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山披綠茶果香

安青網 發佈 2020-01-16T00:05:09+00:00

「一畝地產量4000斤,產值上萬元。賣不掉的果實還可用來熬制梨汁。 」認真算了筆「經濟帳」,魏傑信心滿滿地行動起來。

1月7日,記者來到廬江縣冶父山鎮幸福村,看見成千上萬顆金色的梨子遍布山頭,景象十分壯觀。果樹林中,一隻只雞鴨拍打著翅膀追逐嬉戲。

「這梨子又甜又脆,好吃得很。」拎著一筐梨,剛從山上下來的徐杭鳳笑著告訴記者。今年64歲的徐大姐家中十分貧困,自從梨園建好之後,她就來到這裡打工,現在一年有一兩萬元收入。 「環境好了,生活也更好了! 」徐大姐說。

「這片山地當地人叫大柴山,以前一直沒人耕種,我就花了不少功夫種上了晚秋黃梨。」果園主人魏傑告訴記者。今年44歲的魏傑,2013年選擇自主創業,在與家人和親朋好友商議後,便把目光瞄準了家門口荒蕪多年、雜草叢生的大柴山。經過一番考察,他承包了180畝地,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管理較方便的晚秋黃梨。 「一畝地產量4000斤,產值上萬元。賣不掉的果實還可用來熬制梨汁。 」認真算了筆「經濟帳」,魏傑信心滿滿地行動起來。

然而,困難接踵而至,土地貧瘠就是第一關。 「山上土質差,除了表面一層薄薄的土壤,下面全是砂石。樹苗栽上後,下了場雨就倒了。 」為此,魏傑請來農業專家「把脈問診」,並採用一系列土壤改良方案。他用挖土機將山上原有雜樹雜草深翻入土;種上新草為土壤保濕、增加有機質;每畝土地施2噸農家肥,後續不斷添加有機肥、農家肥等。經過4年的土壤改良,一棵棵梨樹在山上「紮下了根」,並於2017年掛果。

初嘗「勝利果實」的魏傑又承包240多畝山地,試種黃桃、茶葉等經濟作物。「茶是我從福建武夷山引進的『黃金芽』,能做紅茶,也能做綠茶,春天就可以採摘了。你看我現在連炒茶葉的鍋都準備好了。 」魏傑說,他還在山上放養了500多隻雞鴨,開闢水塘養殖魚和龍蝦,柴山上的茶果香味會更濃。(記者 許蓓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