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項全能趙孟頫:是什麼在影響你的人生軌跡?

那些年 發佈 2020-01-16T02:11:03+00:00

有人批評他人品有虧,作為趙宋皇室之後,卻在元朝出仕為官;有人盛讚他文採風流,「元人冠冕」,近代稱絕;但也有人遺憾他的才名被書畫所掩,「人知其書畫,而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而不知其經濟之才也。」

文丨《那些年》悅悅


一個人的人生軌跡是既定的嗎?是什麼在影響著我們的人生走向?


生活在宋末元初的趙孟頫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通才。不過後世總用兩種標準來評價他。有人批評他人品有虧,作為趙宋皇室之後,卻在元朝出仕為官;有人盛讚他文採風流,「元人冠冕」,近代稱絕;但也有人遺憾他的才名被書畫所掩,「人知其書畫,而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而不知其經濟之才也。」


寶藏男子趙孟頫究竟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才華?面對各種爭議,他又經歷了怎樣的掙扎?他的一生起起伏伏,又是什麼在影響著他的人生軌跡?

人生起點,看家世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今湖州)人。


在元代文人中,趙孟頫的家世比較特別——他是宋朝皇室的後裔。宋太祖趙匡胤的血脈傳到他這裡,已經是第十幾代了。他的曾祖、祖父、父親都曾在南宋為官,可以說他們家一直享受著皇室後裔的身份帶來的「紅利」。


趙孟頫自幼聰敏,讀書過目不忘。據說他能下筆成文,寫字運筆如風。11歲時,趙孟頫父親去世,母親知道兒子頗有天分,於是時時鞭策他:「你父親死了,家裡沒了依靠。所以,你要更加努力的學習。」趙孟頫聽之,愈加發奮苦讀。


皇族後裔、世代官宦,這是「出身」給趙孟頫的加持。14歲時,趙孟頫因祖上恩蔭,得以入補官爵。十八九歲時,他參加了國子監的考試,成為監生。按部就班的學習3年,趙孟頫就可以學成出師,正式進入仕途。然而,他偏偏趕上了南宋的日薄西山。隨著南宋滅亡,趙孟頫出仕的夢想也就此破滅。


南宋滅亡後,趙孟頫一度在家蟄居,多數時間都以詩詞書畫自娛。母親怕他荒廢學業,又勸說道:「不管時事如何,都需要讀書人。這個時候,你更應該努力讀書,這樣才能有超越常人之處。」趙孟頫聽後如醍醐灌頂。之後,他拜名儒為師,繼續學習經義。苦讀之餘,他還常常和文人雅集,一起研習繪畫、探討詩文。趙孟頫的學業日益精進,才名在吳興當地傳開。


關鍵時刻,看選擇


趙孟頫隱居期間,曾經被舉薦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但是他選擇了辭不赴任。他本可以和詩書為伴,在隱居中度過一生。但是,身為趙宋遺臣,又素有文名,趙孟頫就成了元朝的重點徵召對象。他也因此迎來了一次人生的重大選擇。


1286年,元代名臣程鉅夫奉忽必烈之命到江南求賢。經過細緻考察,他擬定了一份薦舉名單,趙孟頫的名字被列為首位。面對元朝徵召,很多文人都採取了猶豫、觀望甚至不合作的態度。趙孟頫因為皇室後裔的身份,面臨著更大的輿論壓力。然而,在經歷了激烈的內心鬥爭後,趙孟頫決定聽從徵召,北上就職。此時,他33歲。


「神采秀異,珠明雨潤,照耀殿庭」,仿佛神仙中人,這是忽必烈對趙孟頫的第一印象。他給了趙孟頫極大的禮遇。而趙孟頫的表現也沒有讓忽必烈失望。朝廷剛剛設立尚書省,趙孟頫受命起草詔書。詔書寫成後,忽必烈連連稱讚道:「說出了朕心中所要說的話。」趙孟頫為官清正,善理財政。他先後為元朝的五位皇帝效力,在複雜的朝廷鬥爭中,還曾經出謀扳倒權傾朝野的宰相桑哥……到元仁宗時,趙孟頫已經從五品官升至一品大員。


