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趙爭霸中為何趙國會失敗?在民族融合的程度上,秦國也占有優勢

飛魚說史 發佈 2020-01-15T09:10:33+00:00

其實原因有很多,無論是政治改革,還是經濟發展,亦或是地理位置,趙國都不如秦國,此外,在民族融合的程度上,秦國也占有優勢,雖然這點未對秦趙爭霸最終結局有決定性的影響,但其作用也不能忽視。

序言:

三晉分,七國立;七國立,戰國起。

周平王東遷都城至洛邑,東周時代開啟,此時周王室的權威已經下降,而天下諸侯趁勢而崛起。

隨著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晉國而始成諸侯,諸侯國之間的兼并戰爭也進一步加劇,此時作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已自顧不暇,無力維持原本的秩序,中原大地逐漸形成了戰國七雄相互爭霸的競爭局面。

最終秦國在這場爭霸賽中,取得了勝利,成就了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

當再次把目光轉移到戰國末期,我們會發現這一階段,有能力統一華夏的並不是單單只有秦國,還有趙國,秦趙的爭霸構成了這段歷史的主旋律,在戰國時期的最後數十年,山東諸侯勢微,趙國卻憑一己之力獨自抵抗,至少可以說趙國在軍事實力上是不輸秦國的。

那麼秦趙爭霸中為何趙國最終失敗?其實原因有很多,無論是政治改革,還是經濟發展,亦或是地理位置,趙國都不如秦國,此外,在民族融合的程度上,秦國也占有優勢,雖然這點未對秦趙爭霸最終結局有決定性的影響,但其作用也不能忽視。

本篇筆者就著重從民族融合的方面,聊聊秦趙兩國的差距,進一步指出秦國統一華夏的必然性。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

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呂氏春秋·先識覽》

西周時期,中原大地上並無明確的民族之別,而林立的諸侯國似乎是充當了區別民族的角色,正如上述引用所說,周朝分封的諸侯國有四百多個,而「服國」也有八百多個,林立的諸侯國最終形成了一個個相互有別的氏族國家。

周朝時期的諸侯國,並不全是周王室冊封的,在當時的「中原」外部,還存在著少數民族之國,比如說戎、狄、胡等,這時期的諸侯國究竟有多少個,其實沒有確切的答案,《呂氏春秋》中所說的也只是一個大概數字。

不過到了春秋時期,諸侯國的數目僅剩百餘個了,這時期的諸侯國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一些少數民族的氏族國家升格為了諸侯,比如說白狄的中山國,越族的越國,蠻族的楚國,還有巴人和蜀人的巴國,蜀國等等,這其中有被周王室分封的,也有自立的。

隨著戰爭的頻發和諸侯國之間兼并戰爭的升級,諸侯國的數目在極具減少,而伴隨著這一進程的是氏族的融合,這也是不同氏族向華夏民族逐步演變的伊始。

戰國時代是中原大地上形成華夏民族的關鍵時期,戰國七雄的爭霸則進步一加速了這一過程,當然不同的諸侯國內部民族融合的程度也不盡相同,拋開其餘諸侯國不論,我們單說秦趙兩國民族融合的效果。

秦趙兩國的民族融合。

秦趙兩國地處中原的西部和北部,是與北方遊牧民族接壤的,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說白了打的就是人和錢,而這兩個諸侯國都打了遊牧民族的「主意」,那麼究竟兩國民族融合有何差別呢?

  • 我們先來說說秦國。

秦與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貪庚好利而無信,不識禮義德行,苟有利焉,不顧親戚兄弟,若禽獸耳。——《史記·魏世家》

秦國發家於西部邊陲,並且長期居於此地,從立國之初,就被中原諸侯所歧視,中原諸侯有個集會什麼的,那是根本不帶秦國玩的,就像上述引用,是魏無忌對魏王所說的話,這當然也代表當時不少諸侯的想法,那就是秦國與戎翟無異,沒有仁義之心。

那麼這是諸侯國對秦國的偏見嗎?其實也不見得,《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始秦戎翟之教,父子無別,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為其男女之別。

