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的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頭,包拯說:把牛殺了,小偷自會來自首

夜談史書 發佈 2020-01-15T08:42:04+00:00

《包拯傳》中說:「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閭里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包拯傳》中說:「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閭里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舊制,凡訴訟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進前陳曲直,吏不敢欺。」

包青天:不愛烏紗只愛民

相信大家對於包公包拯都不會陌生,他做過許多益於百姓平民的好事,更有「不愛烏紗只愛民」的讚譽,為世人所敬仰。

自宋代以來,便湧現了許多關於包拯的話本小說以及戲劇曲藝,當代的電影電視更是有不少演繹了他剛直不阿的故事。而包公「包青天」的高大形象也成了人們心目中官員的理想人物。

關於包拯有著許多的民間傳說,在他的為官生涯中,他憑藉自己善於斷案的本事,更是幫助許多老百姓伸張正義。他一生從不冤枉好人,亦會將壞人狠狠治罰,因而才會被人們稱作"包青天"。

當年在包拯考中進士之後,便被派到天長縣做起了一個七品縣令。而在天長縣的任職期間,清正廉潔,為當地百姓破解了不少疑案,即便是權貴之家,也依舊秉公執法。

在包拯為官生涯中,他所處理過的這些案子當中,最著名的應當便是他所審理的盜割牛舌案。

驚現牛舌被斷,反其道而行之

《宋史》中記載,「有盜割人牛舌者,主來訴,拯曰:『第歸,殺而鬻之。』尋復有來者告私殺牛者,拯曰:『何為割牛舌而又告之?』盜驚服」。

宋史中記載的便是牛舌案的經過。此案發生於包拯任天長縣縣令的一年秋天,此時正是農忙時節,家家戶戶都忙於在田裡收割莊稼。而這天,正當包拯在大堂辦理繁忙的公務時,卻忽然有人在大堂外擊鼓喊冤。

包拯命人出去一看,原來是一個農夫在此擊鼓鳴冤。升公堂後,農夫向包拯遞上了一個牛舌,聲稱自己的耕牛被人割掉了舌頭。要知道,被割掉舌頭的牛將無法進食,只能是等死的結局。

包拯一看便心中有些眉目,於是便問農夫,是否與誰家結有冤讎,而農夫卻答不上來。

接著農夫便說,因為牛無法進食就只能夠等死了,若是遲遲找不到割牛舌頭的人,那他就只能殺掉這頭牛。但是按照宋朝的法律,殺掉耕牛就屬於重罪,他怎敢下此手。

在農夫急得團團轉之時,只聽包拯說:回去把牛殺了。農夫聽了心中更加害怕,但害怕歸害怕,還是聽從了包拯的話,回去的夜裡就將牛給殺了,並將牛肉賣了換錢。

兇手現身,意料之中

等到第二天,就有一個和農民同村的人前來告狀,說道:那個農民違犯宋朝的法令,私宰了耕牛。

當下包拯就大聲質問他道:你為什麼割了人家的牛舌頭之後現在又來告狀?

那告狀的人聽了,大驚失色,知道包拯已經知道他是割牛舌的兇手,趕緊磕頭服罪。 於是包拯便依法處罰了割牛舌頭的人。

看到這裡,有人便會疑問了,這個人為什麼只割掉了牛的舌頭?而不是割掉鼻子、眼睛?又或者為什麼不直接把牛殺死?

包拯在看到牛舌之時,便已經明白了,割牛舌的人意圖不在牛,而是在於養牛的農夫。割掉牛舌頭的牛無法存活農夫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是眼睜睜看著這頭牛餓死,要麼就把牛殺掉。

若是把牛殺掉,就正中了割牛舌人的圈套。而要是農夫中了他的圈套,這個人肯定很快就會到官府報官,舉報農夫殺死了耕牛,如此才是達到自己割牛舌的目的。

所以何人來官府報官,那人便是割掉牛舌頭的兇手,真相也就大白了。

不過割牛舌者還挖了一個坑,若是養牛者不殺牛犯罪,而是直接到村裡大張旗鼓調查此事,就必然會驚擾割牛舌者,那麼這個案子有可能就永遠破不了了。

所以包拯才會假裝什麼事也沒有發生,讓農夫殺掉了耕牛,讓兇手誤以為農夫已經如他所料犯下了重罪。而實際上,不過都是包拯引蛇出洞的做法罷了。

從此,包拯善於斷案的名聲,也就到處傳開了。

小結

在中國的歷史上,包拯始終是一個不朽的清官形象,他為百姓斷案,給予了多少平民百姓公平,更是一生清廉。包青天的偉大形象早已越過時空,為今人所崇敬。

參考資料:《包拯傳》、《宋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