出仕元朝,讓趙孟頫的政治才能得到施展,但是也給他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爭議。趙孟頫曾經寫道:「仕宦非徒榮,出處貴合義。」表明自己出仕並非為了榮華富貴。他還這樣表明自己的心跡:「士少而學之於家,蓋亦欲出而用之於國,使聖賢之澤沛然及於天下,此學者之初心。」在他看來,讀書人的「初心」說到底還是要學以致用——把一身的本事用於家國天下。


為官期間,趙孟頫常常去深山古寺和僧人坐而論道,也時時想念歸隱的清閒自在。若非為了讀書人的「初心」,他或許更願意選擇一生逍遙。


縱觀一生,稟賦+勤奮


「元朝入仕」這個決定讓趙孟頫的人生平添了許多爭議。但是,對於他在藝術領域的成就,世人卻不吝惜溢美之詞。他確實是藝術史上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善詩文,工書法,精畫藝,擅金石,通樂律……在眾多才能中,又以書法和繪畫的成就最高。


趙孟頫少年時練習書法,日書萬字而精氣不衰。文人柳貫曾經問趙孟頫為何能達到這樣的水平,他回答「亦熟之而已」。這樣的勤勉,貫穿了他一生的創作,讓他「下筆神速如風雨」,也讓他在藝術上達到了極高的境界。


在書法上,趙孟頫是集大成者。文學家宋濂這樣總結趙孟頫學習書法的軌跡: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鍾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在不斷的學習中,趙孟頫完成了對書法的繼承和創新。值得一提的是,趙孟頫不止精通一種書體,而是「六體皆能」。後世流傳趙孟頫的作品《六體千字文》(一說為後人仿作)就是他用古文、小篆、隸書、楷書、章草、今草這六種字體寫就的融會貫通之作。


在繪畫上,趙孟頫也是罕見的全能型畫家。他的畫中有山水、花鳥、人物、獸畜,下筆能夠工筆、水墨、寫意信手拈來。在國畫的人物、山水、花鳥這三大科中,趙孟頫都曾留下代表作。


元仁宗曾這樣稱讚趙孟頫的「十項全能」帝王苗裔,一也;狀貌昳麗,二也;博學多聞知,三也;操履純正,四也;文詞高古,五也;書畫絕倫,六也;旁通佛老之旨,造詣玄微,七也。


雖然獲得了極高的評價,趙孟頫卻這樣自謙:「齒豁頭童六十三,一生事事總堪慚。唯余筆硯情猶在,留與人間作笑談。」63歲時,他回顧自己的一生,好像沒什麼可圈可點之處,那麼就留下些書畫,給人們作為消遣吧!

人生的延續,看影響


1322年,69歲的趙孟頫去世了。據說去世當日,他仍觀書作字,談笑如常。出身、選擇、個人稟賦……構成了趙孟頫的人生軌跡。軌跡之上,有成就,也有爭議。然而,這條軌跡並沒有隨著他的溘然長逝戛然而止,他的影響仍然在延續。


趙孟頫在畫上題詩,創新了「書畫用筆相通」的文人畫。明人王世貞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他的書法對後世影響巨大,元代詩人胡汲仲贊到:「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舉無此書」。


從古至今,趙孟頫的追隨者眾多。一代名家黃公望曾經從學於趙孟頫,自謙是「小學生」。明代畫家董其昌在晚年對他黑轉粉,說「年十八學晉人書,便已目無趙吳興(趙孟頫);今老矣,始知吳興之不可及也!」清代的乾隆皇帝更是奉之為偶像,不光學寫趙體,還要在趙孟頫的畫上題字以表「敬意」。


哪怕到了今天,我們的電腦、手機上,趙孟頫楷書字體也是常用的經典字體之一。


雖然趙孟頫的人生軌跡停止在69歲,但他對後世的影響還將繼續綿延下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