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時才有棉花,那麼古人如何過冬?細品古人的「保暖手段」

古凌 發佈 2020-01-15T05:22:33+00:00

這種房間的主要做法,就是把花椒剁碎,混合在建房所需要的泥土中,這一方法在我們現在就是在牆壁上做保溫設施,類似於我們現今建築物中的牆壁保溫層,然後,在鋪上一層厚厚的毛毯再做一層幔帳就好了,這一做法被記載在《漢宮儀》一書中,在古代,古人把花椒當成一種能夠防寒保暖的材料,所以也就出現了

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二零年代的冬天,現在的我們國家繁榮昌盛科技飛速發展, 雖然冬天還是很冷,但我們的北方有暖氣供應設施,南方也有空調、地暖等供暖設施,這個時代的冬天將不再寒冷,因為我們即使離開室內到了室外也有羽絨服等多種保暖衣物,可是在距離我們千年以前的古代時期,古人們對於冬天禦寒是怎麼做的呢?

肯定有很多人會想到古裝影視劇中,扮演者所穿的棉服又或者是其他方法,但是根據史學家考證,棉花製成的衣物是在元朝時期才存在的,那麼以前的古人是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天的呢?

古代人民禦寒的器物:

從原始的石器時代到有了火文明的時代,在那個時代火象徵著生命與希望,因為在那個時代,火不僅僅只能做飯加熱食物,還能夠更大程度上的幫助原始居民們抵禦冬天的寒冷,在現代文明發達的今天,我們不再需要火焰來維繫冬天的溫暖,然而在那個充滿了寒冷與飢餓的時代,火光象徵著生命、象徵著希望、更象徵著溫暖, 但古代人使用器物來抵禦冬天的寒冷的時代是從春秋時期開始的。

(1)春秋時期的燎爐

用炭箕來轉移火種和添加木炭,這是取暖所用的燎爐最明顯的特徵,它的誕生時期在春秋時代,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第一個使用器具燒炭取暖的物件,在這一方面不得不讚嘆古人的智慧,因為雖說在春秋時期誕生了使用燎爐取暖抵禦寒冷的方法。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先秦時期的皇宮遺址里以及許多的貴族家中,就出現了使用壁爐和火牆來取暖的方法,它的構造是一個房間裡三面皆為火牆,牆是中空的將牆上設置一個向外的煙囪用三面火牆裡燃料釋放的熱量而抵禦寒冷,千年前先秦時期的壁爐和火牆,就相當於我們現如今的暖氣等取暖設施,在春秋時期就已經誕生了類似於我們今天暖氣設備的取暖設施,這正是現代人不得不佩服的地方。

(2)秦漢時期溫調房

在東漢時期有一位叫張衡的科學家在他的《西京賦》中曾寫到:「朝堂承東,溫調延北。」在這八個字中的「溫調」說的就是在秦漢時期,當時被稱為溫調房的一種冬天可以在室內隨意調節溫度的房間,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溫調房。

這種在當時如此高級的冬日取暖設施首先運用的當然是皇家,隨後就是各大分封貴族,我們知道在古代的皇家居所中,各個主要的房間都以殿相稱,所以在皇家這類可以調節溫度的房間被稱為溫調殿。

這種房間的主要做法,就是把花椒剁碎,混合在建房所需要的泥土中 ,這一方法在我們現在就是在牆壁上做保溫設施,類似於我們現今建築物中的牆壁保溫層,然後,在鋪上一層厚厚的毛毯再做一層幔帳就好了,這一做法被記載在《漢宮儀》一書中,在古代,古人把花椒當成一種能夠防寒保暖的材料,所以也就出現了這種能夠在冬天調節室內溫度的房間,這可謂是奇思妙想。

(3)宋代湯婆子和熏籠

湯婆子這一器物七零年代、八零年代甚至九零年代的人都不會覺得陌生,因為我作為一個九零後,曾經也用過湯婆子這一器物,在冬天將湯婆子灌上熱水用一個毛毯包裹嚴實然後放在被窩裡,暖和了不知多少沒有空調和電熱毯的冬天裡的寒夜,湯婆子的製作材料是錫金屬或者銅金屬,把錫或者銅打造成橢圓形的瓶子上方開一個戴帽子的小口,從口子裡灌熱水就可以使用了。

湯婆子使用起來簡易方便保暖性能又好,所以,在古代時期湯婆子的使用量非常大,這也是貧民階級冬日寒夜裡的一絲溫暖慰籍,在古代不僅僅只有湯婆子,古人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和火爐再高級一點的又叫熏爐。

火盆火爐就不做過多的解釋,因為靠自己的遐想都能夠了解個大概,重點主要是熏爐,熏爐是由火盆等取暖工具演變而來,到了宋明時期經濟發展繁榮那個時期的人們也越來越懂得享受生活,所以火盆就逐漸演變成了熏爐。

由於工藝的發展熏爐等取暖器具越來越精緻也越來越講究,它的製作材料是陶土或者銅鐵,皇宮裡面所使用的熏爐要比民間的大得多,大的可以上達百斤之重有一米多高,但無論是陶土還是銅鐵製作的熏爐,做工都很精緻,可以說這是我國古代人民在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主要的禦寒器具。

古代人民在衣物上的禦寒措施:

即使在古代擁有上一段所說的所有的禦寒器具,但終究是固定在家中使用的禦寒設備,無法隨便移動,但即使到了冬天,古代人民依舊要出門勞作為了生活而奔波,但具體的棉花製成的衣服是在元朝時期才出現,那在棉花製衣之前古代人民的衣物是如何進行保暖的?

