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劇的發展是個攏火的過程

北青藝評 發佈 2020-01-15T10:05:30+00:00

擁有70多年歷史淵源的中央戲劇學院實驗劇團,去年4月恢復運營。近期,實驗劇團打造、全中戲班底演出的音樂劇《幸運的傢伙》中文版,將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小劇場。

擁有70多年歷史淵源的中央戲劇學院實驗劇團,去年4月恢復運營。近期,實驗劇團打造、全中戲班底演出的音樂劇《幸運的傢伙》中文版,將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小劇場。

音樂劇《幸運的傢伙》中文版劇照

該劇講述一筆巨額財富如何改變一幫小人物的命運軌跡,充滿冒險色彩。原版曾在美國外百老匯等地熱演,榮獲理察·羅傑斯獎最佳音樂劇獎等獎項。中文版在音樂、節奏、情境等方面與原版保持一致,同時考慮中國觀眾的欣賞習慣,對配器、劇情、場景等作出一定調整。

圍繞該劇為何走出校園、音樂劇教學與行業的關係、中國音樂劇的發展困境等話題,北青藝評與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系主任、《幸運的傢伙》項目策劃劉紅梅展開對話。

北青藝評:作為中戲音樂劇系的主任,為何會參與具體劇目的策劃工作?音樂劇系與實驗劇團是什麼關係?

劉紅梅:教學和藝術創作一直是中戲教師工作的兩大重頭。實驗劇團恢復運作之後,我們做的項目策劃、創作、製作與監督等工作,要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考慮如何與市場接軌。項目的類型也不止音樂劇,將來還會有話劇、舞劇、歌劇等。學校會根據教學安排和校園劇場演出的情況,將能夠代表中戲品牌的成熟項目,通過實驗劇團的演出放入市場。創作演出劇目會打通、集結全校的力量,《幸運的傢伙》便吸引了表演系、歌劇系的老師加盟。

北青藝評:中戲有不少保留劇目,每年也會排演新戲,實驗劇團首度面向市場,為何選擇《幸運的傢伙》?

劉紅梅:學校的教學大戲通常都會選擇演員比較多、適合大劇場演出的作品,這樣會讓儘可能多的師生參與。音樂劇系以前也是如此。2018年初,我們給音樂劇系的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做培訓,想嘗試用一部中小型音樂劇,來訓練師資、做科研。

我們通過外教知道了《幸運的傢伙》,這部劇的音樂很有特色,適合教學研究,劇情充滿懸疑色彩兼有幽默成分,價值觀又積極向上,可以說既具學術價值,又有較高的市場接受度。

鑒於原故事的發生地蒙特卡羅距離中國觀眾比較遙遠,我們讓劇中來自四面八方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澳門相遇,並加入了一些適合劇情的方言表達。在學校演出時受到歡迎,後來我們帶著這部劇去開全國音樂劇研討會,也受到了歡迎,就留下成了學校的保留劇目。

北青藝評:初期籌劃便考慮到了它的市場性,將商業元素納入教學內容,是否會破壞教學的純粹性?

劉紅梅:教學不能拘泥於學術研討,學生畢了業總要與市場、社會接軌。教學從課堂過渡到舞台階段,劇團應該發揮連接學校與市場的橋樑作用,防止學生走上社會後無所適從。

另外,師資力量不強的話,人才質量就很難達到高水準。學校里許多教學劇目,比如《櫻桃園》《紅白喜事》《幸運的傢伙》等,都有教師與學生兩個版本。老師們不僅上課教書,也會通過排戲、演戲等,在學生面前進行示範。

在師生同台的演出中,角色創作只有演員與角色,適合扮演是前提,不以選老師還是選學生為標準。劇團的存在不是為了一個班、一個系,而是整個學院的教學實踐基地,也是推廣好作品的實驗田。教學孵化出的一些優秀項目,推到社會商演,不必再把觀眾請到學校里看戲,我們可以聽到更真實的反饋,以便調整教學。

