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表達的意境,看王國維美學觀點

昭烈名臣 發佈 2020-01-17T10:55:13+00:00

李白是個高手,這首詩看起來把事情說得很明白,人物地點事件全都有,但你仔細一品卻又什麼都沒有,地點很虛幻,人物關係李白和孟浩然關係不明確,去揚州這件事又完全不知道去幹什麼,去多久,是好事還是壞事,這些我們統統都不知道,正是因為不知道,脫離了實際的現實,才能讓這首詩不斷流傳,哪怕實在


唐代詩歌是我國詩歌創作的一個巔峰時期,誕生了無數傳頌後世的好詩,讓我們每每讀到這些佳作時,哪怕是時隔千年也能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

寫豪邁之情的,仿佛置身於邊塞之中,寫閨閣幽怨的,似乎看的到那哀傷的眼神,寫離別愁緒的,內心中已覺那寫的就是自己,不同類型的唐詩總能讓我們百轉千回,在不同的感受之間切換,並能夠真切體會到作者索要描繪和傳達的東西。

但大多數人雖然知道唐詩很美很好,但卻並不知道為什麼美,甚至的不同的人對唐詩之美的理解也不一樣,這就是美學所要回答的問題,今天我們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為例,闡述一下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闡釋的一個美學觀點「遺其關係限制之處」。


(1)一首多層次的詩

中國的詩歌傳統一直都有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區別,有些人寫詩喜歡用典故,把詩寫的高貴典雅,以抒發情懷詩以言志,這個傳統來自於《詩經》,比如李商隱的詩就特別喜歡用典,詩也寫的是雲山霧罩,你如果不是對古典文化很熟悉的話,你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寫什麼,比如「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裡面就用到了很多文學典故。

有些人寫詩則傾向於白話,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得懂,比如白居易寫詩,據說太寫詩會念給不識字的老太太聽,寫出來讓老太太都能聽懂的詩,這是白居易的風格,「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簡單明了。

但這並不是絕對的,有些詩寫的不但讓普通人看了覺的喜歡,而且在有文學知識的人眼裡,寫的也是巧用典故,這樣的詩是雅俗共賞是難得的好詩,比如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是一首流傳度非常高的送行詩,淺顯易懂描繪了一幅李白送別友人的畫面,看上去渾然天成沒有一點雕飾的痕跡,入選小學課本,哪怕是一個小學生都能理解這首詩的意思,並能體會到這是一首好詩。

但實際上這首小學就學過的詩,你再大一點讀過的書再多一下,就會知道這裡看似白話般的平鋪直敘,但實際上隱含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文學典故,一個是黃鶴樓一個是下揚州。

黃鶴樓是一個跟仙人有著密切關係的地方,甚至有些版本里黃鶴樓就是因仙人而建,比較詳細的版本出自《報應錄》原文如下:

辛氏昔沽酒為業,一先生來,魁偉襤褸......先生笑曰,吾豈為此,忽取笛吹數弄須臾,白雲自空下,畫鶴飛來先生前,遂跨鶴乘雲而去,於此辛氏建樓名曰黃鶴。

這段故事記載了仙人升天的故事,在古代一提起黃鶴樓大家聯想到的都是跟仙人有關的故事,第二個就是下揚州的故事,這裡面也是有一個典故,出自南朝梁人殷芸的《殷芸小說·吳蜀人》一文:

「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或願多資財,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李白非常巧妙的把黃鶴樓里的鶴和騎鶴下揚州聯繫起來,讓你一讀到這首詩的第一句立馬就能想到這兩個典故,如此巧妙的結合,充分顯示了李白的才華。


(2)無用才是美

這首詩看似平淡寫實,實際上正是應了王國維的一個美學觀點那就是「遺其關係限制之處」,意思就是美的東西必須是脫離了現實的關係和限制,這才是美最本質的東西,超越具體之上才能達到美的境界。

