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智能化改造牽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

新華網客戶端 發佈 2020-01-16T22:11:26+00:00

記者在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改造一新的駕駛室總裝組焊車間看到,平均每4分鐘就有1台重型卡車駕駛室下線。

新華社重慶1月16日電(何宗渝、王楚)自動引導小車往復穿梭,將各種零部件準確運送至加工工位;30多台機器人揮舞著「手臂」,將278個部件依次組裝成完整的駕駛室,再通過自動傳送裝置運送到下一個工序……記者在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改造一新的駕駛室總裝組焊車間看到,平均每4分鐘就有1台重型卡車駕駛室下線。

「通過智能化改造,2019年我們用工減少了20%、生產效率提升了25%、利潤增長了20%。」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洪彬告訴記者,今年公司將繼續推動現有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並啟動二期擴能,投資約7億元建設「無人化」的焊接車間和塗裝車間。

重慶作為老工業基地,擁有體量龐大的傳統製造業。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向智能化要效益、要出路,成為重慶眾多傳統製造業企業轉型「突圍」的關鍵一招。

據重慶市經信委統計,2019年重慶推動實施了128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建成140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技改投資占全市工業投資比重達到40%。根據規劃,今年重慶將繼續實施1250項智能化改造項目,建設100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重慶宇海精密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筆記本電腦殼體的企業,該公司技術質量中心副總經理劉子平告訴記者,2019年公司引入機器人及數控加工設備對筆記本電腦「上蓋」生產線進行了改造,每班工人從22人減少到8人,工人勞動強度、產品不良率均明顯下降。

「這條線的改造投入大約100萬元,但兩班共減員28人,直接減少了100多萬元人工成本。」劉子平說,2019年公司共投入1000多萬元進行智能化改造,基本當年就以削減的人工成本抵消了改造成本。「今年我們計劃再投入1400多萬元進行設備改造,以進一步減員增效。」

通過上雲上平台實現生產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也是重慶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

重慶賽之源齒輪製造有限公司就是2019年新增的上雲企業之一。該公司董事長劉昌明告訴記者,通過接入阿里巴巴的飛象工業網際網路平台,他在辦公室的電腦上就能實時查看物料消耗、設備運轉、倉儲物流等生產全鏈條的狀況。

「比如一台車床今天生產了多少件產品、一把銼刀累計加工了多少個齒輪,都一覽無餘;工人每月結算工資也不再需要財務人員去逐一核算,系統上都會自動顯示。」劉昌明說,上雲不僅提高了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還剔除了之前諸多管理上的「灰色地帶」。「我們接入飛象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的成本只有100多萬元,但從生產管理方面挖掘的利潤空間遠遠高於成本投入。」

重慶市經信委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工信部評選的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台中,有7家已落戶重慶;2019年全市新增9500家企業上雲,本地企業上雲數累計達到4.7萬家。根據規劃,今年重慶將打造培育10個有競爭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新增1萬家企業上雲。

「重慶一直是『製造重鎮』,通過持續推動智能化改造,未來重慶有望成為『智造重鎮』!」重慶市經信委主任陳金山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