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三世:我為法國實現「人設反轉」,只用了一場克里米亞戰爭

齊文刀 發佈 2020-01-16T03:23:58+00:00

01困境中的「荒島孤囚」法國原本可以不那麼「萬人嫌」——要不是拿破崙那次迴光返照的話。1814年,第六次反法同盟進駐巴黎,拿破崙黯然退位,流放厄爾巴島。

  • 感謝您的閱讀,本文作者【齊文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更多深度長文,歡迎點擊關注!

01 困境中的「荒島孤囚」

法國原本可以不那麼「萬人嫌」——要不是拿破崙那次迴光返照的話。

1814年,第六次反法同盟進駐巴黎,拿破崙黯然退位,流放厄爾巴島。著名的老滑頭、法國外長塔列朗力排眾議,擁立波旁王朝復辟。

為什麼開歷史倒車?

因為當時任誰上台,都是接盤俠,都要被清算。唯有波旁家族,是依據「正統原則」,取回原屬於自己的王國,從法理上講,它不必承擔拿破崙帝國戰敗後,割地、賠款、駐軍等等一系列懲罰措施。

塔列朗也在隨後的維也納會議上左右逢源、運籌帷幄,使法國保全了大革命初期的領土面積,清退了外國駐軍,收回了大量戰俘,甚至拿破崙時代從各大博物館掠奪的藝術珍品,也得以保留……一句話,法蘭西仍是有尊嚴的列強之一。

然而1815年拿破崙捲土重來,匆匆百日,慘敗滑鐵盧,又被掃地出門去了聖赫倫那島。這齣爾反爾的一鬧,法國的國運國勢,可是連塔列朗也救不回來了。反法同盟提出了極為苛刻的停戰和賠償條件,在奧地利首相梅特涅的主導下,構建了「維也納體系」,法國就像它的皇帝一樣,成了「荒島孤囚」:

北方,由荷蘭吞併比利時(當時屬法國國土),由英國幕後控制;

東方,大片領土劃歸普魯士、巴伐利亞等德意志邦國;

東南方,瑞士成為永久中立國;

南方,撒丁王國吞併熱那亞,擋住法國南進的通路。

英國、俄國、奧地利、普魯士組成「四國同盟」,俄國、奧地利、普魯士三國君主組成「神聖同盟」,都是防備和遏製法國的國際干涉勢力。普魯士、奧地利軍隊游弋在國境線外,隨時準備懲罰法國的「不軌行為」。

雖然在1818年,法國也加入了「四國同盟」,但在地緣政治上,仍身陷重圍,很像二戰後的日本,不算一個「正常國家」。

沒辦法,誰讓你以前四處尋釁還打人,把同事和夥伴們得罪光了!這以後在辦公室,可咋混呢?

1848年,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出人意料當選法國總統,四年後又暗度陳倉成了皇帝,是為拿破崙三世。他環顧四周——讓我來!

02 選准大哥抱穩腿

他老人家的《選集》,第一卷、第一篇、第一句話就是: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拿破崙大帝最後落得牆倒眾人推,從戰略上說,就是太不會做人了,搞不准朋友和對手。早在1805年,拿破崙取得奧斯特里茨大捷,擊破了第三次反法同盟,軍功鼎盛之際,時任外長塔列朗便向皇帝遞交報告,建議調整對外政策,寬待奧地利、拉攏普魯士,特別是與英國改善關係,「遏制英國政策的同時,歡迎該國的文明」。

眾所周知,拿破崙看不慣這個「小店主的國家」,但他不善海戰,「看不慣卻又滅不掉」,生生將英國逼成了自己的死對頭。英國參與了從法國大革命爆發直到拿破崙帝國滅亡期間,所有的七次反法同盟,是同盟最積極的組織者、參與者和金主。

拿破崙三世上台,要挑戰英國,為伯父報仇嗎?恰恰相反,他選擇英國作為自己最緊密的戰略夥伴和「帶頭大哥」。畢竟,拿破崙三世的目標是帶法國衝破「維也納體系」,恢復為正常國家,重獲與實力相稱的國際地位,而不是稱霸天下——那是他伯父拿破崙大帝的功業,況且,即便稱霸天下,法國也沒奈何英國,伯父還是被「小店主」們搞掉了。

事實上,法國人沒少了搞小動作。

1830年「比利時獨立危機」,法國剛要向北伸展一下,企圖收複比利時,馬上遭到英國外交辭令和新式艦艇的雙重威懾,只好作罷。1852年,還沒稱帝的拿破崙三世又向比利時伸手,馬上遭到英俄普奧四大國聯合照會——「此誠不可與之爭鋒」!

