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可維護政權穩定,又能柔性的集權,聊北宋興辦科舉制的邏輯

枯坐酒燈 發佈 2020-01-15T04:09:42+00:00

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自己報名參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是中國封建時期產生的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自己報名參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在南北朝時期萌芽,成型於唐朝,北宋時期將其進行完善,新增殿試,採用糊名制方法審閱試卷。北宋時期的科舉制改革是整個過程中最完善、最重要的一次改革,甚至我們今天依然還在考試中沿用這次改革的成果。

宋太祖以唐和五代時期的歷史作為借鑑,制定了「重文抑武」的國策,這種手段實際上是對地方武裝,也就是藩鎮勢力的一次削弱,武將在軍中的權利也有文官進行制衡,根本上保障了北宋政權的穩定。開寶六年以後「殿試」成為定製,通過科舉進入北宋朝堂的文人們正式成為了「天子門生」,再加上大量增加的入選名額,科舉制也成為了皇帝控制朝臣、提高士林聲望的手段,中央集權由此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一、前車之鑑,不得不防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登基稱帝。太祖皇帝出身行伍,登基之前一直作為後周世宗柴榮的部屬隨其南征北戰,後來柴榮病逝,年僅七歲的柴訓宗被推上了帝位。時任歸德軍節度使的趙匡胤令親信以「皇帝幼弱,不能親政」為名煽動軍心,並夥同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兵不血刃的占領了都城開封。

作為五代名將,又是一場蓄謀已久的篡位事件的主導者,太祖皇帝深知一個將領的勢力遠遠不止是他手下的兵將那麼簡單。為了再有將領篡權,趙匡胤制定了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

公元961年,登基剛滿一年的宋太祖就借酒宴之名,收回了幾位「開國功臣」手中的軍權,又一次為自己在史書中留下了寬和的名聲。「杯酒釋兵權」事件,也成為了太祖皇帝制衡文武,加強皇權的開端

接下來便是大刀闊斧的軍權改革:先是解除禁軍將領兵權,調往外地當節度使,讓節度使有名無權;接著又把禁軍的統領權分為三部分,各部都只聽從皇帝號令,集中了軍權;設立樞密院,讓樞密院文臣有調兵權但不直接統領軍隊,與統軍將領互相牽制;禁軍「換防」制度下,將領並不隨軍,這種兵無常將的局面更是讓將領無從籠絡軍心。

軍權的改革,保證了將領無法通過麾下部隊來對自己的統治造成實質性威脅,而因為樞密院直接聽從皇帝號令,軍權實際上依然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科舉制的改革看似與軍權毫無關係,但是實際上樞密院幾乎所有的文臣可以說都是經過天子親選,這也從根本上保證了唐末的「朋黨之亂」不會在北宋重演。至此,北宋徹底擺脫了藩鎮割據,武將割據的局面,皇帝大權集於一身。

二、籠絡人心,掌控朝堂

北宋太祖皇帝趙匡胤在位期間,先是平定荊南,後又征南唐、收吳越。到公元979年太宗皇帝趙光義親征北漢大勝還朝,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才得以結束。而從太祖皇帝出征荊南開始,北宋的每次出征,都廣收當地文冊用以充實官府藏書,當時的北宋文人都盛讚君主的美德。

太宗皇帝趙匡胤針對唐和五代時期經常出現的舞弊現象、徇私錄取現象等弊端對科舉制度進行了改革,大大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公平度,給了寒門學子更多的機會。

1.廢除「公薦制」,採用糊名制和謄錄製

公薦制度是指唐代的考生在考試之前,事先備好禮物遊走士族大家之間,以自己的文章作為投名狀,換取被他們舉薦的機會。這種制度允許了掌握權力的朝臣和參加科舉考試的士子之間產生利益關係,實際上是給了有公舉權力的大臣一個結黨謀私利的機會,同時公舉制產生的官員很少出身寒門,這也加重了門閥之差。

公元962年九月,宋太祖下詔廢除公薦制度,明令禁止主考官與考生在考試前產生聯繫,也終止了考生在考中之後向主考官謝恩的行為。太宗淳化三年,也就是公元992年,皇帝趙光義由殿試開始,自上而下的推行「糊名制、謄錄製」,後又增設「對讀管」將試卷進行複審,祛除了考生試卷上可以用來辨別身份的信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考官徇私錄取的可能性。

公薦制度的廢除和糊名謄錄製度的使用都大大提高了考試的公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臣之間的利益聯繫。科舉得來的文臣在初期就被灌輸了「直接服從效忠皇帝」的觀念,有利於當政者控制朝堂。

