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高中的同學都知道 中國歷史先哲的語言智慧 閃耀著奪目的光輝

原點課堂 發佈 2020-01-17T11:07:10+00:00

在高中語文教材有幾篇文言文主要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遊說、諷諫類文章,篇目為《燭之武退秦師》、《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

中國歷史先哲的語言智慧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閃耀著奪目的光輝。

在高中語文教材有幾篇文言文主要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遊說、諷諫類文章,篇目為《燭之武退秦師》、《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以及先秦諸子散文,篇目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寡人之於國也》、《勸學》。這幾篇文章,給我們展現了諸如孔子、孟子、燭之武之類的傑出遊說家,諸如鄒忌、觸龍之類的著名諷諫之臣,他們的言語作品不僅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特定的言語交際任務,而且其獨特的語言效果,使人「玩之無窮,味之不厭」,大有啟迪後人、益人心智的特殊貢獻。

一語退千軍——一鼓作氣的遊說藝術


在《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中,集中展現了主人公燭之武「一鼓作氣」的遊說藝術。遊說也是一種語言活動,它要求交際者和受交際者構成的交際雙方,在交際活動中都必須作出積極的反應,這樣,交際活動方可進行下去,否則將導致交際的中斷。秦、晉入侵鄭國,燭之武求見秦穆公,穆公心知其意,因此在燭之武向他遊說時,採用了一種非合作的敵對言語心態,不管燭之武如何說,他總是一言不發。穆公的用意很明顯,他企圖以冷場的局面,使這次言語交際中止。若此,則燭之武的遊說目的便達不到了。但是,交際者燭之武就先以「鄭亡而秦無利可圖」、「秦越國以圖鄭土實難」、「亡鄭實益晉薄秦」、「晉國屢背秦義」的語篇打動受交際者秦穆公,使秦穆公在斟酌了自己的利害得失之後,對燭之武所反覆發出的語言刺激作出了反應,反應傾向是合作的,即願意中斷與晉國的聯盟,改變「統戰」政策。這便是言語學上「一鼓作氣」的交際方法,頗與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所記載的曹劌論戰的策略原則一致,這就是說:說話(言語交際)必須掌握時機與語境,要適時出語,見景發語,切不可該說話時不說,不該出語時又多舌,在交際對方情緒臉色不對時說話不注意表達方式。


誘導與伏擊——意他言己的諷諫策略


諷諫國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不容易的事總也要有人去做。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齊威王昏庸聽不進忠言,使齊國許多大臣心憂如焚,但是由於他們的諷諫方法不妥,齊威王不能接納,故使局面頗為難堪。鄒忌身為丞相,認識到齊威王好大喜功,愛聽順耳語的特性,又不允許人直言忠諫。與其他人的諷諫方法不同,鄒忌首先跟威王講了一個自己的私生活故事,使威王聽來頗感有趣,易於集中思想。當威王心理上解除了反諷諫的防線後,鄒忌再循序漸進地把話題引上事先預設的軌道,等到威王發覺鄒忌談說私情的用意時,鄒忌的諷諫已經完成了。仔細分析一下,鄒忌的諷諫語篇明顯地分為兩個部分:誘導篇與伏擊篇。誘導篇便是前一部分,鄒忌所說的自己私生活的故事部分,它由前提與結論兩個結構成分組成,前提是鄒忌身為丈夫、丞相,結論是妻子偏愛他,妾畏懼他,客人有求於他。伏擊篇便是諷諫語篇的末一段,即本語篇的語義重心所在部分,它也由前提與結論兩個結構成分組成,前提是威王身為國王,有權有勢,結論是「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鄒忌由自己是丞相,妻妾和客人違心地說他美,是個引子、前提;威王是國王,宮婦左右和天下人怕他而不敢忠言直諫是結論,當威王帶著愉悅、新奇的心理由誘導篇進入伏擊篇的傾聽後,心情就顯得平緩,反諷諫的心理就無形地被淡化、抑制了;當威王接受了誘導篇的事實,承認了伏擊篇結論的成立後,自然而然地就肯定了鄒忌諷諫語篇的總結論:「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由此,我們才看到了威王改過自新,廣開言路的結局。這便是鄒忌「意他言己」諷諫策略的成功運用。