因此,認英國作「大哥」,一二一齊步走,這是拿破崙三世汲取伯父教訓,明智的「最優解」。

只不過,面對不可能戰勝的強手,有的人理智戰勝了情感,有的人,情感壓倒了理智。

現在拿三選准了英國做朋友,那對手呢?

03 犯下眾怒的「二拇哥」

當時的歐洲和今天的世界頗為相似:老二強勢崛起,直逼老大的霸主地位;老大見勢不妙,只好扶植拉攏老三,穩住老四、老五,共同遏制老二。拿破崙帝國垮台後,歐洲各國的實力Top 2,除了英國,就是東方大國——俄羅斯。

當年俄國一戰吞沒拿破崙60萬大軍,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縱馬直入巴黎凱旋門,成為「三皇同盟」的實際領導人。1848年歐洲革命,沙皇尼古拉一世為各君主國「存亡繼絕」,成為煊赫一時的「歐洲憲兵」,尤其鎮壓匈牙利革命,挽救了歐洲五大國之一的奧地利,維護住了「維也納體系」,俄國隱隱然已成為歐洲秩序的仲裁者。

如果只在大陸逞威,英國還可以容忍,令老大老二最終翻臉的焦點就在於——奧斯曼土耳其。

「自古以來」,沙皇便對黑海不凍港和近東地區,魂牽夢繞。17世紀彼得大帝那會,首次攻占亞速夫,望見了出海口;1780年,葉卡捷琳娜大帝制訂「希臘計劃」,意圖從黑海南下地中海,占領君士坦丁堡,肢解奧斯曼土耳其。進入19世紀,沙俄對「西亞病夫」的壓迫日甚一日,終於在1833年簽訂了《溫卡爾-伊斯凱萊西條約》,控制了黑海兩海峽,將土耳其置於沙俄的「單獨保護」之下,土耳其蘇丹成為沙俄的海峽「看門人」。

在後世歷史學家的口中,這份條約「是英國政治家對待俄國態度的真正轉折點」。

獨立戰爭後,英國失去了北美十三州,從此便苦心經營印度,作為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物阜民豐,是英國最重要的原料產地和產品傾銷市場,「帝國王冠上的寶石」。如果沙俄控制了土耳其,自由出入地中海,就切斷了歐洲與印度的陸路通道,也威脅到英國在沿線的商貿特權與利益。

正如恩格斯所言:

瓜分土耳其會使俄國人進入君士坦丁堡,這將是英國莫大的不幸,世界和平將受到威脅,黑海上的貿易將被破壞……

俄國如果控制了土耳其,它的力量幾乎會增加一倍,它就會比其他歐洲國家加在一起還要強大。

馬克思則說的更加直截了當:

只要俄國的這種兼并和擴張的意圖真正表現出來,馬上就引起普遍的反感和不可遏止的反抗。

人心不足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已經具備了「萬人嫌」的潛質,接下來,拿破崙三世該如何把這頂帽子甩給他呢?

04 煽風點火拿破崙

1841年7月,英國糾集法國、普魯士、奧地利,逼迫俄國和土耳其,共同簽訂了《倫敦海峽公約》,規定由各國「集體保護」土耳其,和平時期外國軍艦一律不得進入黑海兩海峽。大哥糾結一幫小弟,逼二哥吐出了到嘴的肥肉。此後英俄開始激烈對抗,拿破崙戰爭後兩國聯手、遏製法國的時代,就此結束。

乾柴足備,只差點火星。而宗教狂熱和民族主義,始終是煽動民意和輿論的兩大利器。

為激化列強間的矛盾,拿破崙三世挑起了「聖地鑰匙管轄權」事件。所謂聖地,主要是指耶路撒冷耶穌蒙難處的「聖墓教堂」,當時屬奧斯曼土耳其領土,但允許基督徒往來朝聖。1054年基督教分成了天主教和東正教,土耳其大部國土都在東正教區域內,境內也以東正教徒居多,因此聖地教堂的鑰匙及朝聖收入,都掌握在東正教僧侶手中。

1850年,法國突然向土耳其提出,要求土方將聖地鑰匙交由天主教僧侶,期間還派出艦隊登門施壓。弱國無外交,土耳其人只好應允。

此舉令拿破崙三世在國內贏得了廣大天主教徒和農民的好感,人氣大增,為日後稱帝打下了良好基礎。那邊廂,東正教的俄國卻大光其火,要求土耳其恢復東正教對聖地的管轄權,並且「承認沙皇對蘇丹治下的1200萬東正教臣民有保護權。」土耳其再慫,這後一條也不能應,不然真就亡國了。

1853年6月,沙俄悍然出兵,占領了位於多瑙河口,原為土耳其藩屬的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公國,一場宗教糾紛,終於演化成國際衝突。這一下就打破了歐洲均勢,觸動了多瑙河沿線各國的神經。尤其奧地利,眼看被俄國打到家門口,形成了半包圍。

