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無權謀無宮斗,突破傳統歷史劇,是群像英雄譜

影視風向標 發佈 2020-01-15T06:18:05+00:00

最近,恰好就有這樣一部"獨闢蹊徑"的類型劇,可謂一路踩著爭論與熱議進入大眾視野。基於這一創作規律,人們不難看出在《大明風華》中,靖難之役、奪嫡、朱棣第五次遠征、朱高熾登基、朱瞻基登基等,這些重要事件基本與歷史吻合,只是在解讀人物和訴諸情感上才選擇了介於虛構與史實間的表現方式,也就

是"大事不虛,小事不拘",還是"將史實與戲劇等同"?長久以來,以何種方式書寫歷史一直都是影視行業及普羅大眾在審視一部作品時的關注焦點。最近,恰好就有這樣一部"獨闢蹊徑"的類型劇,可謂一路踩著爭論與熱議進入大眾視野。它,就是《大明風華》。

自播出以來,雖然該劇也因演員演技問題遭受過一些非議,但其勇於創新、探索的態度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大明風華》把鏡頭聚焦於明朝朱氏家族,卻並未採取此類劇集慣用的正劇模式,也沒有踏入狗血的宮斗套路,而是破天荒地選擇把"大國"當作"小家"來完成敘事,通過日常化的描繪展現"大明第一家庭"的關係與結構,讓家國情懷等宏大主題融入到家人間的日常相處中,用人物與情感勾連演繹不一樣的歷史維度,不僅為觀眾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觀劇體驗,也為類型劇的創新表達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用人物風骨展現歷史風貌 無權謀無宮斗它是群像英雄譜

儘管《大明風華》剛開始被定調為"歷史正劇",但大眾卻對這種類型劇本身卻始終存在著某種誤解。

正劇是喜劇、悲劇之外的第三種戲劇體裁,它的一個顯著特徵便是以歷史為創作背景,以更為貼近現實的方式去表現複雜的人物性格與情感。可由於歷史只是點狀分布的結果,所以在塑造歷史人物、表現歷史風貌過程中,這類作品只要能夠做到大的歷史節點正確,在其他方面其實是允許合理藝術加工的。

基於這一創作規律,人們不難看出在《大明風華》中,靖難之役、奪嫡、朱棣第五次遠征、朱高熾登基、朱瞻基登基等,這些重要事件基本與歷史吻合,只是在解讀人物和訴諸情感上才選擇了介於虛構與史實間的表現方式,也就是在古人的言行中尋找其內在邏輯,並以史為鑑,便於當下觀眾得到經驗與啟發。

《大明風華》里一無權謀、二無宮斗,僅僅展現了這部英雄譜中每個人隨時代命運而起伏不定的個體"風華"——太子到處裝慫保地位、二皇子明擺著想造反、三皇子與二皇子同一戰線……他們將自己的慾望寫在臉上,用"殺人者,武松也"的氣魄,在那個王朝初開的特定歷史時期,譜寫著一段"英雄混戰,能者為先"的時代基調。

這樣的情節設置,使觀眾不自覺地沉浸其中,追隨著劇中人物的處事邏輯與行事方法,在歷史長河裡步步掙扎。用導演張挺的話說:"這部戲的主題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包括帝王、普通人,在歷史的驚濤駭浪里求生存。"當然,從中傳遞出的人的勇敢、勇氣,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愛情,也同樣是該劇想要重點歌頌的核心價值。

所謂"風華",正是劇中人物在與命運做博弈時展現出的人性光芒。歷史是風起雲湧的,只有勇於搏取的風骨才會長久流傳。而這,也是一種變相的家國情懷。因為個人的選擇與犧牲,同樣會在不知不覺中推動歷史的車輪向前運轉。

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正是因為勇敢去做、不計失敗。如此看來,《大明風華》中的每個人都在為歷史擔負責任。通過人物風骨去展現歷史風貌,這也是《大明風華》作為一部歷史正劇的魅力所在。

"家文化"解讀時代起伏 讓歷史照進現實

除了風骨,《大明風華》中有兩大主線,即人物與情感最為吸引人。人物是抗爭命運的傳奇英雄,情感是由此衍生出的人與人之間的喜怒哀樂,也就是所謂的"家文化"。

"朕即國家",在那個時代,皇家其實就是國家,它在某種程度上是國家的縮影。談及這一點,導演張挺表示:"這個戲是用家庭作為一個剖面進入到這個時代里,這個家庭在這個時代里的境遇,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是這個國家當時的一個形態。」

所以你會看到,朱棣是皇帝更是父親,他跟幾個兒子間別彆扭扭,但摟著哭過後還是一家人,出去打仗演繹的也是"上陣父子兵"的千古真理,尤其是劇中"打群架"的氣勢更讓人感受到家庭的存在感。今天的觀眾雖然都沒經歷過那個時代,但情感卻是能穿越古今且深入人心的共通的,這對一部歷史劇來說意義非凡。

"歸根結底,戲劇傳達的就是真情實感,這是一切重要的前提,且傳達的是時代精神。"張挺說,《大明風華》從人物出發,從情感出發,把人物放到歷史洪流里去觀察,在歷史的驚濤駭浪里看他求生存時的自我選擇,但無論多麼壯懷激烈,其背後的主旨都是"為了每個人背後的那個家"。

孫若微在妹妹臨死前說"別怕,沒事的,我來擔",胡善祥與姑姑間的依賴與犧牲……這些劇中人總會將所謂的傷心事一一化解,更讓觀眾心靈隨之得到撫慰,就算是那些史實中的既定結果,也還是會被劇情的設定所打動,這是影視作品與觀眾間完成情感交流的一種方式,哪怕這種情感本身並不會出現在歷史記載中。

中國人的情緒是內斂的,就算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家文化",實際上也有很多人在很多時候不願將其表達出來。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大明風華》中很多猝不及防的情感"外放點",能夠讓觀眾有一瞬間想要傾訴的衝動,那麼該劇就是成功的、有意義的。

"它一定要提振全民精神,從這部劇中感受家庭之美。"就如張挺所說,《大明風華》就是以家庭視角為切入點,從而實現家國同構,在突破歷史正劇慣用的敘事視角的同時,以家庭關係為紐帶,進一步拉近與觀眾間的距離,將其帶入到這場歷史波瀾里形成情感投射,進而對現實形成觀照,啟發人們去重新審視家庭、情感的關係,才是這部劇集最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