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胡月正:髖關節疾病與置換

健康界 發佈 2020-01-17T11:01:11+00:00

作者:杏林幫官媒專家簡介:胡月正,副主任醫師,蘇州大學在職博士,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關節外科以及運動醫學主要負責人。

作者:杏林幫官媒

專家簡介:胡月正,副主任醫師,蘇州大學在職博士,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關節外科以及運動醫學主要負責人。中華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上肢學組青年委員,浙江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青年副主任委員,浙江省康復協會運動醫學分會青年副主任委員,浙江省解剖協會骨關節疾病分會委員。

1、哪些患者適合做髖關節置換?

(1)髖關節各種炎症性關節炎,包括原發或繼發性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Charcot關節炎等;

(2)股骨頭壞死;

(3)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或半脫位、髖臼發育不良;

(4)髖關節融合或假關節形成;

(5)髖關節周圍腫瘤;

(6)靜息期感染性關節炎(包括結核);

(7)髖關節重建術後失敗的修復。

2、股骨頭壞死如何診斷治療?

細菌感染(如骨髓炎、骨結核、化膿性關節炎)和缺血(如外傷、酒精、激素等)都可以引起骨壞死。如果骨壞死發生在股骨頭部位,則稱為股骨頭壞死。股骨頭壞死的臨床症狀為腹股溝、臀部和大腿部位的疼痛,髖關節內旋活動受限。根據病史和臨床症狀,結合核磁共振(MRI)可以診斷早期的股骨頭壞死,而X片能明確診斷的股骨頭壞死通常為中、晚期病變。減少負重,使用非甾體類藥物和理療,恰當的髓腔減壓,壞死骨刮除手術等可用於早期的股骨頭壞死治療,推遲關節置換的時間。對於中、晚期病變,人工髖關節置換是唯一可獲得長期療效的方法。

3、什麼是髖臼發育不良?

髖臼發育不良是指因髖臼發育障礙而形成的一種髖部畸形,好發於女性。主要病理改變為髖臼變淺,致使髖臼對股骨頭的包容與覆蓋不足,而導致髖關節力學傳導異常,逐步引起關節軟骨的損傷與退變,最終導致髖關節骨性關節炎。髖臼發育不良是致殘率很高的疾病。早期髖臼發育不良無明顯的臨床症狀,因此不易早期診斷。隨著年齡的增長,在20—40歲左右逐漸出現症狀,最初表現為髖部酸脹不適,久站或長時間行走後加重,休息後好轉。隨後出現髖部疼痛,以大腿根部、腹股溝區為主,有時會伴有膝關節疼痛。早期髖關節活動無明顯障礙,隨著病情進展,髖關節疼痛進一步加重,髖關節活動也受到影響,患者出現跛行甚至脊柱側彎。症狀出現的年齡越小,表明髖臼發育不良的程度越重,預後也就越差。通過拍攝髖關節X片,即可確診髖臼發育不良。

4、什麼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手術一般流程?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目前最成功的手術之一,是利用人工材料,替換已病廢的髖關節,充分模擬正常的髖關節結構特點,恢復其運動功能。其治療效果經過三十多年的臨床實踐,已經得到充分的肯定,可有效的緩解關節疼痛、矯正畸形、恢復和改善關節的運動功能,快速消除上述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手術一般流程:

(1)手術前護士會在做好手術區的清潔和消毒。

(2)一般手術前4-6小時即不能喝水、吃任何食物,以防麻醉後發生嘔吐。

(3)病房護士送患者到手術室後,要經過術前核對、固定體位、開通靜脈補液等術前準備,然後由麻醉醫生根據的病情和身體情況選擇麻醉方式。

(4)麻醉起效後,手術醫生開始術前消毒並進行手術,,取下壞死的關節,換上人工髖關節,整個手術過程一般在1小時左右。

5、人工髖關節有哪些優缺點?

優點是:(1)手術技術成熟。(2)手術治療期較短,住院約10天以內,恢復期2-3月左右。(3)關節疼痛基本上可以完全除去。

缺點是:(1)對跑步、登山這類運動有影響。(2)手術後不建議完全下蹲。(3)手術後過了10-15年,骨和人造關節之間可能會有鬆動,需予更換的比例數為5%-10%左右。(4)人工關節感染的治療非常困難。1%的人手術後引起感染,需延長治療時間,甚至不得不將人造關節拔除,待感染控制後,進行關節再置換。再置換關節的感染率要高於第一次手術。(5)價格較貴。

6、怎麼選擇一個好的人工髖關節?

