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極小規模的起義,竟然被施耐庵演義為四大名著的《水滸傳》

青林知青 發佈 2020-01-16T02:34:00+00:00

宋江:縱橫三十六,造反在山東說起這宋江的名氣,在中國怕只排在孫悟空和諸葛亮之後,一部《水滸》將這宋江揚名海內外,所以,這正史是敵不過小說和戲劇的。

宋江:縱橫三十六,造反在山東

說起這宋江的名氣,在中國怕只排在孫悟空和諸葛亮之後,一部《水滸》將這宋江揚名海內外,所以,這正史是敵不過小說和戲劇的。

宋江雖然是個小說人物,但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歷史上他是北宋宣和年間農民起義軍的首領,後來投降宋朝。至於他是個什麼個性,長相如何,結局如何,一切都雲霧中,

作為頭目的宋江都是如此,那麼他手下那些天罡地煞的一幫兄弟,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了,而所謂梁山起義,其實只是一幫打家劫舍的流民,我見有的介紹中,並不稱其為起義,而只說他們是亂民,我想這應該還是有道理的。

我一直不寫歷史事件,只寫歷史人物,但這宋江因為實在是在史書上記載甚少,無從寫起,就是他所領導的起義,雖然在不少書中都有記載,包括正史或野史,卻都是寥寥無幾字的簡單敘述。

宋江起義首先是出現在《宋史·徽宗紀》上,「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就是說,宋江等人的確是流動作戰。

但是要注意,在宋江的前面有個定語叫「淮南盜」,這是指來自淮南的宋江還是進犯淮南的宋江,這個有點吃不准,按慣例應該是指前者,就是說宋江是起自淮南,這同山東之宋江還是差著不小的距離,如果真是如此的話,《水滸》中的所謂梁山水泊根據地就怕是施耐庵想像出來的了。

僅就《宋史》中的點滴記載來看也是相當混亂,先是說起義地點在河南北部,如《宋史·張叔夜傳》中就說:「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而後來又說在魯南蘇北一帶,而且一直強調其為36人,又說數萬官軍不能敵,實在有些亂。

宋江的所謂起義在歷史上實在有些放不到桌面上來,規模太小,據史料記載,宋江曾帶領他的義軍經過楚州沭陽縣,當時的縣尉王師心,只帶領弓手80多人,就將宋江打敗,並將其趕走;可見宋江的實力之弱,人數最多時怕也不過數百人而已,倘若不是施耐庵,能有幾人識得他。

北宋一朝最大的農民起義當屬方臘的浙東起義,無論在規模或影響上遠超宋江,當時是整個江南震動,朝廷是派太師童貫率軍進行討伐,經過激烈征戰,生擒方臘而一舉蕩平。

《水滸》是將這功勞記在宋江身上的,那小說後面都是寫的宋江征方臘一事,很是慘烈,而在在征伐過程中,作為配角的官軍,除了肘制梁山大軍就沒做什麼好事,以至於凱旋時,眾好漢「十去六七」,甚是悽慘。

平定方臘自是於宋江沒一毛錢的關係,但卻也有點點的影子,因為當時的確有人提議,招撫宋江去幫著攻打方臘。

據《東都事略》記載,當時的亳州知州候蒙曾向皇帝上書建議:「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或足以平東南之亂」。

這是描述宋江人馬強壯最多的記載了,官兵數萬而不敢與宋江對壘,可見宋江的勢頭也很猛,而且也透露出有招安宋江的可能,遂才有此一說,因為從來沒見有誰曾建議過去招降方臘。

但是,亳州正處淮南,是宋江縱橫之地,作為守土有責的地方官,為避責而誇大敵方軍力,這種可能也是有的,所以,只能作為一種參考。

對宋江起義記述最詳細的是《宋史·張叔夜傳》,短短百餘字便將其始終道了個詳盡。

「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頕所向。賊徑趨海瀕,劫巨舟十餘,載鹵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踞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賊,江乃降。」

只千餘人便將宋江打敗,可見其規模不是很大,關鍵是宋江的副將被擒獲後,宋江便投降了,至於投降後的宋江是何結局,史無記載,根據一般規律,沒有兵力的敗軍之將是沒有話語權的,我推測肯定是「一刀斬訖」。

《水滸》的成書,主要是拜一個叫《大宋宣和遺事》的話本,但是,要注意的是,這是一個「話本」,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電視劇的文學劇本,是後來不知哪個朝代的人,也就是無名氏寫的一個劇本,不過我估計,這個話本的形成應該是元代。

