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網研報精選:5G加速柔性OLED面板需求的爆發

中金網 發佈 2020-01-16T18:27:49+00:00

2017年蘋果旗下智慧型手機 iPhone X 首次採用 OLED 面板開啟了 OLED 快速普及的第二個階段,隨後一年國產手機龍頭廠商華為手機推出了搭載京東方國產柔性 OLED 螢幕的雙旗艦機型 Mate20 Pro 和 P30 Pro,標誌著國內手機品牌中應用柔性 OLED 屏

外匯天眼APP訊 : 5G春風已至,換機潮驅動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有望在2020年止跌回彈7%

2019 年是 5G 手機元年,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各大手機品牌陸續發布的 5G 機型已經有 24 款,除蘋果以外的所有安卓手機陣營的品牌均推出了 5G 版本的新旗艦,2020 年預計蘋果也將推出 5G 版 iphone 應對安卓手機品牌的圍攻。如果說 2019 年是智慧型手機「質變」的一年,2020 年就是「量變」的開始,雖然今年預計全球 5G 手機出貨量僅為 1800 萬台左右,滲透率約為 1%左右,但是按照高通的預計,2020 年將是 5G 手機爆發的第一年。

明年全球 5G 手機出貨量將激增至 2.25 億部,出貨量同比增長 11.7 倍,滲透率將大幅拉高至 14%。明年除了 5G 通信標準作為最重要的變革以外,疊加近三年積累的屏下光學指紋、3D 智能感測、三攝/四攝創新和柔性/摺疊 OLED 螢幕等一系列技術創新的共同驅動,我們預估明年全球智慧型手機整體出貨量同比增速由負轉正,同比成長 7%左右,出貨量達到 15.53 億部。

柔性OLED面板為5G手機創新賦能,預計2023年滲透率將穩步提升至第一大手機螢幕技術別

明年 5G 手機除了通信技術由 4G 向 5G 切換以外,我們認為另一大創新變革就是來自柔性 OLED 螢幕顯示技術和摺疊螢幕形態的應用。根據諮詢公司 DSCC 的統計,目前市場上已經發布的 5G 機型中 83%的手機採用了 OLED 螢幕,甚至柔性 OLED 螢幕和摺疊手機形態已經成為三星和華為等龍頭廠商的 5G 旗艦機型選擇。

從 2007 年 10 月開始,三星首次成功實現了手機 OLED 顯示面板的量產, 2010 年全球銷售取得巨大成功的三星 Galaxy S1 正式將 OLED 螢幕定義為高端旗艦機型的標準配置。2017 年蘋果旗下智慧型手機 iPhone X 首次採用 OLED 面板開啟了 OLED 快速普及的第二個階段,隨後一年國產手機龍頭廠商華為手機推出了搭載京東方國產柔性 OLED 螢幕的雙旗艦機型 Mate20 Pro 和 P30 Pro,標誌著國內手機品牌中應用柔性 OLED 螢幕的開端。

在三星、蘋果和華為等一線大廠帶動下柔性 OLED 面板滲透率加速提升,預計 2019 年全年柔性 OLED 面板滲透率將達到 15%,考慮剛性 OLED 滲透率已經達到 17%,全年合計 OLED 螢幕滲透率約為 31%。未來三年國內柔性 OLED 產能開始釋放,隨著國內手機品牌開始採用柔性 OLED 螢幕,預計到 2023 年柔性 OLED 滲透率將達到 40%,合計 OLED 滲透率將超過 50%。

5G手機的快速放量也是柔性 OLED 顯示面板滲透率提升的重要驅動力之一。首先第一批 5G 機型均作為各大手機品牌旗艦推出,更願意採用顯示效果更好的柔性 OLED 作為首選方案。其次 5G 手機在射頻前端的晶片數量大幅增加,尤其是射頻開關,電源管理晶片以及更多的被動元件。隨著而來的手機功耗大幅增加,如果採用 OLED 螢幕,不僅可以降低螢幕厚度,而且採用 LTPO 的製程的柔性 OLED 顯示面板可以大幅減少螢幕耗電量。