這句話是商鞅在趙良勸說他急流勇退時炫耀自身成就時所說的話,意思是說秦國本來的習俗和戎狄一樣,父子不分開,男女老少同居一室,而經過商鞅變法後,改變了秦國的教化,使他們男女有別,分居而住,這也進一步表明了秦與戎翟相近,而與中原諸侯有別。

而這句話同樣也間接表明了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在民族融合方面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不僅改變了戎翟落後的風俗,而且「營如魯衛矣」,魯衛是當時「高端文明」的代表,由此可見商鞅對秦國乃至民族融合的重大貢獻。

  • 我們再來說說趙國。

趙氏,中央之國也,雜民所居也,其民輕而難用也。——《韓非子·初見秦》

韓非子認為,趙國雖是中央之國,但雜民所居,而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國內百姓輕率而難以使用,這也就是說,趙國民族成分很是複雜,以至於到了戰國末期依然有「雜民」,這也成為了韓非勸秦王先滅趙國的原因之一。

既然韓非認為趙國此時有這種弊端,那就意味著秦國此時並無此憂慮,也從側面說明了秦國在「雜民」這一問題上處理的很好,至少要比趙國好,不然如果秦國也有「雜民」的問題,這種勸說也顯得蒼白無力。

此外,上述韓非子的話,《戰國策·秦策》中曾記載,張儀也對秦王說過,所以民族融合問題,是趙國一直不曾徹底解決的大問題,國家內部的各個民族無法真正融合,國家又怎麼會穩定呢,即使能爆發出戰鬥力,也只是短暫的,無法長久,這就是趙國民族融合不如秦國的最終結果。

秦趙兩國民族融合程度不同的原因。

趙之先,與秦共祖。——《史記·趙世家》

秦趙同宗同源,只不過後來經過演變成為了兩個不同的諸侯國,但是起初秦趙在面臨的外部環境上是相似的,比如說秦國周邊有義渠、巴國、蜀國和烏氏等少數民族之國,趙國周邊有林胡、東胡、樓煩和中山國等少數民族之國,此外兩個諸侯國還都有匈奴侵邊之患。

而上述我們已經提到了秦趙兩國民族融合的不同程度,當然,這並不是說趙國沒有進行民族融合,只不過秦國民族融合的速度要遠遠快於趙國,而程度也遠遠高於趙國,同樣的外部環境,卻有不同的融合成效,這究竟是為何呢?

  • 政治改革。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史記·商君列傳》

說到秦國的政治改革就不能不說商鞅變法,這是戰國時期進行的最為徹底也最成功的變法,秦國經過這次變法著實在根本上強大了,當然在變法之下,更進一步促進了民族融合的進程和程度。

正如上述引用所述,意思是一家有兩個以上的壯丁不分居的,賦稅加倍,這不僅發展了秦國的小農經濟,促使封建經濟的建立,而且改變了少數民族老少混居的陋習,進而為少數民族融和進華夏族減輕了阻力。

商鞅變法的時間在公元前356年,一直到公元前338年商鞅被車裂,期間近20年的時間,秦國都在穩固推行變法,多民族的秦國,在商鞅變法各項政策的推動下,逐漸消除了隔閡,形成了「秦人」的共識,正如《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而秦國在變法的期間,趙國和魏國正打得不可開交,一直到公元前307年,在趙武靈王的英明領導下,趙國才推行了加快民族融合進程的胡服騎射,也就是說,在政治改革上,趙國落後了秦國近50年,戰國時代本來就200多年,這落後的五十年,趙國拿什麼彌補呢?

趙國胡服騎射之後,相繼征服了周邊的林胡、樓煩、中山等少數民族之國,這是好事,但又是壞事,好在趙國胡服騎射顯出了威力,壞在趙國沒有充足的時間來融合這些少數民族,楊寬先生也曾在《戰國史》中指出:還未等趙國完全融合這些民族,就爆發了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後,趙國大敗,導致了綜合國力急劇下降,這也導致了趙國對周邊少數民族控制能力大減,本就沒有歸屬感的少數民族,又趁勢崛起,這無疑更進一步阻礙了趙國民族融合的進程。

此外,商鞅變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各項法令,以此來統一風俗,而趙國的胡服騎射征服了少數民族之國後,卻沒有制定相應的法律條文來統一風俗,這更導致了胡服騎射下趙國的民族融合的速度很緩慢。

