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夫妻 愛灑苗寨

光明網 發佈 2020-01-16T18:21:35+00:00

在榕江縣的月亮山下,有那麼一對支教夫妻,眷戀著這裡的一草一木,深愛著孩子們臉上掛的笑容,這就是康其萍和丈夫潘通文。地處月亮山深處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計劃鄉加去小學,有學前班、一二年級3個班,3個老師74個學生,其中73個苗族學生。

在榕江縣的月亮山下,有那麼一對支教夫妻,眷戀著這裡的一草一木,深愛著孩子們臉上掛的笑容,這就是康其萍和丈夫潘通文。

地處月亮山深處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計劃鄉加去小學,有學前班、一二年級3個班,3個老師74個學生,其中73個苗族學生。這裡總共有3位老師,其中兩位是從縣城申請來這裡支教的老師,他們名叫潘通文和康其萍,兩夫妻都是學校里的骨幹教師。圖為潘通文、康其萍夫婦所支教的加去小學。(王炳真攝/光明圖片)

2017年,榕江縣中等職業學校副校長康其萍來到加去村臨近的污略村做結對幫扶時,了解到這裡的教育因師資的原因,教育質量跟不上,遂有到這裡支教的想法。圖為潘通文(右)、康其萍(左)在探討教學業務。(王炳真攝/光明圖片)

回到家以後,她與是中共榕江縣黨校教師的愛人潘通文商量。「孩子去讀大學了,可以不管。但我們去支教,老人家怎麼辦?」開始潘通文有些顧慮。圖為康其萍在給一年級學生上課。(王炳真攝/光明圖片)

後來,在妻子康其萍的一再勸說下,潘通文終於同意將老人帶到鄉下跟弟弟一起生活,自己和妻子向縣委組織部申請,到離縣城40多公里的加去小學支教。圖為康其萍在一年級學教室里教學生做保眼健操。(王炳真攝/光明圖片)

2018年3月,潘通文、康其萍夫婦離開了縣城舒適的生活環境和較好的工作條件,來到加去小學,開始他們為期兩年的支教生活,深山苗寨小學也第一次有了兩位副高職稱的老師。圖為潘通文(左一)、康其萍(右二)和學生在家訪路上。(王炳真攝/光明圖片)

潘通文、康其萍夫婦來到加去小學,克服了語言的障礙和生活的不習慣,從最基礎的拼音教學、行為習慣等教學生,慢慢地學校里開始講起了普通話,教學也開始進入了正軌。圖為潘通文(中)、康其萍(左二)到學生家家訪。(王炳真攝/光明圖片)

因為剛來的時候孩子們吃飯不排隊,看到陌生人,他們就是圍觀、跟著、不打招呼。但是康其萍夫婦的到來讓孩子們不再懼怕陌生,學會了接受新事物。圖為康其萍看學生吃營養午餐。(王炳真攝/光明圖片)

一個學期下來,在潘通文、康其萍夫婦的爭取下,加去小學辦學條件逐步改善,教育質量也有較快的提升。圖為潘通文課間輔導學生看課外書。(王炳真攝/光明圖片)

康其萍所教的一年級語文優秀率由原來的0提升到31.3%,合格率由14.8%提升到75%;潘通文所教的二年級數學還獲得縣級的教育質量獎。圖為潘通文在教室里輔導學生。(王炳真攝/光明圖片)

潘通文、康其萍夫婦不但在是學生們的好老師,在生活中也是孩子們的好家長。圖為潘通文課餘與學生在一起。(王炳真攝/光明圖片)

「現在我們正在申請延長我們的支教時間,」康其萍說,:「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師來加入支教行列,貧困地區的孩子需要更優質的教育。」圖為潘通文和康其萍在課間與學生做遊戲。(王炳真攝/光明圖片)( 文章來源:光明圖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