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學了?!我給他制定了家庭教育計劃後,都發生了什麼?

小多少年時 發佈 2020-01-15T04:34:31+00:00

本文作者:楊鳴鏑,少年時、小多傳媒創始人,國際化素質教育先行者,旅美媒體人。在家上學對大人的挑戰很大,我們兩個人都有全職工作,無法長期在家看著他,我們也會增添很多功課,要去研究那些教學大綱,保證讓孩子得到最基本的教育。

這是小多少年時的原創文章,歡迎關注、轉發、評論,未經小多少年時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作者:楊鳴鏑,少年時、小多傳媒創始人,國際化素質教育先行者,旅美媒體人。

大家好!我是鳴鏑,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我對學校教育的一點思考。

孩子教育中有兩件大事,一個是選擇好的學校教育,一個是選擇終身受益的興趣愛好。這兩件事都是學習產生成就感的技能的過程,它們占據了孩子們大部分的時間,如果孩子們不喜歡,孩童時代和青少年時期的發展都可能受到限制,影響到他們長大成人以後的幸福。

台灣作家張曉風寫過一篇散文《我交給你一個孩子》,她寫道:「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 多年以後,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表達了一個母親對學校教育帶給孩子幸福一生的美好願望。

在哪兒上學涉及到接受整體教育系統的大環境,是上公立的,還是私立的,是在家上學,還是實驗開拓性的,國學還是西學,還是雙語教育,等等。

教育中理想的狀態我們都知道,是根據每一個人的特點和天性來打造一個人,讓他/她的潛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發揮,這種個性化教育在現代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以後因為電子化的加速發展,還會更加被重視,也更容易普及。

現在的個性化教育是在嘗試階段,還不能達到真正的理想狀態。

在這樣的一個教育從傳統走到個性化的轉型時期,每個家長都基於自己的家庭條件做出適合孩子未來學業和職業發展的選擇。

我們家的選擇是在主流的傳統教育里上學,但是幫助孩子創造一個家庭環境,深入發展自己的興趣,補充傳統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這個過程是怎麼樣的,我可以分享一下,當你回過頭來看這個選擇的過程的時候,你會更加理性一些,也會明白其中的一些意義對孩子整體發展和幸福成長是有一定影響的。

老二Wesley還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就希望在家上學。

在家上學對大人的挑戰很大,我們兩個人都有全職工作,無法長期在家看著他,我們也會增添很多功課,要去研究那些教學大綱,保證讓孩子得到最基本的教育。

但是到九歲的時候,Wesley已經很有說服力了,他列舉一些在家上學的理由聽起來都挺棒的:比如他可以每天下很多個小時的象棋;比如他可以找到更多的時間寫作;比如他也可以在YouTube上學習那些他覺得有意思的東西,等等。

有一次,他居然把自己寫的不喜歡上學的一首詩拿給老師看。老師比較寬容,寫了一行字:「我終於讀到了。非常感謝你與我分享這些。I love them!(你真的不喜歡學校嗎?)」後面還畫了一個笑臉。

目前的學校教育對老師的要求太高了,但是要每一個科目的老師都既有學識,又懂兒童心理,做到真正的稱職,是不現實的。

我兒時的教育中,非常幸運,遇到過很多好老師,我後來才發現,這多麼值得感激和珍貴。

當時我們看到Wesley這麼清晰表達自己的意見,也挺推波助瀾的,就立即求助專家們的意見,包括姐姐(她家老大在家上學三年,是位天才少年);我們又去了解了周邊幾個在家上學的家庭,聯繫了互助組織;並查閱了紐約州關於在家上學的法律條文;我們還安排了二哥二嫂的後勤支持和幫助。

所有這些動作也都和孩子及時分享,結果沒有想到,Wesley過完暑假又變卦了,就在我們要正式通知學校的前幾天,Wesley明確表示:「我九月要回學校上課。」他給我們搭建的一個在家上學的夢就這樣破裂了。

這件事情到現在已經過去三年了,我回頭看孩子在這幾年的成長經歷,感覺我們當初把這件事放下,沒有執著堅持,也還是挺好的。

我現在當然可以事後諸葛亮地分析一下:第一,一邊是一個天性勃發的少年,一邊呢,是一場中庸的學校教育,這種少年和傳統教育的矛盾在人類歷史中一直都很尖銳,這並不是我們家的個案。

我們從時間和精力上當時並沒有充分準備好,以家長兩個人,利用業餘時間,來擬定孩子個性化教育的方案,是不是真的可以很科學?

這裡面涉及到的千頭萬緒,還真不是一兩人可以在短時間內理得清的。

不論你是理想主義的家長,還是現實主義的家長,你都需要最終回到社會大環境中來。

教育問題終究是個系統工程,哪怕就是一個孩子,也是需要整個社會的合力,所謂的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這句話源於一句非洲諺語,在一些非洲的村莊裡,每一個新出生嬰兒的撫養和教育的責任都是由一整個村莊裡所有的人來負責和承擔的;另,希拉蕊·柯林頓出版的一本書就叫做《it takes a village》,內容就是關於兒童的教育撫養問題的討論)。

第二,孩子當時其實也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在家上學,他對學校的功課有些小情緒,但主流還是希望和朋友們在一起,我們可以看出來,他內心深處渴望做個「正常人」的期望比較高。

這種年齡對友誼的渴望,比對學習超前知識的渴望要高很多。

在任何形式的教育中,培養一個社會認可的健全人格比多學很多知識重要,而這樣的人格是在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處理和同學之間的關係,處理和老師之間的關係等等過程中逐步發展出來的。

有了健全的人格,一個天才就可以引領前沿;沒有這些,一個天才可能會變成科學狂人,憂鬱寡歡。

我感覺,我們是幸運的。

本文作者:楊鳴鏑

少年時、小多傳媒創始人,國際化素質教育先行者,旅美媒體人。網易有道樂讀專家顧問、愛閱童書100終評委員會專家。美國非盈利機構CHESSanity.org主席。

楊鳴鏑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聞學碩士,曾任職於BBC、台灣報系《世界日報》、香港報系《明報》,並在紐約參與創辦海外第一大中文媒體。後投身出版和教育,來往於中美之間,融通中西理念,對當代青少年教育具有前瞻性思考和實踐。培育兩個孩子,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九個培養出兩個西洋棋國家大師的家庭。


原創不易,歡迎大家關注、轉發、評論~小編給各位讀者比心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