  • 地理位置。

助成民族精神的產生的那種自然的聯繫,就是地理基礎。——《歷史哲學》

俗話說:八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這不單單指出了不同地區風俗各異,而且道明了在一個小型的區域內習俗是相同,所以地理位置也是影響民族融合的一個重要方面,正如上述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所說,就明確地指出了地理基礎是民族精神產生的一種自然的聯繫。

秦國地形包括關中平原和四川盆地,除了巴蜀之地外,地形地勢相對平坦,這一優越的地理環境,不僅有利於秦國發展農業經濟,而且為境內不同民族的密切交往提供了方便,久而久之,少數民族自然漸漸地被「秦人」所同化。

而趙國卻不是如此,趙國的地形地貌很複雜,如《趙國史稿》中指出:趙國的版圖可以分為4大部分,即河北平原、山西高原、冀西冀北山地和內蒙古高原,這四大部分是被山脈、山地所分割而相對獨立的,而後來秦國攻下趙國邯鄲之後,趙國貴族還能在代地繼續苟延殘喘,也和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古代不像我們現在的交通,面對天然的阻隔,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自然也很少,這就導致了趙國民族內部的少數民族很難形成統一的「趙人」的認識,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也在自然因素的阻隔下,相對獨立,這也導致了減緩了趙國民族融合的進程。

民族融合程度不同對秦趙爭霸的影響。

秦趙爭霸是戰國末期的主旋律,但是歷經長平之戰、邯鄲保衛戰之後,趙國徹底敗下陣來,不過在這兩次大戰中,秦國也沒有占到多少便宜,這點白起拒絕秦昭襄王再次出兵滅趙時曾說得很明白: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那麼為何秦趙兩國同樣受到了減員的打擊,而趙國一蹶不振,秦國卻在短短數年再次崛起呢?其實國內民族融合程度高為秦國快速增加國家人口提供了條件,上文我們已經提到秦國的民族融合程度遠高於趙國,這也就導致了秦國招攬周圍的少數民族更加容易,所以境內損失的人口比較容易恢復。

而趙國民族融合程度低,少數民族沒有真正的融入趙國,所以當趙國被秦國打敗之後,原本被征服的少數民族並不是想著怎麼幫助趙國抵抗秦國,而是趁機又「獨立」出去,直至趙國滅亡,匈奴依然是華夏民族的心腹大患,這也進一步說明了趙國民族融合程度低。

民族融合程度的高低還影響社會的穩定,想想也是,民族之間如果不能和諧相處,那麼民族間勢必矛盾重重,有句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雖然比較偏激,但也說明了如果大多數人不把其中一部分人當成「族類」,那麼也會帶著有色的眼睛看他們,社會穩定也只會成為一紙空文。

而這點在秦趙兩國也有表現,《荀子·強國》記載: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朴,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通過荀子的眼睛,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民風淳樸,社會安定和諧的秦國。

那麼趙國呢,《史記·貨殖列傳》記載:種、代,石北也,地邊胡,數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氣,任俠為奸,不事農商,這不僅說明了趙國北部少數民族的風俗,而且讓我們看到了趙國國內各民族並不「和諧」,這其實也是民族融合程度不高,無法將少數民族徹底融入趙文化的隱患所在。

結束語:

戰國末期,秦趙爭霸,兩國在軍事上旗鼓相當,但是由於政治、經濟、戰略、地理等方面因素的不同,趙國最終被秦國所滅亡,而在這一過程中,民族融合程度也是不可忽視的,而正是秦國在各個方面都有山東諸侯不具備的優勢,所以秦國攻滅六國統一華夏,其實是歷史的必然。

時至如今,我國依然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但更是統一的華夏族,不同民族之間雖然風俗習慣不同,但卻是和睦共處的,這是因為華夏族固有的傳統習俗與文化,已經被整個國家區域內的全體人民所共同繼承和遵循,共同的民族心理已經形成。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史記》、《呂氏春秋》、《韓非子》、《荀子》、《戰國策》、《戰國史》、《趙國史稿》、《歷史哲學》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