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育兒心經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發佈 2020-01-15T06:07:17+00:00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做媽媽的緣故,在我們的寶寶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我們就開始變得緊張而又不知所措,我們總是想要給他們最好的,卻又往往會導致最糟糕的結果。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做媽媽的緣故,在我們的寶寶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我們就開始變得緊張而又不知所措,我們總是想要給他們最好的,卻又往往會導致最糟糕的結果。

這是難以避免,因為我們沒有一位在這之前,有過更多的經驗。因此我們顯得敏感而又小心翼翼。


下面我來總結一下,那些零零總總無法避免而掉入過的"育兒坑"。

1. 選擇說明書類的育兒心經。

我們時不時擔心沒有給到孩子最好的照料,而開始瘋狂學習各類育兒心經的書籍,有一些書的標題在那時那刻,是如此吸引人,因為它們的主題總是那麼明確而直接。比如:《如何做一名好媽媽》,《如何教養聰明寶寶》,《手把手教你育兒》等等。當我們開始瘋狂準備著寶寶到來之前的事宜時,我們也想要豐盈自己的知識短板,希望在短期能夠得到更多的資源。但有的時候,又會陷入困擾之中,因為有些書籍的教養方法又會相互衝突,讓人摸不到頭腦,根本不知究竟該如何做。於是,變得越學習越恐慌。

2. 總是能引發婆媳戰爭的育兒觀。

就以坐月子的產婦是否該洗澡這個問題來說,對於中國傳統思想的祖輩來說,假如剛臨產完的產婦,是絕對不能洗澡,更不能受風,頭上一定要嚴嚴實實地圍上頭巾。假如看到西方婦女臨產完就直接生龍活虎地下地,洗澡等行為,簡直覺得不可思議。單這件事情上的分歧,絕對能夠引發一場家庭爭論。

3. 被誤導過的理論依然在誤導。

著名的棉花糖理論,是由20世紀60年代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研究人員找來數十名兒童,讓他們每個人單獨呆在一個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間裡,桌子上是兒童們愛吃的東西——棉花糖,研究員告訴孩子如果馬上吃掉糖果,那麼等研究員回來的時候將不會得到另外一顆棉花糖的獎勵,假如沒有吃掉糖果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多的獎勵。

對於孩子們來說,這個實驗實在讓人難熬,有的孩子為了不去看那些誘人的糖果,而捂住了眼睛,又或者背過身體,還有些孩子開始做一些小動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辮子,有的甚至會去故意用手打棉花糖。

實驗結果:大多數的孩子堅持不到3分鐘就放棄了,還有些孩子甚至沒有等到研究人員離開就開始吃掉了糖果,大約有1/3的孩子成功地延遲了自己的慾望,他們等待研究員的回來得到了額外糖果的獎勵。

這樣的延遲滿足理論,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能夠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和衝動,抵制了誘惑,堅持不懈地保證了目標的實現。


理論非常合理和充分,也能夠幫助孩子學會自我控制,但是我們有的時候卻用錯了時間。

錯用時間1:每個孩子的專注時間是分階段分年齡,在3~6歲的兒童期,孩子能夠等上一段時間,在等待的時間裡能夠保持不哭不鬧,最初的延遲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讓孩子灰心喪氣,從而放棄追求目標的決心。

錯用時間2:0~3歲的孩子正是對外界產生依戀的認識階段,他們需要一定的撫觸來產生安全感,在當年延遲滿足風靡的年代,有些家長竟然能夠做到嬰兒即便在痛哭時期,為了培養孩子的"毅力",而不上前安慰撫觸。這樣成長起來的兒童,在成年後容易情感冷漠,對外界充滿警戒與防禦。如果當年適當的撫摸和安撫,就可以讓嬰兒通過觸覺神經感受刺激,促進大腦細胞的發育,對外界的反應也會比較機敏,一些大動作的發育也會提前發生,更能夠加強親子之間的依戀關係,樹立兒童的外界探索的自信。

理論是好的理論,可以用錯時間又將會是一個"育兒坑"。

4. 趕進度的教育方式

在一個場環境裡,假如有一個"優秀"的媽媽,告訴你:我的孩子已經參加了某類考試,獲得了某某成績,你的孩子現在多大了?哦,竟然沒有參加過任何培訓班學習啊?

你是否會恐慌?是否會莫名焦慮?是否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快樂教育的初衷,也開始走上別人家孩子的道路?

我相信,你一定會。

許多家長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在孩子要上小學之前,就開始琢磨是否給孩子報名上幼升小的課程,開始要寫字,開始要學拼音,開始要認英語字母,開始要會算數。

0~6歲的兒童究竟需要怎樣的教學教育?答案很簡單:遊戲。

兒童以遊戲為天責。他們會在遊戲中學習,在學習中遊戲。只有遊戲才是最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學習知識的方法。以字寫的有多標準,每天能寫多少字,為判定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聰慧程度,等於扼殺了孩子另一個空間的發展——想像力空間。

在生活中學習遊戲是這個年齡段最好輸入內容的方式。家長可以帶領孩子進入超市買東西來認識金錢,可以帶領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認識實物,介紹知識經驗。趕進度的教育方式不適合兒童的天性。


我們不是百分百完美的媽媽,也不能孩子一出生就知道如何去正確行為。我們也是在不斷犯錯和摸索中總結經驗,對於當下的付出,不要急於求成;對於犯過的錯,不要過於自責。

就像錢鍾書在《圍城》里寫的那樣:有一堆葡萄,樂觀主義者,必是從最壞的一個葡萄開始吃起,直到吃到最好的葡萄,把希望永遠留在最後。

不要放棄希望,因為我們都有及時修正的能力,希望還在未來。


我是上海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螢火蟲老師鍾潔琳,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