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暖期到寒冷期,探究唐代的氣候變化與唐代的歷史興衰關係

奇聞趣談史 發佈 2020-01-16T00:46:43+00:00

繁華大唐人類的發展一直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的,「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對於大自然,總是需要人們心懷敬畏地對待。

人類的發展一直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的,「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對於大自然,總是需要人們心懷敬畏地對待。這不僅僅只是說說,更是有史為鑑。在中國這樣一個以農牧業為主的國家,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王朝興衰更迭除卻人為因素,氣候變遷的力量也隱藏其中,它影響著民生,影響著社會的發展。

唐朝,一個在中國封建社會期間前無古人,後來者也難與之匹敵的偉大王朝,它的國力之強盛有史可證。而唐朝的興衰同時也是氣候變化對於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較為明顯的呈現,前期的繁榮與後期的衰敗,與之對應的氣候的轉暖與轉冷,兩者勢必不會僅僅只是巧合。

一、 溫暖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1、 歷史氣候變化的溫暖期

長安是唐朝的都城,有非常多的文獻皆有記載唐朝宮廷中種植著柑橘樹:杜甫就曾在《病桔》中提及宮中蓬萊殿的橘樹,唐代小說《酉陽雜俎》也有宮中橘樹的相關內容等等。詩人張籍也有詩《送蜀客》:「木棉花開錦江西,」言成都有木棉。而柑橘、木棉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再與長安近代的氣候、成都現今的無自然生存的木棉相關聯,便可見在當時的氣候處於較溫暖階段

此外在唐代的中期之前,文獻關於氣候方面甚少有冷冬的記載,而在大唐三百年中對於無雪的冬天卻有高達十九次的紀錄,高居歷朝氣候記載之首。而在歷朝歷代的天災統計中,唐朝同樣是一個溫暖多雨的朝代,旱災較少、水災較多。杜甫也有詩《詠雨》,其中便有提成都的梅雨天氣,而現在的成都是沒有梅雨天氣的,可見唐朝的溫暖濕潤。且從當時雲南蠶的生長期結合蠶的成長習性來看,蠶在當時的適溫期較之現在要提早許多,這也證實了唐代雲南一片的溫度高。綜合這些來看,便可知,起碼唐朝前中期的氣候是處於一個溫暖期的。

2、農業經濟的蒸蒸日上

古代生產經濟一向是以農耕為主,而農耕更是靠天吃飯的。在氣候相對濕潤溫暖的唐朝,良好的水熱條件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基礎。像是在黃河流域開發了水稻田,分布廣闊,而溫暖的氣候也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令糧食的單產量有些許提高。且溫暖期也使可供農作物生長的時間更長了,在《蠻書》中就有記載唐朝普遍稻麥兩熟。這些使得唐朝在前期的糧食產量頗為可觀,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溫暖濕潤的氣候也使得北方的水資源更豐富,在黃河中下游一帶便有豐富的魚類資源,這令漁業也發展良好,並且也有利於水利建設的發展。在中唐前的北方地區便有水利復興,將西漢的水利工程完善恢復,建立新的灌溉區,這對於文明興盛同樣有著非常大的作用。還有西北地區也如此,在唐代的西域可不是現在的乾旱地區,非常適合進行農耕活動,可以駐軍屯田,這一舉措讓西北隴右如《資治通鑑》中所言:「閭閻相望,桑麻翳野」。

3、前無古人的王朝盛世

氣候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環境基礎,有利的氣候條件使農業發展良好,以致全國經濟迅速發展,這為社會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生活溫飽有了保障,百姓才能安居樂業,百姓好了,國家人口也會有所增長,那可投入的生產力也會增加,農業經濟便會越發生機勃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北方的農業經濟發達,也使像農業工具之類的有了明顯的改進與發展,同時也為南方地區的開發創造了條件。就拿水稻種植來說,它的推廣就很好地使南方土地進一步熟化,使南方的農業經濟也有了良好的發展。

而草原同樣會因為溫暖濕潤的氣候而水草豐茂,為動物們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遊牧民族也因此牛羊成群,得以安居樂業。加上唐朝的強大,他們也就不必冒著生命危險南下發動進攻獲取食物。沒有了戰爭動機,遊牧民族與唐朝雙方相安無事,北方邊疆得以穩定。物質文明的發展同樣會帶動軍事國力、文化的發展,也會使政治穩定。這些成就了唐王朝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令唐朝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都璀璨如明珠,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 寒冷的「安史之亂」、王朝沒落