此外 OLED 顯示技術的創新為其他的交互技術創新提供了基礎。首先是推動了全面屏的出現,由於 OLED 螢幕自發光的特點,採用屏下光學指紋解鎖方案的晶片可以放置於螢幕下方,手機屏占比進一步提升至 90%。如果採用柔性 OLED 面板,其特有的曲邊彎折屬性可以實現無邊框的顯示效果,無論是最開始的 2.5D 彎折到最新的 4D 瀑布屏,都體現柔性 OLED 顯示技術的優勢。如果再結合螢幕打孔的方案放置攝像頭,屏占比幾乎可以拉高至 100%。

為了追求「極致屏占比」、更絢麗以及更低功耗的顯示效果,龍頭廠商如三星,蘋果和華為旗艦機型均已經全面導入柔性 OLED 螢幕作為旗艦配置。華為最新推出的 mate 30 已經開始採用「4D 瀑布屏」設計,手機邊框已經消失,屏占比向 100%靠攏。由於柔性 OLED 面板為手機廠商提供了更多的技術創新的條件,未來柔性 OLED 手機螢幕成為各個手機品牌旗艦機型標配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我們國金半導體預計 2023 年柔性 OLED 螢幕滲透率有望達到 40%,全球柔性 OLED 手機(包括摺疊手機)出貨量有望從今年的 2.16 億部達到 6.2 億部。

柔性 OLED 面板供給「一超多強」局面有望改變,中國大陸廠商進入集中投產期

在 OLED 手機面板供應格局中,三星還是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無論是剛性、柔性還是摺疊面板,三星都占據行業接近 90%的份額。根據 DSCC 的統計, 2018 年三星顯示剛性 OLED 面板出貨量分別是 2.55 億片和 1.58 億片,合計約 4.13 億片,2019 年三星剛性 OLED 面板出貨量成長 13%,增加至 2.87 億片。柔性 OLED 面板出貨量在 2019 年有所下降,減少 10%至 1.42 億片,2019 年三星手機 OLED 面板合計出貨量為 4.29 億片。

從出貨結構來看,三星顯示剛性 OLED 面板中 50%左右的份額供應三星手機自用,剩下的產能主要由 OPPO、Vivo、小米和華為等廠商消化,其中對於小米和華為的供應從 2018 年底才開始逐漸增加。柔性 OLED 面板則主要供應三星的旗艦機型和蘋果 2 款 iphone 機型,進入 2019 年開始向華為供應部分少量的產能,今年華為發布的新旗艦 mate 30 Pro 的第一批面板供應主要就是來自三星顯示。

由於三星顯示在手機 OLED 面板的量產時間較早,其生產的綜合良率遠遠超過所有競爭對手,所以三星幾乎占據了絕大部分的 OLED 面板供應。即使以工藝較為成熟的剛性 OLED 為例,三星的綜合良率已經接近 90%,而國內剛性 OLED 產能最大的維信諾生產良率在 2019 年也只有 70%。在柔性 OLED 面板的良率方面,其他廠商與三星的差距更大,目前三星綜合良率已經接近 80%,但是今年年初 LGD 和京東方的綜合良率在 60%-70%左右,OLED 面板生產良率的領先給了三星顯示巨大的先發優勢。不過京東方,維信諾,深天馬以及華星光電等國內顯示面板廠商柔性 OLED 良率在今年都實現了快速的提升,預計 2020 年中國大陸 四家顯示面板廠商都將進入集中投產期。

在 OLED 顯示面板領域,除了三星占據絕對統治力之外,我們也看到其他顯示面板廠商開始崛起,其中中國大陸廠商京東方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柔性 OLED 面板供應商,預計 2020 年京東方柔性 OLED 面板出貨量將成長 2 倍以上,達到約 6100 萬片。其次 LG 顯示已經進入蘋果供應鏈,憑藉在柔性 OLED 多年積累的工藝,預計明年將供應蘋果約 1600 萬片左右。剩下的三家國內面板廠中,維信諾,深天馬和華星光電將於 2020 年開始投產,預計全年出貨量有望分別達到 1300 萬片,1200 萬和 1200 萬片。我們按照各家面板廠商的良率水平和投產進度測算出產能利用率打滿以後能夠供給的柔性 OLED 面板數量,預計明年全球供給量接近 3.61 億部,同比成長 54%,國內面板廠供應總量接近 9800 萬部。

