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丨聽醫生來講解身邊的1類致癌物

健康界 發佈 2020-01-16T20:21:11+00:00

但這樣的結論吳醫生我是拒絕的,雖然很多致癌物離我們都很近,但是請大家記住,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我們唯有認清這裡面的界限和度的關係,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不被謠言迷惑。

作者:五號醫生吳昊

前些天家裡的群聊炸開鍋了,一位長輩發了一篇關於飲食致癌的文章,各位家庭成員就能吃啥不能吃啥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忽視了群內三位醫療工作者的意見後,大家一致達成了不吃燒烤、不吃肥肉、不吃鹹菜的結論。

但這樣的結論吳醫生我是拒絕的,雖然很多致癌物離我們都很近,但是請大家記住,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我們唯有認清這裡面的界限和度的關係,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不被謠言迷惑。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修訂關於我們身邊致癌物質的清單,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對於這些致癌物專家們是如何劃分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到底該注意些什麼。

IARC是如何劃分致癌物等級的

IARC是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這個組織會不定時的將全球的相關專家召集,對人類經常接觸且懷疑具有致癌性的物質做出評估。

根據世界範圍內已發表的研究或文獻,IARC將致癌物質分為四個等級,用阿拉伯數字表示,而2類致癌物中又根據試驗證據的強弱分為A和B兩個亞組。

在這些分組裡,1類代表對人類確定為有致癌作用的物質,2、3類證據的可信度遞減,而4類則被認為是對人類可能不致癌的物質。在區分2類中A、B兩組是根據對實驗動物的致癌作用劃分的,2類A組代表對人類致癌性有限,但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而B組則是對實驗動物的證據不充分。

因此,按照我們現在流行的一個句式來說,1類致癌物對人類的致癌性是「實錘」了。

1類致癌物都有哪些,它的意義是什麼

在2017年最近的一次IARC研討中,共確定了124個1類致癌物,而我們日常中較容易能接觸到的有以下幾種:黃麴黴素、甲醛、尼古丁、亞硝胺、亞硝酸鹽、檳榔、酒精、苯並芘和幽門螺旋桿菌。

其中除了甲醛主要來自於裝修建材外,其他的幾個1類致癌物都與休閒、飲食相關。比如黃麴黴素主要來源於霉變的堅果或穀物,亞硝酸鹽藏於剛醃製好的鹹菜(之後轉為亞硝胺),或像檳榔、酒精和香菸中的尼古丁,直接由人體吸食。

很多人在看到這裡就會跟我舉例,某某抽了一輩子煙,喝了一輩子的酒還活到了99,吳醫生你這是危言聳聽!

其實在我看來,咱們倆所說都不是假話。我相信你周圍一定有那種壞習慣伴隨了一輩子也能順順噹噹的活到老的人,但是在我看來,這是他「命好」。

什麼是命?拋開傳統的倫理分析,我把所謂的「命」看作是一個數字,一個機率。以我擅長講解的幽門螺旋桿菌為例,幾乎90%以上的胃癌患者,體內都存在著幽門螺旋桿菌,也有大量的實驗數據和病例報導證實了萎縮性胃炎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在幽門螺旋桿菌的推波助瀾下將大幅提高癌變幾率。

但幾率終歸是一個數字,沒有發生就是「0」,而發生在某位身上,那就是「100%」。私以為,這就是「命」。

那麼公布1類致癌物質的意義何在?其實就是給了我們一定程度上對這種機率、對這種「命運」的抗衡手段。雖然避開這些致癌物不能保證我們一定不得癌,但是將得癌的幾率降低是我們的終極目的。

接下來我們就以幽門螺旋桿菌的根治來說明一下對於1類致癌物規避的意義所在吧。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是遠離胃癌的有效手段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定植在人體胃部的螺旋形、微厭氧菌,業內普遍認為胃癌的發生與它的存在關係密切。在2012年和2017年幽門螺旋桿菌都被列為1類致癌物,此外,有大量文獻報導幽門螺旋桿菌還與胃潰瘍、萎縮性胃炎和其他胃部疾病的發病有關。

在消化界享有盛譽的《Hp 胃炎京都共識報告》的主要作者Sugano教授指出,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可使胃癌發生的風險降低54%,不根除此菌的對照組在10~15年中約有4.3%的病例(480/11149)發生胃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劉文忠教授在關於該報告的解讀中也提到:與根除後帶來的負面影響相比,胃癌高風險人群對於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顯然應該更積極,更徹底。

所以,對於此類致癌物,雖然我們無法明確的說出它們到底什麼時候會引起我們身體的異樣,但是提前規避總歸是我們力所能及的好方法。

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上文說了我們要在生活中儘量避開這些能夠引發癌症的物質,但是如果只是偶爾接觸或吸食,就會致癌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這句話總結得相當到位。

1類致癌物雖然聽著嚇人,但我們的身體也不是那麼的脆弱,單單幾次接觸就讓我們患癌的幾率簡直是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再以檳榔這個在我國某些地域引起軒然大波的食物,曾經(或現在依然)是那些地方人們茶餘飯後的零食,但論起上癮的程度來說,甚至比吸菸還要強烈。很多人開車吃一顆,下車吃一顆,進屋吃一顆,幾乎一整天都在嚼檳榔。越是這樣大量長期的食入,該地區的口腔癌症發病率就越高,最後到了政府出面禁止刊載檳榔廣告的程度,可見檳榔之危害還是極大的。而如果只是偶爾嚼食的人,患癌的幾率就大幅下降,當然,如果要說起檳榔的成癮性則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有報導稱長期嚼檳榔的人和不食或偶爾嚼食的人相比,其發生口腔癌的幾率相差約30~100倍,這就是毒物劑量與發病之間的關係。

總結

綜上,對於1類致癌物,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接觸是首要的目標。但是如果不慎造成一次性或短時間接觸,也不必過分擔心,儘快脫離這個環境即可。1類致癌物雖然有被「實錘」了的致癌性,但也並不是洪水猛獸,一出門就能攻城拔寨瞬間傷害我們的身體。這些物質都是在我們不知不覺間,慢慢的蠶食著我們的健康,我們只要在生活中多加留意,相信一定能夠識別並且規避。

參考文獻

【1】李習雄, 胡冠英, 張三印. 檳榔毒性機制的研究進展[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 2015(19):212-216.

【2】劉文忠. 「幽門螺桿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識」解讀[J]. 胃腸病學, 2015(8):449-456.

【3】Sugano K, Hiroi S, Yamaoka Y.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Asia: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J]. Gastroenterology, 2017, 154(1):257.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