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針灸中的問題,收穫不一樣的經驗

青年中醫李鐸 發佈 2020-01-15T17:37:47+00:00

「反思法」,也即逆向思維的方法。這本來是邏輯學中的一個概念,但體現在針灸醫學中,卻有許多妙用之處。人們常說:要學會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那麼,讓我們也來換一個角度,看一看針灸臨床中「逆向思維」的有關問題。

「反思法」,也即逆向思維的方法。這本來是邏輯學中的一個概念,但體現在針灸醫學中,卻有許多妙用之處。人們常說:要學會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那麼,讓我們也來換一個角度,看一看針灸臨床中「逆向思維」的有關問題。

(一)破血與通經

在一份20世紀60年代的《上海中醫藥雜誌》上看到這樣一篇報導:某婦產科醫院用天樞穴治療子宮癌,分針刺和艾灸兩個組觀察。結果發現,針刺組80%以上的病例出現陰道流血現象,而艾灸組卻沒有此現象。看到這裡,筆者不由地想:針刺天樞穴後陰道出血,表明天樞有活血化瘀作用,如果以此治療氣滯血瘀導致的痛經、閉經,那豈不是恰到好處嗎?後經臨床應用,果然效驗。另外,因為針合谷(補法)、三陰交(瀉法)有墮胎作用,那麼,將補瀉手法反用就可保胎(慎用);日本澤田針灸學派在臨床工作中觀察到:灸梁丘穴常導致患者出現便秘,這一現象可用灸神門穴來糾正。因而,梁丘穴灸之反過來可以治療泄瀉,神門穴灸之可治便秘。這些也屬於此類應用。

(二)滯針與提胃

滯針是由於患者心理緊張,在接受針刺中肌肉強力收縮,緊滯針體;或針刺入肌腱、韌帶;或一味施行單向捻轉,致肌纖維纏繞針身。使行針、出針均感困難,患者也覺疼痛。因此,滯針現象一直是作為針刺異常情況記載於針灸醫籍(包括現今教科書)中的。然而,滯針卻給胃下垂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契機。方法是:選定提胃穴(中脘旁開4寸)或升胃穴(下脘旁開4寸),用3~4寸毫針朝肚臍方向透刺,連續單向捻轉,使產生滯針狀態,然後反覆提拉針柄。如此操作,可加大腹肌的緊張度,有利於胃下垂的回升。最後將針按反方向單向捻轉,待針體鬆動後出針(詳見「針灸中的秘術——提胃法」一文)。

(三)斷針與皮內針(埋針)療法

斷針,是針灸臨床中最危險的異常事故。但日本的一起斷針事故,卻誕生了一種新療法,即皮內針(埋針)療法。據日本針灸文獻《針灸真髓》記載,20世紀中葉,一位日本針灸醫生為一長年哮喘患者針天突穴,不小心發生斷針。因部位特殊,無法手術取針,開始醫生、患者都很緊張,醫生囑患者經常來診所做X線追蹤檢查。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斷針竟然沒有移位,且日漸淡化,最後,患者多年的哮喘病竟豁然而愈了。斷針愈頑疾,也算是壞事變好事吧。後來,這位日本醫生就發明了皮內針(埋針)療法。不過,是將針柄置於體外,以便隨時可以取出,以免給患者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四)十針不如一暈

暈針,在針灸文獻(包括現今教材)的針刺異常情況中,名列前茅。其輕者僅有頭暈、心慌、胸悶、噁心欲吐;重者可見意識喪失、二便失禁、血壓下降、脈微欲絕。如不及時救治,也會危及生命。然而,針灸臨床中卻不乏這樣的事例:患者經過一次暈針後,病情會大大減輕,其療效之好往往會超過若干次治療的總合,故針灸臨床醫生常戲稱:「十針不如一暈。」《江西中醫藥》1981年第2期報導:在暈針31例患者中,治療效果顯著者就有10例,占1/3,多數以局部疼痛為主症的患者常常是一針而愈。例如一左下齲齒劇通者,用西藥消炎、止痛,3天無效,改用針刺。取合谷、下關,強刺激瀉法,當於下關穴行針時暈針,經處理醒後即愈。另一例更年期高血壓患者,血壓常年在170~190/100mmHg,靠服藥維持。在一次耳針療法中針刺心、交感、降壓點,並留針,在留針至15分鐘時出現暈針,經處理醒後血壓降至110/80mmHg。以後隨訪半月,在未服任何藥物的情況下,血壓始終維持在120~136/70~80mmHg之間。《四川中醫》1984年第3期報導:一位患者患感冒後服用人參、五味子,導致失音。在針刺治療過程中突然暈針,醫生速將針取出,患者旋即講話。「十針不如一暈」,其理在筆者揣測,恐怕是緣於飽和刺激量的結果。類似情況還有暈罐,成都中醫藥大學楊介賓教授曾報導一例暈罐患者,一次而愈其跌打損傷所致的脅肋痛(《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78年第1期)。

。。。。。。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藥文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