為一個更好的地球公民,並開始比今天更多地減少資源浪費,增加資源回收和資源再利用。

隨著氣候變化的破壞性影響越來越明顯,創新和適應循環經濟的壓力開始成為重要的商業案例。當然,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採用可持續的、循環經濟驅動的做法。

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的概念可以用三個R來描述:Reducing materials and waste(減少材料和廢料), Reusing products(重複利用產品)和Recycling materials(回收材料)。因此,產品和服務以閉環或循環的方式進行交易。Ellen MacArthur基金會的例子表明,在價值循環中需要存在一種持續的物質流動。

如今,越來越多的客戶要求品牌提高產品透明度,其中大約60%的客戶傾向於購買具有明確定義的可持續性政策的產品,如Allbirds和Veja等時尚品牌的成功證明。

今天,公司如何處理產品或重複利用變得至關重要,他們必須使用顛覆性的業務模型和技術來快速適應創新,才能支持這一運動。

區塊鏈技術可以廣泛應用於這一領域,並具有循環經濟的大部分優勢。眾所周知,區塊鏈技術最初是通過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出現而傳播的,但現在已廣泛用於投票、健康記錄、供應鏈、所有權和身份管理、能源供應以及民用基礎設施保護等應用中。

「三R」和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提供透明性和可跟蹤性來減少資源消耗,從而有效地明確產品的來源。區塊鏈技術還可以幫助打擊假冒材料使用,從而減人類活動對負面環境和社會的影響。此外,消費者將能夠做出更明智的購買決定,使得消費者能夠買到到真正可持續的循環產品和服務。

循環經濟是一個很難駕馭的複雜領域,這主要是由於其廣泛的參與者和全球化的供應鏈。試圖解決循環經濟問題是生態系統中所有參與者的任務,而不僅僅是一兩個公司。

這就是為什麼區塊鏈技術如此重要的原因:它有助於為生態系統提供一組值得信賴的數據和交易,整個生態系統都可以在此基礎上做出集體決策。

如何通過區塊鏈助力循環經濟?

MonoChain的使命是利用區塊鏈技術,每年將價值約4600 億美元的衣服從垃圾掩埋場中清除。MonoChain的區塊鏈解決方案連接主要市場和「二次銷售」市場,從而促進了產品的重複使用並有助於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

對於最終客戶,他們可以實時查看物品的出處及其「價值」或「轉售價值」,並找到出售它們的最佳地點。這為客戶提供了一種通過簡單的解決方案,轉售或重複使用其物品的切實方法。

在美國,每年會銷毀1000億美元的藥物,但同時也有大約3200萬美國人負擔不起他們所需的藥物。Remedichain正在將藥物重新分配給需要它的患者,這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使用藥物並減少藥品浪費。

Bext360是農業領域的初創企業,他們正在利用區塊鏈技術更好地跟蹤和驗證有機棉供應鏈的認證。為了增加透明度和更深入地了解這個市場,Bext360與C&A基金會,Fashion For Good 和Organic Cotton Accelerator建立了深度的合作。

最後,一個全球時尚品牌正在研究用大麻生產「棉花」牛仔布。全球最大的牛仔品牌之一李維斯(Levi’s)發布了Wellthread x Outerknown系列,該系列使用經過處理的大麻,手感類似於棉花。原因在於可持續性,「我們減少了超過三分之二的水對衣服產生的影響,這省了很多錢。」所以你不僅能得到可持續的牛仔布,還能穿麻制的衣服,就像回到了20世紀70年代。

展望未來

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接受並採用循環經濟,未來的循環經濟和區塊鏈結合的案例看起來會很樂觀。

公司因利用新興技術來改善對產品的跟蹤和追蹤,使其超越銷售本身的影響,並可以進行身份驗證,轉售和材料回收。

如果更多公司採用區塊鏈技術來實現循環經濟,我們星球的未來將得到極大改善。

原文來源於福布斯英文版,由《Commercializing Blockchain》的作者Antony Welfare撰寫,中文由Bluemountain Labs團隊編譯,英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文轉載請聯繫編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