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的核心爆發力,在於打造消費者「學習場」

齊魯壹點 發佈 2020-01-15T09:29:29+00:00

工人日報 杜鑫書店在轉型的過程中,還有多少想像的空間?該如何進一步開拓發展思路?「學習場」這樣的大膽構想被提出來,說明轉型的道路越探越寬,已經跳出了原有的「書店+」思維。

工人日報 杜鑫

書店在轉型的過程中,還有多少想像的空間?該如何進一步開拓發展思路?「學習場」這樣的大膽構想被提出來,說明轉型的道路越探越寬,已經跳出了原有的「書店+」思維。實體書店業轉型已經成為共識,但不管轉向哪裡,主業都不能丟掉,不管形式怎樣變化,都應該以堅守書店的核心價值為前提。

據《文匯報》1月10日報導,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加上全民閱讀活動的持續推動,我國書店數量不斷增加。據2020中國書店大會發布的報告,目前中國實體書店數量超七萬家,2019年國內關閉了500多家書店,但新開書店數量超4000家,書店總量與增加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傳統的實體書店是閱讀的一方堅實陣地,如今,付費自習室也悄然興起,成為多元閱讀和滿足學習需求的一種新的趨勢,在很多城市漸漸落地開花,市場前景廣闊。從某種程度上說,付費自習室是「知識付費」在線下的延伸和拓展,消費群體很大。然而,為什麼付費自習室沒有開在早已熟知的、形態成熟的學習場所書店呢?提出這樣的問題,並不是說付費自習室這種盈利模式有多麼好,也不是說書店也應該開付費自習室來蹭熱點,而是在探討書店在轉型的過程中,還有多少想像的空間?該如何進一步開拓發展思路?

根據《2019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的內容可見,2019年,網店圖書零售碼洋規模增長較快,同比增長24.9%,規模達715.1億元;實體店繼續呈現負增長,同比下降4.24%,規模為307.6億元。這說明,越來越多人習慣在網上買書,實體書店僅靠賣書,未來堪憂。

考慮到書店的社會效益、文化價值,很多地方都出台了扶持書店發展的政策。以北京為例,2019年共計有239家書店獲得實體書店項目扶持,扶持資金近1億元。然而,如果離開了政府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一些書店恐怕有生存問題。對於多數書店來說,沒有情懷是做不大的,僅靠情懷又很難堅持做下去的,書店能掙到錢才能長久。

一些書店已經認識到了這一問題。根據相關報告,2019年實體書店行業的一個基本態勢就是在傳統業務基礎上進行多元化嘗試,賣書的同時還提供咖啡和文創產品,這幾乎成了一種潮流。這些「書店+」的探索滿足了一部分人消費升級的需求,卻存在有流量沒銷量的窘境:打卡、喝咖啡的多,買書的少。此外,咖啡、文創產品本身有自己的市場蛋糕,留給書店的已是很小一塊。

於是,不少業界人士開始聚在一起探討一個話題:書店重做——重做書店的價值,塑造全新的行業品牌形象。「學習場」的構想隨之被提出來,即全天候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收費的學習場景,讓消費者將線下付費學習的消費活動與書店緊密關聯起來。這既包括了付費自習室的形式,也包括付費講座、與知識付費平台共辦活動等等。一些書店已經做了類似的嘗試,比如河北省秦皇島龍媒書店去年組織讀書會、家居收納講座等40餘場收費活動,每場人數、收費等都進行了一定的探索,效果不錯。

實體書店業轉型已經成為共識。「學習場」這樣的大膽構想被提出來,說明轉型的道路越探越寬,已經跳出了原有的「書店+」思維,重新定義了書店,試圖讓其他行業主動+書店。

實體書店轉型雖是必然,但不管轉向哪裡,主業都不能丟掉;不管形式怎樣變化,都應該以堅守書店的核心價值為前提。書店始終應該是社會的文化綠洲、大眾的思考凈土、全民閱讀的牢固陣地。而讓書店的荷包鼓起來,這樣的堅守才會更有底氣。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