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是文、也不是武」,談談北宋宦官參預軍事的社會現象

蜀黍趣觀史 發佈 2020-01-16T00:11:44+00:00

一、北宋宦官參預軍事的現象突出在《宋史宦官傳》當中有記載,在北宋著名的宦官43人當中,曾經帶兵打仗的宦官高達18人;在《宋宦官參預軍事考》中也曾有記載:「二十四史中宦官傳人數, 以此為最。領禁兵立邊功者凡二十七人,此又前史之所無。」

北宋,是一個重文抑武的朝代,在此種背景下,文官參與軍事,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在這文官與武官之外,宦官其實是最受統治者的受用的,而且在北宋時期,宦官參預軍事的現象十分嚴重。雖然如此,北宋的宦官參預軍事的現象達到頂峰,但卻沒有發生明朝的「宦禍」,是有著一定原因的。北宋宦官參預軍事現象,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比較突出的,是好是壞且看下文分析。

一、 北宋宦官參預軍事的現象突出

在《宋史宦官傳》當中有記載,在北宋著名的宦官43人當中,曾經帶兵打仗的宦官高達18人;在《宋宦官參預軍事考》中也曾有記載:「二十四史中宦官傳人數, 以此為最。領禁兵立邊功者凡二十七人,此又前史之所無。」從各類史料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北宋宦官參預軍事的現象十分突出,而且帶兵打仗,立了軍功的宦官人數還不少

特別是在北宋與遼國的多數戰爭中,宦官都發揮了中重要的作用。北宋和遼國,西夏等國作為並列政權,時常發生軍事摩擦,所以北宋和遼國的軍事衝突,持續了半個多世紀。而這在半個多世紀中,宦官群體參預軍事的現象十分突出,在宋太祖親征北漢戰役中,在對遼國的幾次討伐當中,在對遼國的防禦戰爭中,都存在著宦官的身影,他們或直接領軍打仗,或作為監軍出謀劃策,或作為統治者與將帥之間的傳聲筒,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北宋知名的宦官,秦翰、李神副、劉承規、張崇貴等人,都廣泛參預了北宋的軍事,還為北宋的邊疆做出了突出貢獻。

二、 北宋宦官參預軍事的社會背景

北宋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宦官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官,之所以能廣泛參預軍事,與北宋當時複雜的社會背景有著一定的關係。

1、統治者推行「重文抑武」政策

自宋太祖上位之後,十分忌憚武將,而重視文官,因為他害怕自己重蹈覆轍,因此當時武將的人數規模十分小,這時候要保障軍事,就需要發揮內侍的力量了。宋太祖忌憚武將領兵作戰,身處軍隊當中,與士兵之間極易拉黨結派,從而形成威脅皇權的勢力,因此在軍事戰爭中,設置宦官監軍,也可作為自己的耳目信使,加強中央權力。而另一方面,宦官因為自身並無子嗣,對於皇權的威脅也就不大,形成自己的勢力和權力範圍也比較難,因此,這是當時統治者重要宦官參預軍事的重要原因。

在《宋宦官參預軍事考》一文中也曾提到,宋太祖為解決當時的軍事問題所開創的宦官參預軍事的傳統,

「太宗以後, 十國雖平, 地方不能不鎮撫, 又與契丹對立, 軍備不能不講求, 於是以內侍及三班使臣, 分布州軍, 往來京國, 為之監察」。

因此,北宋當時統治者的「重文輕武」政策,讓宦官成為了軍事行動的代表人物,也使得宦官參預軍事的現象十分突出。在統治者「重文輕武」的背景下,宦官參預軍事是出於統治者的授意,成為統治者的耳目喉舌,是宦官參預軍事行動中所承擔的必要任務。

2、宦官設有獨特的官階體系

雖說北宋統治者授意宦官參預軍事,但實際上,對於宦官的擴權,也是當時統治者十分忌憚的。為防止宦官擴權,但又不得不利用宦官參預軍事,所以統治者會嚴格限制宦官的升階和活動範圍。在宋太祖時,宦官還「不可已而差出外方,止令干一事,不得妄采聽他事奏陳」。從中不難發現,除非統治者授意,否則宦官很難獨掌兵權

在這種背景下,即使宦官參預軍事的現象十分突出,但對於統治者的中央權力,也受不到什麼威脅。宦官作為當時統治者的內侍,是統治者的「身邊人」,因此頗受統治者信任,再加上嚴格的管理制度,宦官專政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宦官參預軍事的現象,也才能在中國歷史上都如此突出。