請君入甕——誘敵深入,合圍擒之的諷諫技巧


《觸龍說趙太后》給我們展示了左師觸龍「誘敵深入,合圍擒之」的諷諫藝術。左師觸龍求見趙太后,目的同樣是為了勸諫她讓長安君出質於齊以解趙圍。但是,觸龍卻不忙於點題,而是先向她問安,拉家常,使她自以為觸龍體諒自己,自然便會解除對他的戒備,心甘情願地被他牽著鼻子走向了事先已布置好的陷阱。當觸龍見「太后之色少解」後,便逐漸向預定的伏兵地點移動,以男人愛兒子的話柄作為「誘敵深入」之餌,引出了趙太后愛長安君的話題。至此,趙太后已進入了觸龍的伏擊圈,但是,此時還非用兵之時。因為此時急於出擊,剛入圍的趙太后可能立即退出圈外,那麼觸龍的前功則盡棄。於是,他又進一步誘進,比較了趙太后愛燕後與愛長安君的不同,總結出趙太后愛燕後是出於「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的長遠考慮,而愛長安君是讓其直接繼承王位的短淺考慮。於是,觸龍主動地讓趙太后思考「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的重要話題,迫使趙太后承認自己愛長安君不及愛燕後那麼計遠。至此,使趙太后俯首就範:讓長安君出質於齊。於是,觸龍的「誘敵深入,合圍擒之」的戰術全面成功。


循循善誘——先秦諸子的語言智慧


關於《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作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學語言智慧,學生容易作出分析和評點。輕鬆和諧的氣氛,循循善誘的方法,因材施教的原則,各具個性的應對,客觀公正的評價,展現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特徵與精神氣質。全篇圍繞「言志」展開師生對話和討論,語言思路清晰,不枝不蔓,緊扣中心。按照循循善誘的方法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弟子們的看法作出臧否和評價,這是孔門教育的重要方式。在《侍坐》里,孔子對弟子們所談的人生理想,就表示了三種不同的態度,並採用不同的語言評價方式,對弟子一一作了評價。對曾皙表示贊同,甚至欣賞。對子路表示否定,但心平氣和,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絲不滿情緒。對冉有、公西華沒有表示可否,採用的是「延時評價」的方式,同時也表明孔子對冉有、公西華二人所談的內容不怎麼感興趣,但還是基本肯定的。《侍坐》作為《論語》中篇幅最長,文字最美的一篇,比較集中地反映了《論語》的語言魅力和語言特色,確實值得細讀。


善思能言——古代先哲的演講藝術


作為中國古代優秀演講詞的《寡人之於國也》(孟子)和《勸學》(荀子),結構嚴謹,善用比喻,多用排比,氣勢充沛,說理透徹,語言質樸,是兩篇不可多得的優美演講詞。通過這兩篇文章,我們可以體會到古代先哲高超的演講藝術。


孟子的《寡人之於國也》一文從表面看,鋪張揚厲,似乎散漫無綱,實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而且環環相扣,不可分割。這篇文章三部分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對每一部分的內容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體現了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繫,把全文各部分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其次,孟子善於運用比喻說理,文字顯得從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謂「盡心於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

第三,在語言上使用整齊的排偶句式,音節鏗鏘,氣勢雄辯。荀子的《勸學》條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闡述一個具體問題。而且總在文字的開頭、結尾部分作出明確的交代,首尾相互照應,寫作方法謹嚴、樸實。巧妙地運用大量比喻進行論述,這是《勸學》一個十分突出的特色,使說理生動鮮明、靈活自然,將議論逐步引向深入。


有時又採用對比的方法,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勸學》句式整齊,讀時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適當夾進散句,使文氣流暢而不呆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