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雖與英宗昏庸密不可分,但其祖輩埋下的隱患也不可不察

夏目歷史君 發佈 2020-01-16T00:41:34+00:00

說起「土木堡之變」,相信大家都相當熟悉,在這場對戰瓦剌的大戰中,大明慘敗,不僅精銳損失殆盡,就連御駕親征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也在戰亂中被擒。

熱播劇《大明風華》進度如今已經到了英宗北伐的階段,這讓曾使得大明顏面盡失的「土木堡之變」再次直觀的呈現在觀眾眼前。說起「土木堡之變」,相信大家都相當熟悉,在這場對戰瓦剌的大戰中,大明慘敗,不僅精銳損失殆盡,就連御駕親征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也在戰亂中被擒。

對於這場戰爭失利的鍋,很多人將其完全歸咎於英宗。確實,單純的從這場戰役來分析,朱祁鎮無論如何都無法洗白,畢竟自己指揮不當是客觀事實。由於他過於驕傲自大,自恃軍力,將打仗當作兒戲(任由太監王振肆意指揮軍隊,甚至隨意改變行軍路線),這才有了後來的慘敗。

但從上帝視角來看,或許這口鍋並不該由明英宗一個人來背,因為「土木堡之變」的隱患一直都存在,只不過到了英宗時期完全爆發了罷了。畢竟量變到質變一直都有個過程,而朱祁鎮北伐個人認為就是引發質變的一個因子。通俗點來說,「土木堡之變」中明軍慘敗這口鍋朱祁鎮的祖輩們也要分擔一些。

為何這樣說呢?

從大局來講的話,明軍會慘敗,我們可以分成兩大點:一個就是明朝內部出了問題;再一個就是對手瓦剌壯大了。明朝內部出了問題,這個毫無疑問是怪朱祁鎮的肆意妄為與其親信太監王振的無腦指揮。但瓦剌的壯大卻怪不到朱祁鎮身上來。其實對手為何會壯大?這還要問問他的祖輩太宗、仁宗、宣宗了,因為瓦剌壯大這個隱患可以說是他們一手造成的。

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一、明太宗朱棣時期北伐未均衡勢力,導致蒙古部落走向整合。

我們都知道,明朝建立後,蒙古人逃回北邊成立了一個北元政權,而到了朱棣的時候,北元已經走向分裂,以瓦剌、韃靼兩個部落為主體。開始的時候對於蒙古這些個部落,明朝採取的方式是在蒙古地區建立羈縻衛所,想以經濟手段綏服蒙古,但成效並不是相當理想。而隨著兩個部落逐漸壯大,它甚至開始侵擾大明邊疆。

於是朱棣先後率軍五次北伐,征討蒙古這些個部落。而由於當初韃靼部最為強大,侵擾明朝邊疆最為頻繁,同時它也是當時蒙古大汗的正統所在,因此朱棣的北伐雖然對於蒙古諸部都有打擊,但對於韃靼部的打擊是最為沉重的。尤其是在朱棣晚年,對於韃靼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甚至不顧年邁選擇親征,以至於最終病死於回京途中。

然而朱棣的親征雖然使得韃靼部自此一蹶不振,但是卻給了其他部落,也就是瓦剌部機會。瓦剌部乘著韃靼部不斷衰落,迅速整合一些小部落,不斷蠶食韃靼部的生產資料,勢力逐漸大增,最終取代韃靼成為了明朝在北方的大敵。

朱棣對於韃靼窮追猛打的戰略,在當時來看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在當時韃靼才是心腹大患。但長遠來看,確是弊大於利的,因為它在打擊韃靼的同時,也在扶植一個新的對手,即「瓦剌」。

朱棣的北伐雖勝,但最終的受益者並不是大明,而是瓦剌,因為明軍長途跋涉北伐,對於蒙古草原環境並不是太適應的,很顯然明軍是無法在此長久駐紮的。也就是說打敗韃靼後,對於戰後的「勝利果實」,明朝根本就是無福消受,而同為蒙古人的瓦剌就不一樣了。

而晚年的朱棣並沒有意識到這點,加上瓦剌侵擾邊疆較少,於是對於瓦剌也沒有過於去防範,對於此消彼長的勢力也沒有特意去調節均衡,於是蒙古各部在瓦剌的領導下逐漸整合成一個大勢力。