3、 「宦官監軍」承襲於五代時期的慣例

宦官監軍,其實並不是北宋宋太祖所開創的首例,而是在五代時期,就已經被統治者所採取的慣例。因為宦官自古以來,都是以統治者「內侍」的身份存在,所以深受統治者信任也是常見的現象。但是從五代十國開始,歷史上的宦官專權的現象並不少見,使得宋太祖和後來的統治者都如此重用宦官的原因,還是因為宦官自身的特別的身份。宦官自己並無子嗣,就算權力滔天,也需要統治者的在位,宦官才能行使權力。所以,宦官參預軍事是歷來統治者都喜歡用的辦法,來抑制武官的權力。

在五代時期的宦官監軍的基礎上,宋太祖又對宦官監軍設定了一些嚴格的措施,使得宦官掌握軍權的問題更加不可能發生。實際上,宦官監軍,只是一種臨時的措施,在每次發生軍事戰爭之前,統治者都是臨時派宦官出任監軍,在戰爭結束之後,又命宦官回朝,收回其監軍權力,如此一來,宦官專權的現象就極為少見了。綜上所述,在此背景之下,統治者對於宦官參預軍事的授意,也是有著一定考量的。

三、 北宋宦官參預軍事所產生的影響

雖說,北宋時期,宦官參預軍事的現象十分嚴重,但在統治者的嚴格控制下,其產生的影響,還是以積極影響為主的,但在其中,也不乏對北宋的軍事力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為北宋的軍政事務作出突出貢獻

作為宦官參預軍事的直接影響,許多宦官的確是有勇有謀,驍勇善戰,為北宋的軍政事務作出了不少貢獻。秦翰、李神福等知名宦官,都為北宋的軍事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作為北宋宦官名將,秦翰屢次參加抵禦契丹之禍和討伐趙寶忠等軍事行動,是宋代宦官中十分出色的,具有軍事才能的人才。雖然作為一個宦官,但是他卻十分有謀略,而且善於領兵作戰,軍功顯赫,也受到統治者的器重

秦翰這樣的軍事宦官,在北宋時期其實很多,而且也確實為當時的軍事戰爭作出了一定貢獻,這是不可以否認的。從這一方面來說,北宋宦官參預軍事的現象,也為當時的軍事政務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2、為北宋統治者維護中央統治作出貢獻

上文中也提到過,北宋宦官大量參預軍事,其實是出於統治者對於維護中央統治的目的,從這一方面來說,其實也達到了這一個目的。

當時的宦官參預軍事,主要是以三種任務為主。第一,就是領軍參戰,在擔任此種任務當中的宦官中,也出現了秦翰、張繼能此種驍勇善戰的人物;第二,就是監軍的任務,這種宦官就是將領和統治者之間的傳聲筒,既緩解了統治者一定的猜疑程度,也約束了一些將領的異心;第三,就是承擔著傳達統治者命令的任務,從這一方面來看,宦官傳達統治者的命令,也能為統治者的權力深入邊疆地區起著一定的作用。

從宦官參預軍事的幾個任務來看,宦官不僅可以使得統治者的權力命令深達邊疆地區,也能隨時為統治者通風報信,從而抑制將領拉幫結派的行為和異心。因此,從這一方面來看,宦官參預軍事其實為統治者加強中央統治起著一定的作用。

3、是北宋軍事力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但宦官參預軍事,並非帶來的一定是有利影響,這為北宋當時的軍事也帶來了一定的損害。除了歷史上的幾個名宦將領之外,其實大多數宦官都並沒有具備作為武將的能力和素質。許多宦官因身處內宮,未曾參與過軍事戰爭,被統治者臨時派遣邊疆之後,對軍事並不了解,甚至因為「畏戰」,而喪失了許多軍事良機,因此留下了許多不好的名聲。

在《宋史》當中就曾有記載,在一次軍事戰爭當中,北宋落敗,「劉平、石元孫被執, (宦官) 盧守勤撫膺涕泣不敢出」。

從這一方面來看,大量宦官參預軍事,其實也為北宋的軍事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甚至是北宋軍事力量下降的最直接的原因。除了不具備軍事才能之外,北宋歷史上宦官「陷害武臣、濫殺無辜、干擾將權」的案例並不少。從這一方面來看,宦官參預軍事的現象突出,對北宋的影響有好有壞,但大規模的宦官參預軍事,帶來的更是「禍」居多

四、總結

綜上所述,雖然宦官參預軍事,達到了統治者加強中央統治的一定目的,但是由於宦官自身的特質,對北宋軍事政務的影響卻是有好有壞的。根據歷史分析,宦官參預軍事的社會背景是十分複雜的,大量的宦官奔走於軍旅之間,給北宋邊防建設帶來了一定的好處,但是也因為參預軍事的宦官人數越來越多,從而產生了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宋史宦官傳》

2、《宋宦官參預軍事考》

3、《宋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