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上熱搜,首次看到海槽附近異常,劇烈移動可能產生9.1級

悟空科學 發佈 2020-01-16T18:56:38+00:00

作者:石蘭2020年以來,在全球範圍之內的自然災難可以說相對還是比較多,火山噴發,地震等災難都出現過,而最近關於「日本地震」的消息可以說又上熱搜了,雖然強度不是很大,但是波及的範圍比較廣,那就是在日本當地時間14日凌晨的時候,位於日本茨城縣南部發生了芮氏5級地震,確實從5級的強度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2020年以來,在全球範圍之內的自然災難可以說相對還是比較多,火山噴發,地震等災難都出現過,而最近關於「日本地震」的消息可以說又上熱搜了,雖然強度不是很大,但是波及的範圍比較廣,那就是在日本當地時間14日凌晨的時候,位於日本茨城縣南部發生了芮氏5級地震,確實從5級的強度來說是不算大,但是日本關東多地震感明顯,幸運的是這次沒有產生海嘯。當然從地震的分布位置來看,也是位於陸地區域,所以不太可能產生海嘯。但是它產生的後續影響出現了,不少的人都在擔心可能會出現新的地震,而在1月16日的時候,日本機構給出了一個新的說法,就是針對日本南部近海的一個變化進行了公布。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在日本本州南海槽陸海板塊交匯處,科學專家們首次(第一次)觀測到板塊移動現象,也就是出現了異常,並且稱可能與未來的大地震存在關聯。這不得不說確實可能一個大問題,當然專家也是通過觀察來進行說明的,到底會不會地震我們暫時不清楚。我們還是來看看日本放送協會(NHK)的報告。數據顯示,如果該地區的板塊出現劇烈移動的話,將引發最高芮氏9.1級的「本州南海槽大地震」,並有可能引發巨大海嘯,這個預估強度可以說有點嚇人,9.1級地震有幾個地區能夠經受得起?在全球範圍之內找不到一個吧,這份日本公布的相關報告確實不是一個好消息。

當然,日本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地區,發生任何事情我們都不會感覺到奇怪,在歷史上,日本也出現過強震,並且最危險的是,如今觀察到的板塊移動與記載中的大地震發生有「符合」的情況,也就是說有十幾場與該板塊的移動有關,且都間隔90至150年。最近的「昭和東南海地震」發生於1946年,芮氏8.0級,還引發了4至6米高的海嘯。日本給出這樣的預測結果,也算是一個正常的事情,並且根據日本建立的預測模擬數據顯示,在本州南海槽地區發生地震的機率是在不斷的提升之中。在2013年的時候,該地區發生8至9級地震的機率為60%至70%,但是在2018年初的時候,新數據顯示的數據則為70%至80%。

所以相當於是提升了10%的機率,如今日本已經在加強對本州南海槽的監測與觀測,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底,其中7處觀測到了板塊移動。位於紀伊水道海域的2處,則分別觀測到大陸板塊向東南方向移動了6厘米和8厘米。所以說是處於一個比較危險的狀態,當然這種移動也可能是屬於正常的波動,在我們地球上,全球每天都有板塊進行活動,這也是引發全球每天出現大小不一樣地震的主要原因之一,並且在每次全球出現大地震的時候,科學家們也經常利用板塊運動來發布相關的報告,所以板塊移動無論是在如今還是未來,都將可能成為一個主要的研究方向,當然再次強調,這是日本公布出來的一個模擬預測數據,只能說具有參考性。

因為我們都知道,在全球科學界之中,地震至今都是無法進行預測的,是沒有那麼科學家或者專家能夠做到的,所以說這裡說的地震機率與地震預測不是一會事情,精確預測地震的發生時間,地震等是無法做到。只能說人類還沒有將這方面的技術研究透徹,可能板塊運動是屬於一個「活動性」的,這也是科學家們難以預測地震的原因之一,因為我們不能肯定它們下一步是往什麼地方移動,必然就沒有辦法做到精確預測,當然還存在其他方面我們就不說了。地震無法預測,但是地震預警在科學界之中是說得最多的,並且地震預警已經算是在全球範圍之內建立之中,最終科學家們的目標是實現全球地震秒級預警,這就是建立的原因之一,能夠大大緩解地震帶來的影響。

最後我們來看看2020以來的地震情況,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科學數據顯示,1月全球已經發生了4次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其中最強的一次為波多黎各附近海域的6.5級地震,而5級(包括5級)以上的地震次數為16次,出去4次強震的數據,也就是還有12次,相對來說卻還是不少了,當然地震的發生是常見的事情,只要不產生什麼大的影響就好,我們也期待科學家或者專家們早點建立好預警系統,未來將可以更強度的減少地震的影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