參考龍頭廠商三星顯示 SDC 的 OLED 盈利能力,目前三星的 OLED 營業利潤率波動範圍比較大,主要受到產能利用率的影響在-4%到 19%之間。由於剛性 OLED 三星採用降價策略,疊加屏下光學指紋的推出,三星的剛性 OLED 產能利用率從年初的 50%左右提升至 80%以上。對於柔性 OLED 面板而言,受到蘋果手機的銷量影響比較大,上半年由於 OLED 版本 iphone 銷售不佳,拖累三星 OLED 產能利用率最低僅為 30%左右,下半年開始 iPhone 銷量的復甦也開始推升柔性 OLED 的產能利用率達到 50%以上,營業利潤率也大幅改善達近三年 19%的高點。

以柔性 OLED 面板出貨量來看,京東方,維信諾,華星光電和深天馬均有望在明年實現柔性 OLED 產線的供應。由於京東方會有華為以外的新客戶導入,我們預計明年京東方的柔性 OLED 出貨量有望達到 4000-6000 萬片。如果達到 6000 萬片的話,成都 6 代線應該是可以滿產的,明年柔性 OLED 的營收預計可以達到 300 億,參考三星 10-15%的營業利潤率水平,營業利潤有望達到 30- 45 億左右。其他三家由於第一年投產,明年均處於客戶導入和良率爬坡階段,短期內盈利壓力較大,預計後年有望開始盈利。

相較於市場預期柔性 OLED 產能過剩的擔憂,我們認為柔性 OLED 面板行業未來幾年的發展將呈現供需緊平衡的格局,行業進行低價競爭的風險較低。一方面從良率來看,除三星以外其他顯示面板廠商的良率水平處於 65%-75% 之間,良率較低會限制企業產能利用率的進一步提升,而且由於柔性 OLED 產線投資較大,而且都是全新的線體,折舊較高,所以良率和產能利用率較低的情況下還不足以盈利。隨著各大面板廠商的良率和產能利用率提升以後導致綜合成本下降,柔性 OLED 面板價格有機會進一步降低以擴大市場需求,預計行業整體柔性 OLED 產線盈利水平會遠高於 LCD。

手機螢幕還是「彎」的好,摺疊手機開啟新一輪創新高峰期

柔性 OLED 螢幕帶給手機行業最大的驚喜來自其可摺疊的形態,目前三星,華為和摩托羅拉在今年下半年均已推出摺疊手機,分別是華為的 Mate X , 三星的 Galaxy Fold 和摩托羅拉的刀鋒 Razar 2019。從已經上市/即將上市的這三款機型來看,摺疊方式完全不同,華為採取了外折,三星採用了內折而摩托羅拉則採取了對摺顯示螢幕,華為和三星的摺疊面板供應商分別選擇了京東方和三星,由於摩托羅拉的摺疊手機上市時間較晚,所以 TCL-華星光電有機會成為其摺疊面板供應商之一。

「摺疊」手機應該算是近十年智慧型手機發布以來最大的技術革新,雖然目前已經上市的摺疊手機售價均超過 15000 元,但是消費者對於摺疊帶來的體驗改善具有較高的期待值,三星和華為的可摺疊手機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銷售,幾乎均為上市即瞬間售罄,按照二者今年的銷售目標,預計 2019 年摺疊手機出貨量約為 100 萬左右。

即使手機廠商和消費者都非常看好摺疊手機的發展趨勢,但是目前困擾摺疊手機最大的問題在於供給不足。根據諮詢機構 DSCC 的統計,全球 OLED 面板龍頭三星在摺疊手機的生產良率也僅為 40%左右,國內廠商京東方的良率不到 15%,其他廠商如 LGD 預計到 2021 年才開始推出摺疊 OLED 面板。由於摺疊 OLED 面板良率遠低於靜態彎折的產品,消耗產能較大,所以在明年國內廠商投產初期,摺疊面板供應仍然有限。