當病人決定採用人工關節置換的治療方法後,常常提到一個問題是:什麼樣的人工關節才是最好的人工關節?首先,不同病人應選擇不同的人工關節。就目前情況而言,人工髖關節不論從假體本身而言還是從手術操作技術方面已經非常成熟,人工髖關節已經廣泛地應用於臨床並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選擇人工髖關節假體與選擇其它商品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一旦人工髖關節假體被置入人體內就不便於隨意「更換」,即使「更換」其代價也相當大,可以說不能只用金錢來衡量。所以如何選擇一個好的人工關節應在專家的指導下做出慎重的選擇。

醫生要選擇一個適合病人的假體。最貴的不見得最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拿膝關節來講,現在有旋轉半月板和固定半月板。年輕一點的患者,適合做旋轉半月板,骨頭切得少,耐磨程度高,假體的壽命較長。若是年輕一點的患者換髖關節,就建議用好一點的假體,起碼是陶瓷頭的,耐磨。但老年人就沒必要非選貴的,老人本身活動少,安裝後體現不出價值。

7、髖關節假體使用期限和療效?

人工髖關節的使用壽命問題,與醫生的手術技術、假體的設計和材料以及患者的因素密切相關。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廣泛使用,人工髖關節的使用壽命也大大提升。如陶瓷技術已經從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塑料聚乙烯內襯也從普通的聚乙烯發展到交聯聚乙烯,到現在高交聯聚乙烯的使用,耐磨程度越來越好。研究發現,每十年磨損情況不到0.1毫米。另外,人工髖關節的設計越來越符合人體的解剖生理學,比如現在的技術可以讓患者自己的骨頭長到人工髖關節裡面,這樣髖關節與骨頭之間的固定就更加牢靠,保證了新關節的使用壽命。從最新的文獻,以及很多登記系統,如瑞典登記系統、美國登記系統、英國登記系統中發現,除感染、外傷等因素之外,人工髖關節使用15年~20年後的優良率為90%—95%,20年~30年的優良率為85%—90%。也就是說,裝了人工髖關節20~30年以後,100個患者中仍然有85~90個患者可以繼續使用。

人工關節手術的最大好處在於能夠術後消除關節疼痛,大大改善關節的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從而在有生之年能夠很好地工作與生活。成功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可以使您無痛地生活並滿足日常活動,對於已發生破壞的髖關節來說,其它治療方法均不能達到同等療效。目前,越來越多的病人都樂意接受人工關節手術治療這一建議。

8、髖關節置換術後注意什麼?

髖關節置換術後早期(三個月以內)功能康復和鍛鍊以髖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訓練和關節活動度鍛鍊為主,特別是外展髖關節的臀中肌和後伸髖關節的臀大肌,肌肉的力量好壞直接影響到後期的行走步態和關節的穩定性。

髖關節置換術後患者需要特別注意生活習慣的轉變,如不能深蹲、不能過度內外旋轉髖關節、不能翹二郎腿等等,特別是在術後頭三個月內,姿勢不當可能會造成髖關節脫位。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及活動習慣,維護關節的穩定性,同時要注意對關節進行保護。要注意防治感染,有感染如扁桃體炎、皮膚感染、手足癬等要積極治療,拔牙等口腔治療後要預防性使用抗菌素。術後可以進行騎車、行走、跳舞、游泳等運動,但不鼓勵進行跑、跳等劇烈運動以及長距離行走、爬山等。

9、人工髖關節鬆動或感染如何處理?

即使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已經很多年了,髖關節也有可能因為不恰當的姿勢或者外傷導致脫位,一旦出現髖關節脫位就要考慮復位或翻修等問題,需要立即就醫;

人工髖關節一旦出現感染或無菌性鬆動,就需要進行關節翻修手術。有專門為翻修手術特製的髖關節假體及手術器械。翻修手術較初次手術複雜,可能需要植骨、更換關節假體類型或使用特製假體等。經過翻修術後,絕大部分病人可以獲得理想的手術結果。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