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接力,上海朱涇鎮志願者今天完成金山區第4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上觀新聞 發佈 2020-01-16T23:08:35+00:00

由此,她成為金山區2020年首例、整個金山區總第44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者,這也是上海市總第486例。

寒冬時節暖意濃。1月16日,一場「愛心接力」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溫暖傳遞,來自金山區朱涇鎮的志願者李彥靚在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為千里之外一位素不相識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送去重獲新生的希望。由此,她成為金山區2020年首例、整個金山區總第44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者,這也是上海市總第486例。

熱心公益,傳遞正能量

因為志願,所以珍重,進而鄭重。李彥靚說:「現在醫學科技發達,捐獻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我的捐獻卻能拯救一個人的生命。」

出生於1979年的李彥靚,是土生土長的朱涇人。2013年3月9日,當時在上海通工汽車零配件有限公司工作的她,作為企業的團支部書記,積極響應朱涇鎮團委號召,不僅在公司廣泛宣傳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還自己帶頭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中華骨髓庫的志願者。

李彥靚平時熱心公益,甘於奉獻。在鎮上的許多志願服務活動中,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包括關愛孤寡老人、困難家庭、文明交通勸導、植樹栽綠等。而早在這次參加造血幹細胞捐獻之前,她就曾經無償獻血5次,身體力行獻愛心。2013年11月,李彥靚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有兒子的支持,想立個榜樣

2019年11月中旬,李彥靚接到中華骨髓庫打來的電話,得知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樣本和一名患者初配成功。談及當時的情景,李彥靚表示最大的感受就是驚訝,「造血幹細胞配對的成功率很低很低,能夠配對真的特別難得」。說沒有顧慮是不可能的,當接到匹配成功的電話,她第一個告訴的人是兒子,讀高一的兒子立即幫她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快,兒子上網查過後,認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對身體並不會有什麼傷害,所以,兒子是家裡第一個支持我的人。」李彥靚說道。

在和家裡人溝通的過程中,並沒有那麼順利,最大的反對聲來自李彥靚的母親。母親擔心捐獻後身體會有副作用。後來,兒子把捐獻的流程和方法向外婆解釋,最終「說服」了外婆。採訪中,李彥靚多次提到這次能獲得家人的同意,多虧了兒子的全力支持,也正是兒子的支持,堅定了她捐獻的決心。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李彥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兒子樹立了一個好榜樣,讓孩子學會奉獻和幫助他人。

在了解捐獻的注意事項和相關流程,並通過高分辨檢測和全面體檢後,2019年12月31日,李彥靚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上鄭重地簽下了字,承擔起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好人文化引領,崇德向善成風

當記者問起李彥靚「是如何了解到造血幹細胞捐獻」時,她表示其實造血幹細胞捐獻對她來說並不陌生,在她身邊就有兩位朋友參與過捐獻。上海第32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上海向英國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第一人蔣永峰是她愛人的朋友,也是朱涇人。耳濡目染,李彥靚很早就知道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因此當單位組織入庫時,她毫不猶豫加入。而另一位志願者朋友蔣士軍則是她家房子的租客。正是這些身邊的人,讓她感受到愛心善舉其實就在自己身邊。她說:「我覺得自己沒有別人說的這麼高尚,其實就是舉手之勞。」

李彥靚的生日,恰好是在接到配對成功電話後不久。她告訴記者,她許下的一個生日願望,就是希望那位患者能早日康復。她說:「人生中能夠做這樣一件事,意義非凡,能夠遇到,是緣分。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件事,其實離自己很近,離我們都很近。」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朱涇鎮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入,當地不僅評選「感動朱涇」人物60名,還以各種形式表彰最美家庭、最美志願者、先進黨員等,以典型引領文明新風尚;同時,開展市民修身行動、鄉風文明培育等,形成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生動局面。

除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來自朱涇的志願力量無處不在,還有遺體捐獻志願者、獻血志願者、創城志願者……一批批無私奉獻的志願者,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讓這座小鎮有了更多的情懷和溫度。據了解,如今,朱涇鎮的遺體捐獻志願者不僅人數多,而且趨於年輕化,越來越多的「90後」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截至目前,朱涇鎮共有191人簽訂遺體捐獻協議,金山區年齡最小的遺體捐獻志願者也在朱涇。「好人」層出不窮,離不開「朱涇好人文化」的浸潤滋養,激勵著更多的人齊心向善、樂於行善。

欄目主編:黃勇娣 文字編輯:黃勇娣

朱涇鎮供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