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正熙下令廢除漢字!為韓國的文化敲響了喪鐘

瀚墨雲橋 發佈 2020-01-16T20:03:15+00:00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從甲骨文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漢字是我國優秀文化的見證者和傳遞者。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從甲骨文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漢字是我國優秀文化的見證者和傳遞者。歷史上的韓國也曾經大規模使用漢字,只可惜這傳遞文明的「火種」在韓國慘遭「廢除」!

朴正熙開了個頭

韓國在建國之後,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就下達了一項政策,施行《諺文專屬用途法》,也就是廢除漢字,開始使用韓文,用諺文替代漢字。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到了1970年,韓國的小學取消漢字教學;1975年,中學取消漢字教學,但是保留了700個基礎漢字。整個韓國,唯獨三所大學保留了中文專業。


逃避現實,盲目樹立民族自信心

韓國對待漢字的態度,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實用原則。由於在韓國廢除漢字的時候,絕大部分韓國人還處於文盲狀態,根本不認識漢字,所以漢字在韓國很輕鬆就給廢除了。而此後韓國推出的韓文,則在韓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普及。因此,韓國建國以後的歷史,絕大多數人第一次接觸和使用到的恰恰就是韓文。此外,由於韓國將韓文和民族情感高度地捆綁在了一起,韓文成為了韓國民族自信的一面旗幟。

「農村包圍城市」,底層文化成為主流

為什麼今天韓國天主教和基督教勢力如此龐大?尤其是在韓國農村,因為天主教是最早把自己的典籍翻譯成「諺文」的,天主教在韓國農村的傳播客觀上也起到了掃盲的作用,同時也起到了「諺文」在韓國農村傳播的作用。因此,韓國當時實際情況是:儘管中上層以及傳媒界還有大量人群使用漢字,但是在廣大農村,「諺文」已經非常普及了。從這個角度講,韓國廢止「漢字」,提倡使用「諺文」,採用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

諺文——詞不達意,談何以史為鑑?

眾所周知,漢字是象形文字,而韓國現在使用的諺文是表音文字。在脫離漢字體系之後,韓國確實在很短的時間裡就獲得了自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信程度。但是時間久了之後,弊端越來越凸顯。在韓國境內,從古至今都有著漢字的身影。漢字能幫助他們更好的了解本國歷史,能幫助他們更好的閱讀古書。表音文字在書籍記載中只能起輔助作用,這些字是沒有辦法替代漢字來表達出意思的。因此,一旦廢除了漢字,韓國人在看文字性的古籍時就會覺得理解有困難。

韓國古代的典籍都是用漢字寫的,《高麗史》、《朝鮮王朝實錄》這些史書就不說了,完全是典雅的文言文。不但今天的韓國人看不懂,就是中國人,如果沒有經過高中以上文言文的訓練,也還是看不懂的。

恢復漢字教育任重而道遠

韓國國內確實有恢復漢字教育的呼聲,每當有這種呼聲傳出,我們國內媒體都會抱著比韓國人還要高漲的熱情大肆報導。從1999年到2016年,幾乎每年都有類似新聞爆出。很遺憾的是,這種呼籲從未被付諸實施,直到2017年,韓國政府才決定選取300個漢字用來標註韓文。

文化不分高低貴賤,但文化需要傳承,漢字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載體,將愈發體現出它的優勢!

關注瀚墨雲橋!每天領取新鮮知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