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已可實現臨床治癒 這些人表面抗原可轉陰

肝博士 發佈 2020-01-17T08:23:28+00:00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日前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獲悉,B肝已實現臨床治癒,一些患者表面抗原可轉陰。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日前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獲悉,B肝已實現臨床治癒,一些患者表面抗原可轉陰。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主任高志良教授表示,該科隨訪門診建立大數據標本資源庫及B肝患者隊列研究。自2015年開展I-cure項目以來,入選該項目的B肝患者臨床治癒率高達三分之一。

世衛組織資料顯示,全球約有2.57億個B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全球每年因B型肝炎所導致的死亡人數達到88.7萬人。B肝臨床治癒最重要的一個特徵是B肝表面抗原轉陰。

根據2015年出版的慢性B肝防治指南,對於部分適合的患者要儘可能追求慢性B肝的臨床治癒,即停止治療後持續的病毒學應答、表面抗原HBsAg消失並伴有ALT(肝功能指標之一)復常和肝臟組織學病變改善。

高志良指出,長期接受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等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治療的病人,雖然可以獲得持續的病情控制,但在5年之內仍有7%左右的病人會發展為肝癌,如果病人有肝硬化,這個比例高達17%。

而如果表面抗原轉陰的話,患肝癌的機率只有0.8%,即使病人已出現肝硬化,也只有6%的機率會發展為肝癌。因此,實現臨床治癒對B肝病人意義重大。

要實現臨床治癒的「作戰目標」,單靠口服抗病毒藥物「孤軍奮鬥」可不行。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B肝病人中,如果表面抗原低於1500單位,可以加上長效干擾素來進行治療,有30%的患者表面抗原可被清除。

「大三陽」不宜追求「臨床治癒」

不過,有些病人並不適合追求「B肝臨床治癒」。

專家強調,e抗原陽性的慢性B肝病人,也就是俗稱的「大三陽」病人,因為此時病毒在肝臟內大量生成,如果進行長效干擾素治療,則獲得B肝臨床治癒的機率較低。

已經實現「臨床治癒」的病人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停藥,且停藥後復發機率不高。如果間隔一個月檢查表面抗原定量,連續兩次的數值低於0.05,患者就可以停藥。但是停藥後建議半年隨訪一次,以防復發。

高志良團隊還發現,很多獲得B肝臨床治癒的病人相對年輕。醫生猜測,年輕病人相比年長病人感染B肝病毒的時間較短,人體的免疫功能也更完善,在接受干擾素治療後,自身的免疫功能可被更充分地調動起來發動「攻擊」,從而更有機會實現臨床治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