(1)原始時代的禦寒衣物

原始社會與文明社會的區別就在於各種各樣的技藝的誕生及運用,在原始社會沒有出現編織文明之前,原始時期的祖先們在冬季來臨之前把獸皮鳥羽用來充當所有的衣物用來抵禦冬季的寒冷,而那個時期的獸皮鳥羽並沒有被精細的裁剪製作,只是直接從動物野獸身上剝下來的皮毛曬乾用來製成的衣服從而進行冬季禦寒。

(2)長期使用木棉製衣

第一種木棉,或許說到木棉會聯想到棉花,其實非也木棉和棉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木棉又名攀枝花或者英雄樹,所以使用木棉製衣其實就是在使用木棉樹的植物纖維物來製作衣物,這種植物的纖維物質又短又細軟,用木棉製作衣物填充材料,會比較有彈性比較鬆軟。

並且它和其他的天然材料相比它更加不容易被浸濕且耐壓保暖性強,還能夠達到天然抗菌、不蛀不霉的效果,並且用木棉纖維來製做衣物的話,有很高的中空率,所以在很早以前古人就利用木棉來製作保暖衣物來抵禦寒冷。

(3)顏色賽霜雪的裘毛

我們上面說到了原始社會曾用動物的皮毛來製作衣物,但是這一個小標題講的也是用動物的皮毛來製作衣物,這個標題所講的皮毛衣物又叫裘毛衣物,做法與上文中的原始時代的皮毛衣物做法大不相同,是用動物取出來的皮毛進行精緻的修剪縫紉而製成的衣物。

裘毛衣物的發源地是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因為我國北方地區氣候偏寒冷,裘毛衣物的保暖性又非常強,所以,也就從地區流傳至全國,這是古代富人的冬季衣裝,而這一類衣物大多用貂毛、狐毛以及鹿毛,在古代人們都認為狐狸下腋以下的皮毛是全身最輕最保暖的毛髮部位,所以很多的白狐裘皮衣物非常的珍貴,使用者大多是皇室,以及王公大臣等封建貴族。

窮人只能用普通的羊皮毛或者狗皮與毛髮來製作裘毛衣物,在《晏子春秋》中曾寫到:「景公賜晏子狐白之裘,玄豹之茈,其資千金。」從此記載語言中能夠充分體現當時對於白狐裘皮衣物有多麼的珍貴。

古代的床上保暖四件套:

寫完器具寫完衣物,但古人終究是要休息的,我國的南部北部和西北地區氣候差異較大,南方地區的氣候情形還好到了冬天寒冷程度還能接受,但到了北方古代的人民在冬天又是如何讓自己的被窩變得非常暖和的呢?

(1)火沙炕與北方使用的火炕

熱沙炕相對於普通的炕床是比較特殊的一種炕,它的製作材料特別的簡單就是沙子,是否有一絲奇怪,沙子能夠用來取暖嗎?那它又是如何取暖呢?

用沙子來取暖的方式其實就是從夏天高溫將沙子曬得非常熱所得到的啟發,古人在冬天的時候把沙子給炒熱,然後,直接躺上去有的會鋪一層被褥,而有的就直接躺上去這就是熱沙炕。

而我國北方地區的一些炕是直接用磚頭堆砌好一個平台,磚頭中間是中空的留下一個通氣孔用來排放為了加熱炕而燃燒燃料產生的氣體,通過燃燒釋放的熱量經由磚頭的傳遞,傳遞到人身體上的時候溫度是適中的,然後再鋪上被褥蓋好被子,整個被窩在冬天的寒夜裡溫暖而舒適。

(2)被子被褥如何禦寒

我們剛剛講到的木棉是一種填充和保暖效果非常好的禦寒材料,所以都會選擇用木棉來製作被子,較貧窮一些的人家只能使用柳絮或者蘆花等一些材料經過壓實固定後變成禦寒的被子,然後在床台上鋪上厚厚的乾草和動物皮毛,就形成古代人所使用的被褥和被子,雖然整體保暖效果不如木棉等材料製作的被子被褥,但效果也是比較保暖軟和的。

結語:

如今我們已到了21世紀在冬天再也不害怕寒冷侵襲,但在古代那個科技落後的時代,人們想盡了一切辦法抵禦冬天的寒冷,所以這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現在的一些包暖科技也是基於古代人的基礎原型演變而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