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讓文物「活」起來

菏澤日報 發佈 2020-01-15T09:37:13+00:00

為彰顯文物效應,成武縣創新文物管理保護機制,積極做好人文古蹟與城鄉建設、文化旅遊相融合的大文章,讓一處處文物「活」起來。在8平方公里的北部新城建設中,成武堅守歷史建築和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不盲拆、不盲建,注重發掘歷史文化元素,將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有機融合。伯樂相馬塑像、千里馬群塑

成武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大汶口、龍山文化時期居住點密集。夏代歸屬王朝,商成郜邑為王畿之地,西周初年建立郜國,秦時置縣。成武現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8處,市、縣級各34處,已知文物點140處,人文古蹟眾多。

為彰顯文物效應,成武縣創新文物管理保護機制,積極做好人文古蹟與城鄉建設、文化旅遊相融合的大文章,讓一處處文物「活」起來。

在8平方公里的北部新城建設中,成武堅守歷史建築和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不盲拆、不盲建,注重發掘歷史文化元素,將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有機融合。伯樂相馬塑像、千里馬群塑、文亭山、大台、小台、紅旗劇院等一個個歷史遺蹟成為閃亮的文化符號,鑲嵌在河湖之間,無聲地訴說著成武的歷史,闡釋著成武的文化。通過做好文化傳承保護,挖掘文化內涵,實施生態修復,公共文化設施配套等工程,保留了周朝古城的臥牛格局,對新石器時代的古蹟大台、小台、文亭山,古郜大堤,元代文廟欞星門,明清縣衙,清朝呂氏民居,民國女子學校,文革紅旗劇院等古老建築全部進行保護修復,留存了城市記憶,留住了文化鄉愁,提升了城市品位,彰顯了成武的文化底蘊。

唐初臥化塔是魯西南地區現存地面最早的古建築,也是成武縣新晉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地方配套征地工作完成的基礎上,按照規劃,正在進行地面硬化、綠化,修建柵欄圍牆,栽植綠化樹木,安裝電子監控,總計投資53萬元。並且與鄉村文化旅遊相融合,臥化塔周邊規劃栽植果樹,既可賞花摘果,又能參觀國保文物,著力打造成為人文盛景。

依託「成武縣民國女子學校舊址」,創立山東省第一家「教育博物館」。民國女子學校地處北部新城核心地帶,現有房屋28間。已邀請資質公司設計展陳大綱,規劃實施修建院牆、文化長廊、場景復原、製作展板、教材展示等。籌建工作正積極推進,2020年教師節前夕建成並開館,再現教育流傳脈絡,全方位展現成武縣教育發展歷程。

規劃好革命文物重點工程項目。已將文亭山革命烈士陵園、劉土城黨支部舊址、劉菜園磨盤砸坦克舊址、侯正業烈士故居、宋氏烈士墓地等五處革命文物,列為首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重點工程單位,設想對其進一步提升。在文亭山革命烈士陵園,計劃投資150萬元,修建大型展覽館,展陳革命烈士事跡、革命烈士遺物等,實施整體提升,努力升格為省保單位;在劉土城黨支部舊址,投資60萬元,進行維修展示,力求還原成武縣第一個黨組織的堅強性;在劉菜園磨盤砸坦克舊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四間土牆瓦房已殘破不堪,並且與舊址不匹配,規劃推倒重建「小皇城」四合院,力求復原場景,展示壯士壯舉,計劃投資100萬元左右。同時,努力升格為市保單位;侯正業烈士故居,在開通出路的同時,投資35萬元,進行革命烈士事跡展陳,努力升格為市保單位;在宋氏烈士墓地,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22位革命烈士墓碑,為展陳烈士事跡、修整墓地,計劃投資45萬元。規劃投資10萬元,引用高科技手段,全部安裝監控予以重點保護。五處革命文物遺蹟總計規劃投資400萬元,成武除積極自籌資金外,正努力爭取省市給予資金扶持。與此同時,成武還將革命文物遺蹟納入文化和旅遊規劃大格局之中,作為紅色旅遊景點供遊人觀光。並列為縣、鎮(辦)紅色教育基地,由所在鎮(辦)組織學生定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並定期組織黨員、幹部及入黨積極分子參觀學習,讓紅色永駐心間。

(隋啟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