北青藝評:不過現在市場上叫好叫座的音樂劇多為原版引進,中文版成功的案例比較少,優秀的原創作品更是難能一見。

劉紅梅:現在觀眾去天橋藝術中心、保利劇院等劇場看的音樂劇還是偏於大而全,當然幾個人演的音樂劇也有。我認為,引進的題材可以進一步拓寬,讓中國觀眾看到各種風格、樣態的音樂劇。打開觀眾視野的同時,也能刺激創作者,推動中國音樂劇的發展。

我比較推崇外國音樂劇作品的本土化。我們不是英語、法語國家,中國觀眾看原版音樂劇,即使外語很好,理解與接收時也會有不少偏差,畢竟文化不同。本土化做好了,從劇本、人物的解讀空間,到舞台呈現、音樂演繹,再到整體的精神與價值,都能釋放得比較充分。這也是雙贏的事。國外優秀的音樂劇製作機構,也很希望他們的作品能推出中文版。他們看重中國的市場蛋糕,但動不動就把原版帶過來演,成本太高。

當然,如何本土化是個問題。中戲音樂劇系也一直在探討,劇本怎樣翻譯?直譯與意譯如何兼顧?音樂能否用合理的中文演唱?這些都是課題。我們在教學時,也遇到許多不盡如人意的波折,但我認為,學校的環境氛圍開放,又有研究的支持,給本土化提供了反覆嘗試的空間。

這幾年國家對原創音樂劇的扶持力度很大,明星參與日益增多,這是個可喜的現象。不過原創的難度相當大,我們的創作者大多還沒有找到有機融合中國元素的方式,仍然是把音樂劇分成音樂、舞蹈、表演、舞美等幾塊,再整合在一起,用這樣的思維來做音樂劇。可是音樂劇應該是水到渠成的融合,不能是機械的整合。

但我一向認為鼓勵遠比指責更為有利於行業發展,音樂劇的發展是個攏火的過程。中國音樂劇的步子走得很慢也很艱辛,從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現在,三十多年過去了,喜聞樂見的音樂劇依然很少見。

國外風光的大製作,也是從劇本、譜曲等一點點做起來的。而國外的好戲,每年的數量也有限,就是得獎、熱賣的那幾部,它們遮掩了我們的視線,讓我們忽略掉大量的失敗作品。

北青藝評:隨著《聲入人心》節目捧紅了鄭雲龍、阿雲嘎等音樂劇演員,音樂劇逐漸出圈,有人認為現在中國音樂劇市場有井噴的趨勢,參演的明星也越來越多。你怎樣看待這種現象?如果再有類似的綜藝節目,你會鼓勵學生參加嗎?

劉紅梅:電視、網絡有龐大的受眾群體,對音樂劇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聲入人心》讓觀眾了解了音樂劇,但並沒有認識音樂劇全貌,節目呈現的只是某個好看的段落、好聽的單曲。如果要培養音樂劇演員或者推廣音樂劇,恐怕還需要更多的成品劇目。觀眾只有看了完整的劇目,清楚了段落或單曲與全劇的關係,才能辯證地去看整體與局部。

具體到某部音樂劇的品牌,需要經歷一段時間才能建立起來。現在很多劇為了眼球效應,會找名人、明星參演。這個當然可以,不過只能一個城市演兩三場。想要駐場演出長演不衰,明星顯然沒有這麼長的檔期。我們需要真正的音樂劇演員,心往一處使的創作、製作團隊。

我不太鼓勵在校生不去上課而去參加綜藝節目。從國家培養人才的角度,學生還是應該腳踏實地夯實專業基本功,經過學校的實習劇目、實驗劇目、畢業劇目,走向社會才能羽翼豐滿,經受觀眾的審視。如果貿然走入社會,對他們的未來會有挺大的影響。

文|梅生

本文刊載於北京青年報2020年1月10日C6版《青舞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