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這些發明古時候就已經有了?冰箱在古代叫冰鑒

歷史控 發佈 2020-01-15T09:09:15+00:00

近年在河南南陽發現有古代的"軌現代人出門,除了步行和自駕外,少不了打計程車。而車費的多少通過打表來計算,因此,計程車又叫計程車。但是,計程車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只不過那時的計程車不是打表計費,而是打鼓計費,所以叫"記里鼓車",又叫"記里車"。而發明它的人正是張衡。據《

文/令史

科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在推進人類文明的同時,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便捷,舒適,以此來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

好多我們基於發展而發明的科技成果,其實在古代就已經存在了。

1.冰鑒(冰箱)

早在周朝時期,人們就已經了解到冰吸熱製冷的原理。所以為了應對炎熱的夏季,古人用這個方法發明了最早的冰箱——冰鑒,並且成功運用到食物防腐、保鮮方面。

《周禮·天官·凌人》記載,"祭祀供冰鑒"。冰鑒箱體兩側設提環,頂上有蓋板,上開雙錢孔,既是摳手,又是冷氣散發口。

而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將冰塊放在一個木製或青銅製作的箱子裡。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發冷氣,使室內涼爽。

只是那時的冰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冰更是彌足珍貴。

所以當時冰的主要來源就是藏冰。《左傳·昭公四年》記載,"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

冬天天冷結冰後,人們把冰塊藏在地窖里,以供夏天天熱時使用。《水經注·河水五》記載,"朝廷又置冰室於斯阜,室內有冰井。"

到了秦漢時期,還設有專門管理此事的官吏。漢代朝廷每年盛夏都會舉行隆重的賜冰儀式,把凌室中的藏冰賜給文武大臣消暑。

到了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出大量的硝石。硝石的化學名稱叫硝酸鉀,它溶於水時會吸熱,所以水的溫度降低,最終結成冰。所以那時的人們已經能在夏天的時候製冰了。

2.秦直道/馳道(高速公路/鐵路)

現在的高速公路和鐵軌不僅拉進了兩地間的距離,更是提高了行駛的速度。但是,早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開始修建史上第一條高速公路了和多條"鐵路"了。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堙谷,直通之"。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令蒙恬從雲陽修造一條通往九原郡的道路,是為秦直道。

秦直道作為重要的運兵通道,全長700餘千米,從今天的咸陽一直到內蒙古的包頭,途徑甘肅等地。

由於該路線地形複雜,道路險峻,所以工程規模宏大。作為一條直的高速公路,蒙恬不得不遇山開山,遇谷填谷,一直到蒙恬被賜死時都還未建成。秦二世即位後,繼續興建秦直道。

除了秦直道,秦始皇還下令修建了最早的國道——馳道。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築甬道,自咸陽屬之。是歲,賜爵一級。治馳道"。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頒布法令,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第二年,秦始皇便下令修築以咸陽為中心,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

《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

秦馳道在平坦之處,道寬五十步(約今69米),隔三丈(約今7米)栽一棵樹,道兩旁用金屬錐夯築厚實,路中間為專供皇帝出巡車行的部分。

近年在河南南陽發現有古代的"軌(鐵)路",經測定,正是兩千多年前的秦朝遺蹟。其原理和現代鐵路無異,還是複線,只不過不是用蒸汽機車牽引,而是用馬力拉動。

軌道用木材鋪設,作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尚完好。不過枕木已經腐朽不堪,但還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樣來。

而且路基夯築得非常結實,枕木就鋪設在路基上。枕木之間的距離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馬匹一旦拉車到了軌道上,就不由自主地發生"自激振蕩",不能不飛快奔跑。

秦直道和弛道的修建,不得不說對於陸路交通的發達,促進經濟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義。

3.記里鼓車(計程車)

現代人出門,除了步行和自駕外,少不了打計程車。而車費的多少通過打表來計算,因此,計程車又叫計程車。

但是,計程車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只不過那時的計程車不是打表計費,而是打鼓計費,所以叫"記里鼓車",又叫"記里車"。而發明它的人正是張衡。

據《古今注》記載:"記里車,車為二層,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層擊鼓,行十里上層擊鐲"。記里車的構造與指南車相似,所利用的差速齒輪原理,早於西方一千八百多年。

所以,東漢時期的上班族們已經能夠叫車回家了。到了宋朝,記里車有了很大的改進。《宋史輿服志》中有關於記里車構造的詳細記載。

記里鼓車外形是獨轅雙輪,車箱內有立輪、大小平輪、銅旋風輪等,輪周各出齒若干,"凡用駕牛大小輪八,合二百八十五齒,遞相鉤鎖,犬牙相制,周而復始。"

除此之外,唐朝的《唐人筆記》里已有經能倒酒的機器人的記載;而時下流行的叫外賣,也早在宋朝時就已經有外賣小哥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