2. 別頭試和鎖院制的實施

別頭試的應用主要是為了避親,其應用時間是從唐代開始,進一步發展是在宋代。別頭試,要求主試官員的親朋好友、地方官員的子弟要由其他的主試官進行考試。北宋的首次別頭試實際上是在太宗雍熙二年。景祐元年時,宋仁宗特地頒發詔令讓各州府的應試者進行別試,同年又令開封府和國子監,按照禮部的條例進行安排別試。景祐四年開始實行諸路別頭試。至此,別頭試開始真正的在宋代所有科舉考試中實行。

鎖院制是說官員一經皇帝任命為考官,必須立即鎖宿。鎖院期大約五十天左右,考官不得回家,不准見親友或與院外臣僚交往。

這兩個舉措都是北宋時期保證寒門子弟公平考試的重要舉措。

3. 殿試製度化

殿試的實施在北宋科舉制改革中的政治意義要大於「公平」意義,武則天時期雖然也舉行過殿試,但是並未形成定製,北宋初年改制,「殿試」就成了科舉考試的最高考場。

開寶六年,太祖皇帝趙匡胤令人宣召終場舉子,讓考生在講武殿寫作文章,皇帝親臨講武殿監考。自此,科舉考試的最高級別為殿試。有皇帝親自來對士人的去取進行定奪,所有及第的舉子都成為「天子門生」。

這種建立在最高級別的改革對科舉考試的公平性影響不大,但是實際上通過這次改革皇帝成為了天下舉子之「座主」。而科舉考試之後就是選擇良才入朝或下放為官,殿試的產生給了皇帝親自挑選官員的權力,這也相當於現在求職中的「面試」環節。在這個環節不僅能檢驗人才的質量,皇帝還能選出符合自己心意的人才進入自己的直屬機關,這一點對皇權的加強極為重要。

4. 設立特奏名進士,擴大錄取名額

太祖開寶三年,禮部貢院通過檢閱貢籍,在錄取了張拱等八位進士後,又將進士、諸科十五舉以上且考試終場者106人特賜本科出身。

不同於殿試的政治意味,特奏名進士是宋太宗為了安撫老年貧寒學子,從而刺激子民讀書參加科舉,籠絡寒門舉子人心的一種手段。

「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北宋初年的科舉制改革徹底切斷了朝臣與舉子之間的利益聯繫,從此皇帝得以直接掌控官員的選取。當朝皇帝任人唯賢,寒門學子只要讀書有成一樣能位列公卿,這種觀念深深植入北宋百姓內心,進一步提高了執政者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三、廣收良才,四海長安

太祖皇帝開國之初,十國之中仍有後蜀、北漢、南唐、吳越、南漢、荊南與湖南武平軍周行逢、閩南清源軍留從效等,面對遼朝的威脅,太祖皇帝召宰相趙普商議對策,決定採用「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策略進行統一。公元979年,就是太宗皇帝繼位的第四年,潘美受命領兵圍攻北漢都城太原,並擊退了遼國的援軍,至此中國基本統一,正式進入宋朝時期,中國古代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拉開了序幕。

宋太宗在位21年,通過科舉而得官的將近一萬人宋仁宗在位41年,單由進士科得官的就有4517人。北宋初期的科舉制改革為國家選出了大量的優秀政治家,還使得數以千計的知識分子成為封建國家的忠順臣僕,鞏固了宋朝的統治基礎。太祖遺訓告誡子孫「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文人的地位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北宋朝堂之上,臣子敢與君主爭論;街頭巷尾,書生也可以指點江山。

這樣的開明也帶給了北宋長遠的好處。真宗時有范仲淹「屯田久守」鞏固西北邊防;宋哲宗時,有蘇軾杭州知府,疏浚西湖廣利農田。還有力主變法的王安石,忠心直諫的寇凖,三朝老臣韓琦,龍圖學士包拯等,這些都是北宋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在這些優秀政治家的治理下北宋百姓的生活水平,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方面都達到了那個時代的世界頂尖地位。

可以說北宋科舉制的改革,以及文人地位的提高為當權者獲得了最優質、最忠誠的人才。在這些高素質個體的合力之下,北宋朝的人民才獲得了一段較長時間的安寧與富足。

總結

作為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最為輝煌的時期,北宋的科舉制度改革順應了地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歷史大趨勢,這個時期皇帝的權力達到了整個古代史的頂峰。不同於秦和隋對地方權利強硬的經濟控制手段,北宋的皇帝選擇從制度角度入手對管理地方的官員權利進行制衡和轉移。結合殿試製度和種種籠絡人心的政治手段,當權者幾乎是波瀾不驚的完成了整個集權過程。

我們回顧北宋朝整個存續史,有記錄的農民起義、將領造反或是官員治下民不聊生的情況幾乎不存在,不得不說北宋科舉制的改革已經不光是當權者因勢利導的產物了,這場改革中體現出來的統治階級的思考模式在今天看來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