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類對抗癌症的「武器」——抗癌藥(中)

安安科普 發佈 2020-01-15T06:23:19+00:00

我國已上市的抗癌新藥有哪些在進口藥領域,近年歐美獲批的抗癌創新藥,大部分都已在我國獲批,獲批的間隔也一再縮短,以滿足癌症患者的需求。

在人類與癌症的鬥爭中,藥物治療是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有效的抗癌藥物可以幫助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我國已上市的創新抗癌藥有哪些?怎樣看待抗癌藥的副作用?

我國已上市的抗癌新藥有哪些

在進口藥領域,近年歐美獲批的抗癌創新藥,大部分都已在我國獲批,獲批的間隔也一再縮短,以滿足癌症患者的需求。比如在肺癌治療領域,首個克服靶向治療耐藥的奧希替尼(AZD9291),美國於2015年底批准,我國在2017年初批准,相差17個月;與已上市靶向藥物對比取得了生存獲益的達可替尼,美國在2018年10月批准,我國在2019年6月批准,基本實現了同步批准。在火熱的免疫治療(PD-1/PD-L1)領域,著名的O藥(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和K藥(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都已在我國批准,A藥(安替利珠單抗注射液)和D藥(度伐利尤單抗)已在審評……這些已上市的抗癌新藥物基本覆蓋歐美創新藥物的大部分類型。

在PD-1/PD-L1領域,我國還有一些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陸續獲批上市,為公眾用藥提供了更多選擇。

經常聽說PD-1/PD-L1、CAR-T,它們在對抗癌症時有什麼優勢

PD-1/PD-L1、CAR-T和傳統抗腫瘤治療在療效和安全性方面存在較大的差別:

PD-1/PD-L1通過解除腫瘤對細胞免疫的抑制作用,激活人體T細胞發揮抗腫瘤作用,它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惡性實體瘤,在多種惡性實體瘤中均證實有效,但總體在非選擇人群的有效率只有20%左右,對部分實體瘤如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率很高;在部分腫瘤比如胃癌和胰腺癌,還未證實有效;在另一些明確的實體瘤比如肺癌和結直腸癌中,它的療效與腫瘤PD-L1的表達或其它療效預測標誌物有關。

在安全性方面,因為PD-1/PD-L1的機制是激活機體對腫瘤的細胞免疫,它的總體安全性優於傳統的細胞毒性藥物,甚至優於一些小分子靶向藥;但它激活免疫的機制也可能帶來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如免疫性腸炎、免疫性肺炎和免疫性腎炎,部分免疫不良反應如免疫性心肌炎的發生率雖低,但嚴重性高,也是需要醫生和患者在用藥過程中警惕的。

怎樣看待抗癌藥的副作用

中國有句俗話,「是藥三分毒」。有的抗癌藥本身就是從有毒的化學物質中發現,比如用於治療白血病的藥物氮芥,最早就是化學武器。

但即便是副作用較強的傳統化療藥,臨床也有有效方法來預防和改善症狀,比如止吐藥可以預防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升白藥物可以預防化療導致的白細胞降低和繼發感染等。

現在新的靶向抗癌藥對腫瘤細胞的靶向性很高,較傳統化療藥的不良反應已顯著降低,而且很多抗癌藥都要在醫院使用,總體副作用是可控的。

資料來源:

中國藥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