我們看這首詩,看似人物的地點事件都有了,但是又都是非常抽象的,黃鶴樓送別,為什麼不寫成武昌城送別呢,這樣寫不但美感全無,而且給人一種非常具體的感覺,把地點寫成黃鶴樓雖然有具體的名字,但是在你的腦海里它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完全不像武昌城那樣具體,更有一種這是所有高樓都有的那種感覺,而你如果寫了武昌城,那他就只能在武昌一點聯想的餘地都沒有。

還有詩中只說了送別,但並沒有說具體的去揚州做什麼,失去經商呀還是做官,是流放呀還是升遷,看似有明確的地點,但實際上突破了現實關係限制,去揚州幹什麼沒有說,而且下揚州這個下子,本身就能讓人聯想到很多東西。

這就是美,只有脫離了具體的現實的各種關係,抽象出來之後,你才能感受到那種美,要是直接寫出來去揚州做什麼,不但是沒有聯想典故的餘地了,而且處在一個複雜的網絡中間,去揚州要做的事情,早就被圈定的死死的,完全無法生出美感。

現實中我們走一條路,目的性關聯性很明確,那就是這是一條上班的路,這是一條回家的路,因為這種目的性很明確,所以我們根本無法欣賞它的美,因為在我們心裡,它就是上班或者回家的,但這條路存在著現實關係的時候,那麼這條路就無法是美的。

只有「遺其關係限制之處」,讓我們毫無目的毫無關聯的走在一條路上,漫無目的毫無方向,這個時候你才能發現這條路的美,這個時候這條路才有了美的可能,如果你知道這條路通向何方,一旦有了這樣的聯繫和限制,那麼這條路的美也就蕩然無存了。

李白是個高手,這首詩看起來把事情說得很明白,人物地點事件全都有,但你仔細一品卻又什麼都沒有,地點很虛幻,人物關係李白和孟浩然關係不明確,去揚州這件事又完全不知道去幹什麼,去多久,是好事還是壞事,這些我們統統都不知道,正是因為不知道,脫離了實際的現實,才能讓這首詩不斷流傳,哪怕實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事情送別,用這首詩來形容當時的心情也是合適的,這就是這首詩最大的魅力,他並沒有限制你的應用場景。


(3)距離產生美

我們經常說距離產生美,這句話背後其實就包含了美學的價值,只有拉開距離脫離實際的聯繫,才能讓我們用一種審美的眼光而不是實用的眼光來看待一件事物甚至是一段關係。

你早上吃飯時候用的碗,哪怕他真的是價值連城,但是當你吃法的時候,它就是具體的,他的目的就是用來吃飯,你吃完飯之後還要上班,今天起床有點晚了,所以今天要快點吃,因為要昨天熬夜趕報告,今天提前去公司要準備年終的總結大會。

在如此具體而微的關係面前,我們每天都會遇到,我們根本無法估計吃飯的那隻碗是不是美的,不是說那隻碗是不是美,而是你根本就不會想到這個問題,它在這一段早晨的關係里,僅僅是一個無足輕重微不足道的工具。

但是當這隻碗一模一樣的碗被擺在了博物館的玻璃櫥窗里,你仔細看了看這隻碗的質地、光澤、紋路、花紋、年代等等之後,你會被眼前的這件藝術品折服,此時你會感覺到一種發自內心的讚嘆,如同孔子辦發出一聲「美哉輪,美哉換」的感慨。

這就是王國維的「遺其關係限制之處」美學理論的具體表現,一隻碗只要被剝離了與實際的聯繫,才能真正展現它的美,只有拉開距離去欣賞他,才能感受到這種美的存在。


小結:美學是一門學問,並不是爭論誰美誰不美的世俗言談,我們從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體會到王國維提出了脫離實際關係限制的美學標準,這種美學標準同樣也可以運用到很多方面,告訴我們美的一個來源,那就是必須脫離了他的實用價值美才能夠真正顯現出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