1、 歷史氣候變化的寒冷期

到了唐朝的後期,氣候開始由暖轉冷,並且大多還是濕冷,降水量相對較多,使唐朝中後期的水土流失加重、黃河決溢次數增多。在《舊唐書》中也有道在貞元十八年,豫南地區冬十月頻雪,元和八年豫西地區「東都大寒」,可見當時的氣候轉變。不僅如此,在唐朝眾多詠梅詠寒詩的時間也可以看出在唐中後期氣候轉冷的變化。

唐朝本身因為前期的氣候溫暖,竹林茂密而在河南地區設立了司竹監。然而到了北宋初期,司竹簡卻被撤銷了,這一點也可以反映出,在晚唐到五代十國這一時期的氣候轉寒,氣溫下降,而導致竹林無法適應從而規模縮小,致使這一職位存在的不必要性。此外,《資治通鑑》也常提及在中晚唐時期,中高緯度地區的回紇常有「凍餒死」,內亂因此加劇。且清代余成教亦在《石園詩話》中寫道:「唐自大中以來,國體傷變,氣候改色,人多商聲,亦愁思之感」這些都佐證了唐朝的氣候在中後期由暖轉寒的變化。

2、社會的動盪與經濟重心南移

「民以食為天」,食靠自然贈。食物的豐收與否,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封建時期,基本取決於天氣的好壞。溫暖濕潤的天氣為唐朝帶來了多大的好處,轉寒的天氣就能給它帶來多大的壞處。寒冷的氣候使北方不再利於農業生產,作為國家經濟重心的北方,人口因此大量前往水利條件相對好些的江南等地,北方農業生產急劇衰退。而當北方的百姓前往江南等地時,一同帶去的還有先進的農具與生產技術,南方本身就適合許多農作物的種植且又遠離政治中心,較為安穩。所以這一南遷也使南方的經濟在不安穩的社會動盪中依然在發展,以至於到了宋朝,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北方就相對要混亂很多,作為唐朝政權所在,北方因氣候轉寒導致的農業生產發展受阻,糧食產量因此下降,從而導致國庫虧空。國家財政有了危機,導致賦稅加重,統治者治下怨聲載道,百姓難以維持生計,甚至出現節度使頻繁叛亂、農民起義,各種戰亂不斷。國家開始分裂,人口銳減,便有了「安史之亂」,此後不僅是對西域的控制,唐朝對治下部分地區的控制也遠不如從前了。

3、內憂外患、衰落滅亡

唐朝的遊牧民族所生存的草原同樣也受到氣候的影響,草原產草量下降,動物飼料短缺,使遊牧民族唯一經濟與食物來源的畜牧業發展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牛羊養不活,人也就養不活了。此時為了生存,遊牧民族便會南下,對南方政權發動進攻,以獲取生存物資。《資治通鑑》與《李峴傳》還曾提過天寶年間曾出現連續三年連雨六十餘日,又冷又濕的天氣對於外族的生存同樣也是非常大的打擊。氣溫降低,草原退化,生存環境日漸惡劣,從而南移尋求生存物資,這種遊牧民族的特性是自古便有的。

唐朝內部因為氣候變化而民不聊生,尤其在經歷「安史之亂」後,國力更是不如往常強盛。而同樣食物短缺,饑荒、災害的降臨使他們對中原王朝的入侵越來越頻繁,加大了已經日漸衰微的唐朝的生存壓力。到了後期遊牧民族更是紛紛入主中原,無視唐朝,建立政權。近有內憂,遠有外患,舉步維艱的唐王朝便這樣一步步走向滅亡。

三、 結語

唐朝的氣候變化總體來講,是從溫暖期後往寒冷期過渡。而在這期間唐朝的發展也恰好對應上了氣候的變化,在氣候溫暖期的國力強盛到寒冷期的衰敗滅亡,可見氣候變化對於一個國家的影響還是較大的,甚至會影響朝代更迭,尤其是當朝代政權重心與經濟重心在北方時,影響更為嚴重。

當氣候趨於溫暖時,無論南北,農業生產都會相對發展更為良好,糧食產量穩定且有所提高,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政治較為穩定。而當氣候趨於寒冷時,南方的影響會因為其本身所處地區而影響不大;北方則會因氣候而不利於農業生產,百姓生存壓力加大,極容易出現戰亂,人口也會因此而產生大量南下致使人口銳減。從唐朝的歷史上,可見在朝代循環、大亂與大治之間,氣候的變化亦是其決定性因素之一。

參考文獻:

1、《資治通鑑》

2、《舊唐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