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技術|中蜂越冬蜂培育期應激反應出現花子的原因及對策

毛氏部落 發佈 2020-01-16T03:19:11+00:00

中蜂在越冬蜂繁殖期,因為飢餓、蜂王產卵力與蜂群哺力不協調,大小幼蟲哺育蜂不協調,引起蜂群整體哺育力不足,蜂群為了最大限度的培育健康蜂兒,選擇性的哺育部分蜂兒,放棄哺育部分蜂兒,導致蜂群中健康封蓋子脾與空巢房、卵房和日齡不一的幼蟲房相間子脾花子現象。

中蜂在越冬蜂繁殖期,因為飢餓、蜂王產卵力與蜂群哺力不協調,大小幼蟲哺育蜂不協調,引起蜂群整體哺育力不足,蜂群為了最大限度的培育健康蜂兒,選擇性的哺育部分蜂兒,放棄哺育部分蜂兒,導致蜂群中健康封蓋子脾與空巢房、卵房和日齡不一的幼蟲房相間子脾花子現象。

除此之外,蜂群在外界溫濕度急劇變化、巢內受悶以及巢內巢蟲、巢外胡蜂等較大幹擾時,蜂群的正常撫育秩序被打破,採集蜂不積極,哺育蜂不撫育,蜂群失去對巢內環境控制,導致巢內敏感期蜂兒(主要是指大幼蟲及前蛹期的蜂兒,也就是封蓋前後的蜂兒較敏感,抗應激能力弱)發育停滯,封蓋子出現穿孔(指蜜蜂子脾房封蓋後,由於撫育環境不適,房內蟲、蛹死亡,內勤蜂啃咬房蓋而造成房蓋上的小孔),被清理後,也會出現子脾花子現象。

一、蜂群應激反應花子的症狀

此類花子發生在敏感期蜂兒和封蓋子脾間,最早發生時出現立蛆,中期出現爛子、囊狀,後期出現花子現象。在發生應激反應時,雄蜂蜂兒生長發育正常,而雌性蜂兒易出現花子現象。

蜂群內發生應激反應時,常伴隨蜂群行為異常,撫育採集積極性陡降,工蜂體色加深,容易發生圍王和失王,甚至飛逃等。

三、越冬期蜂群應激反應的原因及對策

1、受冷

在越冬蜂繁殖期,處於季節交替,外界蜜源有限,晝夜溫差加大,當夜間溫度陡然下降時,巢內的子脾應激反應由外向內,由新脾(導熱係數高)向老脾發展,當低溫來襲時,蜂群結團收縮,蜜蜂吸食蜂蜜產生熱量,易出現外部蜂兒受冷,內部蜂兒受熱,敏感期的蜂兒先出現爛子、穿孔現象。

對策:選擇合適的越冬蜂培育時間段。一般越冬蜂的培育開始的時間宜早不宜晚,根據當地的蜜粉源、氣候情況,提前幾天開始,條件允許時,可以多繁殖幾天,條件不允許時,可以立即停止,總的時間只要滿足一批越冬的培育最少16.5天即可。

適當的保溫。在培育過程中,出現個別的低溫天氣時可提前在箱體外保溫,增加溫度變化的緩衝區,降低蜂群度溫度變化的感知。

2、受熱

在越冬蜂培育期,雖然到了秋季,也會出現中午極端熱天氣,造成巢內溫度過高。同時在蜂群大量繁殖時,巢內封蓋子脾較多,封蓋子脾內部激烈的形態變化,產生較多的熱量,同外界氣候疊加,也容易造成蜂群內部受熱,引起應激反應,出現爛子、穿孔,子脾花子現象。

對策:遮陰避陽。根據當地氣候特點,繁殖過程中蜂箱不能在太陽下暴曬,應在樹蔭下較好,或蜂箱大蓋貼發光隔熱膜。

分區飼養。中蜂養殖採用分區飼養,不論是對子蜜分離、生產整板蜜脾,整板子脾,提高蜂群的哺育效率,提高蜂王產卵量都有好處,同時在分區飼養後,根據蜂兒的成長階段,可適時將封蓋子脾(已經不需要哺育,只需要適當的護脾調控)調至冷區,分散巢內熱量,避免產生熱應激反應。

3、受悶

在蜂群中疊加出現較多熱量時,不能及時的散發,巢內蜂群易出現受悶應激反應,輕者,巢門口踏板上扇風蜜蜂增加,箱體前板蜜蜂結團,重者,傍晚巡遊,甚至爛子、穿孔,出現花子現象。

對策:蜂群受悶時,除了上面的降溫調脾以外,還可以增大巢門口,蜂箱設置通風口的可適當開啟。

3、病蟲害干擾

在秋季越冬蜂培育期,巢內易滋生巢蟲,中蜂對巢蟲的抵抗力較弱,巢外胡蜂易光顧,這些不速之客都會干擾蜜蜂正常的採集活動,輕者出現蜂群工作效率低下,爛子、花子現象,重者,出現蜂群飛逃,甚至集體飛逃。

對策:巢蟲應以預防為主,採取水性藥物噴洒箱底,定期更換蜂箱,用新脾產卵等措施,而對胡蜂應以毒殺為主,採取捕捉塗抹藥物,剪腿放飛,毒殺全巢方式。

毛氏部落認為,中蜂囊狀幼蟲病初期不傳染,是因中蜂群哺育力不足或應激反應引起的物理性疾病,不需要使用藥物,只需要找對根源,應對解決即可治癒,但是如果長期發展,任其蔓延,易形成病毒性病變,需要使用藥物配合治療。

結束語:中蜂應激反應出現的子脾花子現象,已經出現病毒性的徵兆,應及時尋找應激源,合理疏導,同時,中蜂哺育力不足及應激反應子脾花子現象不僅出現在越冬蜂繁殖期,也多出現在春季蜂群恢復期及分蜂季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