於歷史的真實度來說,這話本肯定是很低的,就如同最近上映的電影,由成龍投資並主演的《神探蒲松齡》一般,而話本中出現了如楊志、林沖、花榮等很多人的名字,然後又湊齊了36個人,到處打家劫舍,跟著宋江一時還成了氣候。

朝廷被打怕了,派出張叔夜招安了這幫人,接著宋江後來跟著征討方臘有功,被封為節度使,由此皆大歡喜。

這個話本的寫作水平是很低的,不但文采不高,而且劇情內容前後脫節,甚至相互矛盾,很是粗糙;但它的功績在於為《水滸傳》寫作提供了重要素材,可以說,沒有這無名氏的話本,也許就不會有《水滸傳》這部偉大的名著。

正是史書對宋江的這次起義記述不清,留下了眾多的謎團和想像的空間,而這一時期又因宋徽宗,蔡京,童貫和高俅等在歷史上很有名的人物,以及在民眾間口口相傳的事,因此,相關的傳奇和戲劇也出現了許多,

宋江起義畢竟是一次小規模的農民起義,而各種記載也是相當地混亂,結合正史及野史,大致拼湊為以下的過程。

起義時間大概是在北宋的徽宗末年,這一時期,各種社會矛盾日趨激烈,賦稅加重,山東水泊梁山的一群漁民因官府壟斷了水資源,生計無著,遂揭竿而起,據梁山而同官府抗衡,由此掀開了起義的序幕。

這開始的規模一定是小之又小,觀這起義的眾人中,真正與梁山水泊有密切關係的,無非阮家幾兄弟而已,所以,將起義的因由歸於這個原因,怕是很勉強。

另一個原因就是著名的花石綱,所謂花石綱就是為了滿足宋徽宗修建園林的需要,從江南大肆掠奪太湖奇石,編成一個個龐大的船隊,從下游沿運河逆流而上,運抵京城開封,供皇家享樂。

《大宋宣和遺事》也是由這花石綱起頭開始敘述了這整個事件,不過,它是由這押運船隊的12個統制開始說起,他們因遇水翻船而無法回去復命,走投無路遂亡命天涯,開始了起義,這其中就包括了如林沖和關勝等一眾人。

而《水滸傳》是將這一事件歸於楊志一人身上,這倒也很符合小說單線續進的表述方式,不然,這一眾人講起來就太過複雜了,這也是施耐庵的高明之處,尤其是他是高俅的發跡開篇,通過林沖的遭遇,由下而上地敘述了一個官逼民反的故事,合情又合理。

至於主人翁宋江到底是個啥人物,因何上的梁山,這就無從考究了,不光是他,那所謂的108將,除了我們知道阮氏三兄弟大概是因為官家封湖,無以為生而被逼造反外,正史所一再強調的36人中,其它那些人物是如何上的梁山,就均是小說家言了,所以,真實的具體原因不得而知。

起義之初的聚集地也許是水泊梁山,但從記述和現實情況看,這些人應該並沒有將其作為根據地,而是流動作戰,因為從現在的地形地勢來年,這個地方實在是無險可守。

山川地形的變化雖歷經千年,變化是不會太大的,最有可能變化的是水,但無論水多水少,水深水淺,即使是如後來楊么的洞庭湖起義,湖面遼闊,也不可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所以,流動作戰就成為必然。

流動作戰是比較好聽的說法,其實就是流寇,占縣攻府,走哪吃哪,打家劫舍,直如前世之黃巢,後世之李自成,所過州縣劫掠一空,富家大戶自是難免,而一般小民百姓亦是深受其害,所以,那所謂「替天行道」一詞,根本就是哄人的。

官家記載不是很詳細,但有很多流傳下來的的墓志銘中對此是有所涉及的:「河北劇賊宋江者,肆行莫之御」;「宋江嘯聚亡命,剽掠山東一路,州縣大振,吏多避匿。」從這些記載中自是可見一斑。

張叔夜用兵千人就將宋江起義平息了,可見宋江一伙人的戰力同官兵相比是經不起一打的,當然,也許他們一個個身手了得,但畢竟只有那麼幾十人或許是武功高強,而手下一夥囉嘍們肯定是不行的,何況人數也少。

宋江等人橫行的時間大概兩年有餘,而張叔夜僅用了三個月便平定寇患,宋江投降後,同一班人都被封了官,這是一個親歷之人大臣李若水,根據此事寫有一首詩來記述此事,詩曰:

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廓。

殺人紛紛剪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

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

獰卒肥驂意氣驕,士女駢觀猶駭愕。

不過,從這首詩的內容來看,不僅寫作水平很低,而且可信度也是很低的,首先,這宋江是被打敗後走投無路才投降的,而不是被招安,一個敗軍之將,怎麼可能帶領著「獰卒肥驂」,還敢「意氣驕」,這一看便假。

再有,這一路的征戰殺戮,36個頭領中定有戰死之人,比如《宋史•張叔夜傳》中就說過,其副頭領就戰死了,其他頭領們怕也早就被殺得雲散星落,殘敗不堪了,哪裡還能有這般齊整的去「同拜爵」。

而且,這首詩的詩名為《捕盜偶成》,看這內容也同標題嚴重不符,詩的重點在「拜爵」,為何這詩名為「捕盜」,為這一眾人馬齊整的盜賊加官進爵,怎麼也不可能再用這「盜」來稱呼吧,要知道,這「拜爵」之人就是官身了,誰還敢用從前的「盜」來蔑稱之,所以,此詩必假無疑。

我是相信宋江這伙投降之人是沒有好結果的,但在正史《三朝北盟彙編》中卻出現了這麼一段記述:「宣和二年,方臘反睦州……東南震動。以貫為江浙宣撫使,領劉延慶、劉光世、辛企宗、宋江等軍二十餘萬討之」。

於此,有很多人是相信宋江投降後,或者如小說《水滸》中所說的被招安後,是隨著童貫一起去處方臘去了。

這個也是太想當然了,童貫率領20多萬眾去征討方臘,以上幾個如果是主要將領,那一個人的所統之軍當有數萬之眾,以宋江曾經的賊寇之身,朝廷能夠讓他統領這麼多兵丁?一旦反了如何得了。

方臘起義的時間是有明確記載的,是宣和二年,而宋江起義的時間雖然史無記載,但一般都確定是介於宣和元年至三年,至少在宣和三年時,他還在淮陽軍的下邳一帶流動作戰。

也就是說,方臘起義之時,宋江或者是剛起事,或者還在當流寇的轉戰之中,所以才有候蒙上書言請招安宋江去打方臘一事,此奏徽宗是准了的,但可惜的是,候蒙已年邁,未及成行便去世了,於是此事便不了了之,所以,宋江是斷然不可能出現在征方臘隊列之中的。

如此分析就只有一個解釋,即此宋江非彼宋江,乃一同名同姓之人。

這也可以理解,宋江之名在他未名盛於世之前,是一個很普通的名字,重名的機率很高,所以,我們不能看見一個宋江之名就鐵定地認為就是這梁山宋江,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嘛。

施耐庵對此肯定是心知肚明的,但為了小說創作的需要,他玩了個移花接木的手段,讓梁山108將有個結局,也是給讀者一個交待。

至於宋江的結局,據宋史專家鄧廣銘先生考證,宋江投降宋朝廷後,復又反叛,被名將折可存在平定方臘殘餘勢力之後,在回師途中所鎮壓,如果此事為真,那宋江肯定是沒有好果子吃了。

但我沒看過鄧先生的考據之出處,不敢亂說胡評,權記之。

最後再說一下兩個同宋江起義相關的人物,一是張叔夜,一是史進。

張叔夜由於平息宋江之亂有功,升為濟南知府,後改任青州知府,及金人大舉南侵,圍攻開封之時,宋家皇帝召喚各路火速進京勤王,張叔夜星夜兼程,經過血戰殺入城中,也是第一支到達京城的外邑勤王之師。

但是,兵力有限,獨木難支,開封陷落,金人脅宋皇室、宮人及大臣三千多人北返,張叔夜亦在其中,他拒絕金人拉攏,最後是死於北上途中,終年63歲。

史進是《水滸》中最早出現的梁山頭領,可能也是最真實的人物之一,他在宋江投降四年後,不但再次造反,而且還建國稱帝,不過,他在史書的名字叫史斌。

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記載:「建炎元年秋七月,賊史斌據興州,僭號稱帝。斌本宋江之黨,至是作亂,守臣向子寵望風逃去……」,但是,只一年多,便被鎮壓了下去。

史載:「建炎二年十一月,涇原兵馬都鑒兼知懷德軍吳珍襲叛賊史斌,斬之。」

而《水滸》中的其他一些人物,如楊志,關勝、張橫、解寶等人,在史書中也偶有記載,大概都還參加了抗擊金兵的戰鬥,但都是孤證,且記載極少,至於是否就是宋江舊部,也缺乏論據,所以,真相便也不得而知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