二、明仁宗朱高熾時期偏向內部發展,放任北邊瓦剌走向壯大

在朱棣之後,繼位的是皇太子朱高熾。雖然這個廟號仁宗的皇帝在位還未滿一年就去世了,但他卻給大明開了一個盛世的好頭。由於其父親朱棣北伐,長途跋涉,軍費耗資巨大,導致明朝國庫空虛嚴重。於是朱高熾繼位後,為了解決財政入不敷出的局面,他一反父親的對外征伐政策,選擇修養生息,把一門心思都放在了民生之上。

其實即便明朝財政不緊張,朱高熾仍舊可能會選擇這麼做,因為朱高熾為人仁厚,不喜武力,對於攻伐之事向來是能避免就儘量避免。而且相對北邊大敵瓦剌來說,當時朱高熾的重心更多的是在南邊,也就是安南(今越南)。對於安南,當時的朱高熾一直都期盼著能夠平定其內部叛亂。

總之,朱高熾對於瓦剌更多的是選擇放任不管,他從來沒想過去主動進攻瓦剌,只是滿足明軍守住長城要塞,以防瓦剌的入侵。而這種轉攻為守的對敵政策,給予了瓦剌壯大的機會。

其實,休養生息的仁政雖好,但適當的發展軍備也是相當有必要的。適當的對外攻伐,若挫敗對手自然能夠削弱對手勢力,若不能挫敗對手,也能夠達到震懾敵人,宣揚國威的目的。久而久之,對手自然也會有所忌憚。縱觀歷史,對外策略,向來是講究剛柔並濟,單純的懷柔只會助長對手氣焰,使得其愈發的囂張。

三、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專注守勢,使得瓦剌勢力自此達到鼎盛

如果說仁宗時期是明朝對外政策由攻轉守的過渡期,那麼宣宗時期就是守勢的真正確立的時期。早年的朱瞻基曾多次跟隨朱棣征戰,深知停戰修養才是民心所向,於是他繼承了父親發展盛世的遺願,繼續實施父親的「仁政」,放棄對外用兵,於是有了為後世所稱讚的「仁宣之治」,朱瞻基自己也被史學家們拿來與成康、文景等相提並論。

但有利就有弊,盛世也是要付出代價的。為了節省錢財發展經濟,朱瞻基不僅放棄了安南,還甚至主動放棄了開平衛的前沿戍區。

說到開平衛,或許大家並不陌生,它是朱元璋時期建立起來的,是明朝北邊防禦體系的主幹區域,一直都是明軍進攻草原的跳板。而前沿戍區的放棄,就註定了北邊防禦體系會向內縮水大半。在這種將大片前沿土地暴露給對手的情況下,明軍將領對敵戰略的可操作性大幅度降低,只會越來越採取守勢。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為何由於節省財政就要放棄開平衛的前沿戍區呢?當時主動放棄前沿戍區的主要目的就是縮短供應線。為何要縮短供應線呢?除了能夠讓補給更加及時之外,就是縮短流程,降低運輸物資的成本。

總之,放棄開平衛前沿戍區,導致明朝守勢已成定局。瓦剌在仁宗時期還不敢侵擾大明,但在宣宗時期野心是逐漸攀漲了起來,而看著大明朝對瓦剌也處於守勢上,蒙古的一些小部族自然不敢對其有過多反抗,自此瓦剌整合再也沒有了阻礙,可以為所欲為的擴張勢力範圍,這則為瓦剌勢力最終達到鼎盛提供了便利。

四、總結

土木堡之變,雖說最為直接的禍首是英宗朱祁鎮,但這個鍋不能全部他背,因為朱棣,朱高熾,乃至其父親朱瞻基時期的對外政策都給予了瓦剌發展壯大的機會。

其實朱祁鎮北伐的主要緣由還是在於瓦剌壯大後,屢次侵擾大明疆土。若要是瓦剌當時不夠強大,沒有實力能夠侵犯大明,想必朱祁鎮也不用北伐,而「土木堡之變」這場讓大明精銳損失殆盡的仗也就不會發生了。

因此,「土木堡之變」這個鍋,朱祁鎮前面的三位明君也一定程度上要來分擔一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