未來五年柔性 OLED 面板的需求會快速提升,摺疊手機由於良率較低對於柔性 OLED 產能消耗較大,所以我們認為明年面板廠留給摺疊手機面板的產能有限,預計摺疊手機的供應會比較緊張,2020 年三星的銷售目標為 600 萬台,我們認為 2020 年全球出貨量達到 830 萬台左右。隨著各家面板廠商良率提升以及新產能釋放,預計 2021 年摺疊手機出貨量有望突破千萬台,達到 1420 萬台,到 2023 年摺疊手機滲透率有望超過 2%。

目前制約摺疊手機面板生產良率提升的關鍵還是在於材料產業鏈的不成熟,導致摺疊手機面板成本過高,2019 年三星的摺疊手機面板單片成本也高達接近 180 美元,相較於不到 20 美元的 LTPS-LCD 來說高出 8 倍左右。隨著摺疊手機產業鏈逐步成熟,摺疊手機面板的成本將進一步下降。我們認為摺疊手機將 帶來整個手機供應鏈行業格局的變化,尤其是未來對於 PI 材料的需求將大幅增長。摺疊手機的玻璃基本和蓋板未來會用 PI 材料替代。國內材料廠商鼎龍股份在摺疊手機 PI 材料的布局最早,目前處於產線建設和產品認證和導入階段,其生產的產品已經在深天馬的武漢 6 代 AMOLED 產線成功點亮,而且三星顯示也對於公司的產品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建議重點關注鼎龍股份未來在 PI 材料領域的成長性。

LCD 屏下指紋為 LTPS 螢幕「續命」,未來向下擠壓α-Si 手機市場份額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雖然 OLED 面板會成為主流,但是在中低端機型 LTPS-LCD 憑藉在性能和成本方面有極佳的平衡性,而且隨著 LCD 屏下指紋推出以後,LTPS-LCD 與剛性 OLED 在性能方面相差無幾,疊加成本端會更有優勢,預計未來主要退出的還是非晶矽α-Si-LCD 的技術類別。預計到 2023 年 LTPS-LCD 手機出貨量仍然有 6.21 億部,在 LTPS-LCD 具有競爭力的面板廠商為深天馬和華星光電,建議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韓國和台灣的非晶矽α-SiLCD 產線正在逐步退出市場,國內京東方是最大的非晶矽手機面板廠商, 全球低溫多晶矽 LTPS-LCD 的競爭已經從之前 8 家競爭變為五家為主(JDI,深天馬,華星光電,京東方和友達光電),深天馬以 21%的市占率領跑行業,其次是為蘋果供應 LCD 螢幕的 JDI和華星光電,市占率分別為 17%和 15%。

按照手機面板的背板工藝來看,主要分為柔性 OLED,剛性 OLED,低溫多晶矽 LTPS-LCD 和非晶矽α-Si-LCD 四個大類,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柔性 OLED 定位中高端,剛性 OLED 和低溫多晶矽 LTPS-LCD 向下擠壓非晶矽α- Si-LCD。目前從手機產品價格帶來看,3000 元以上的手機市場是柔性 OLED 主戰場,剛性 OLED 和 LTPS-LCD 聚焦在 1500-3000 元之間的產品,1500 元以下的機型則以成本較低的非晶矽α-Si-LCD 的手機螢幕為主。

由於 LCD 採用背光模組無法使得光線通過,所以目前採用屏下光學指紋的還是以 OLED 螢幕為主。LCD 屏下指紋方案已經逐漸成熟,華為曾在今年三季度舉行的開發者大會上(HDC2019)上曝光了一款 LCD 屏下指紋的工程機。國內指紋晶片設計龍頭廠商匯頂客家也曾透露今年年底將會實現 LCD 屏下指紋的量產。從智慧型手機出貨結構來看,目前 10 億部以上的 LCD 手機還是採用後置指紋或者傳統觸控指紋為主,我們預計未來 2-3 年內 6 億部以上的 LTPSLCD 中階機型將有望搭載屏下 LCD 指紋方案,實現屏下光學指紋方案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投資風險:5G 網絡仍處於建設初期,5G 手機需求可能不及預期目前雖然大部分手機品牌已經推出了 5G 機型,但是 5G 基站部署還不夠完善,部分 5G 旗艦機型由於晶片良率較低導致整機平均價格仍高於 4G 機型, 5G 手機銷售可能不及預期的樂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