當年11月,俄海軍在錫諾普海戰全殲土耳其艦隊,英國的民意也被挑動起來,反俄情緒空前高漲,政府中所有的親俄派人士都成了「賣國賊」,甚至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都有「叛國嫌疑」。

此時,已經稱帝的拿破崙三世又不失時機地火上澆油,公開聲稱,錫諾普事件就是艦隊行動的信號,英國如果不出兵的話,法國將單獨行動。他還對奧地利隔空喊話:「朕不希望奧地利站在中立國的地位。」在行動上,拿破崙三世還「一次又一次地調動軍隊進行威懾,破壞了大有希望的和談」,攪得危機步步升級。

對此,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

東方危機的真正根源是波拿巴的篡位。

1854年3月,英國終於被拖下了水,英法對俄宣戰,克里米亞戰爭正式打響。當年6月,奧地利在調停無果的情況下,出兵將俄軍趕出了多瑙河兩公國,反口吞下這片肥肉。

1855年1月,拿破崙三世以承諾支持其統一義大利為條件,將撒丁王國也動員參戰。此後,普魯士也向沙皇發出警告,如繼續頑抗,要考慮「可能產生的後果。」

牆倒眾人推,一時間,俄國在歐洲空前孤立,幾乎陷入到「與全世界為敵」的窘境。1855年3月,曾經不可一世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猝死,有一種說法是,因戰事不利惱羞成怒而自殺。1856年1月,繼任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宣布停戰,與各國和談。

05 意義深遠的連鎖反應

表面看來,英國是最大受益者,維護了世界霸權,保障了印歐陸上通道的安全,保證了黑海地區的商貿利益,還把挑戰者、「二拇哥」俄羅斯搞得元氣大傷。

但實際上,真正打了「翻身仗」的,是法國。

英國要在歐洲搞事情,必須協同一支強大的陸軍,離了俄羅斯,那就只能與傳統豪強法國交好。剛登基沒幾年的拿破崙三世,用一場勝仗,保住了「拿破崙」的金字招牌,穩定了皇位和民心,報了1812年兵敗莫斯科的一箭之仇,粉碎了「神聖同盟」和「維也納體系」,廢除了1815年喪權辱國的各項條約,不但打破枷鎖成為「正常國家」,而且取代沙俄,一舉成為歐洲大陸政治體系的中心,巴黎也成為戰後和談的會場。

俄國方面,黑海艦隊全軍覆沒,陸軍傷亡30餘萬,從此之後直到二戰爆發,再也沒當過「世界老二」。

奧斯曼土耳其早就心如槁木、任人擺布,戰後重置於列強的「共同保護」之下,又苟延殘喘了幾十年。

奧地利趁火打劫,卻斷送了俄奧關係,從此之後直到一戰結束,兩國都是不同戴天的死敵。

普魯士是潛在大贏家。為了平衡法國的崛起,防止出現第二個「沙俄」,英國大力扶植普魯士,俄國為了打擊仇家奧地利,也暗中支持普魯士奪取德意志領導權。「鐵血首相」俾斯麥高興地說:「俄奧既然已經分手,我們的外部壓力就已經解除。」克里米亞戰爭後僅僅十幾年,普魯士就在沒有外國干涉的情況下,完成了德意志統一大業。

連鎖反應的還有義大利和羅馬尼亞。為肢解削弱奧地利,戰後僅三年,拿破崙三世就兌現承諾,與撒丁王國聯手發動了義大利統一戰爭。另一邊,多瑙河兩公國合併,成為統一的羅馬尼亞。轉眼間,嶄新統一的德意志、義大利、羅馬尼亞進入歐洲大家庭。

俄羅斯在歐洲吃了癟,轉而東進,1864年吞併了中亞的塔什干、布拉哈和希瓦三大汗國,將國境線推至帕米爾高原,期間還趁火打劫,割占中國東北150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隨著農奴制改革和在亞洲的擴張,沙俄逐漸恢復了國力,日後又投入到歐洲爭霸中去。

法國打破了「維也納體系」的枷鎖,重奪歐洲大陸優勢,進而展開全球擴張,入侵印度支那、敘利亞、墨西哥、北非……成為世界「老二」。尤其是1856年夥同英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在圓明園犯下滔天罪行。

克里米亞戰爭是一場慘烈的軍事鬥爭,更是一場雲譎波詭的外交鬥爭。拿破崙三世以靈活而功利的外交政策,改善了生存環境、贏取了戰略空間,實現了法國的「人設反轉」。對於那些在生活中和職場上,想要摘帽的「萬人嫌」,還是很有借鑑意義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