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華為和網際網路商的步步緊逼,通信運營商如何絕地反擊?

e資訊 發佈 2020-01-15T11:11:13+00:00

但是,由於通信運營商除過通信服務外,沒有自己的核心產品,雖說各家在網際網路應用方面探索的很多,但在當前,運營商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卻是不爭事實,管道化的命運好像很難以改變。

不將自己徹底淪為管道,是通信運營商自4G時就努力奮鬥的目標。但是,由於通信運營商除過通信服務外,沒有自己的核心產品,雖說各家在網際網路應用方面探索的很多,但在當前,運營商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卻是不爭事實,管道化的命運好像很難以改變。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進入全面的數字經濟時代後,最重要的2B市場不止是運營商爭奪市場,更成設備商和網際網路商爭奪市場。比如最早,各城市的數字建設及智慧運營,基本上都是運營商的天下,但現在卻被網際網路商逐次攻陷。比如在湖南長沙,城市大腦被騰訊奪走,標的5.2億;政務雲二期被華為奪走,標的2.4億,要知道,一期的政務雲還是湖南電信的地盤,現在卻成華為的領地。



實際通信運營商遇到此類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從沒有自己的核心產品。雖說像中國電信嘗試的翼聊、天翼雲,中國聯通的沃支付,中國移動又準備重新啟用的飛聊等,這些網際網路應用嘗試沒一個能成為真正的殺手鐧,大多都是半死不活浪費著很多資源。相對而言,在通信運營商市場中唯一有點代表性的網際網路應用,可能還得屬中國電信的天翼雲,其在第三方的價值榜和規模排名中,目前位列前五之內,具備一定的競爭實力。但通信運營商的網際網路應用產品,也就僅此個別產品可拿得出手,與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商推出的已能全面改變人們生活習慣的應用產品完全沒得比。



說通信運營商對研發不重視吧,好像並非如此,三家運營商都各自有三四個研究院,也都進行著各種系統及應用開發,為何就沒效果呢?實際,通信運營商留不住人才已是當前面臨的困難問題之一。同時,通信運營商做什麼事大多採用外包形式,其真正的背後實力是像華為這樣的設備商而已。如果華為不走向前台與運營商爭食,運營商的生活還能說得過去,但若像華為這樣的設備商走向前台,那有運營商玩市場的份?!



此前,華為任正非還曾經說過,華為永遠不會介入運營!但現在呢,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華為成立的雲與人工智慧事業部,就是與運營商爭奪即將到來的雲和AI地盤的。按網友的說法是:華為現在左手賺著運營商的錢,右手扇著運營商的臉,完全的是以戰養戰,就像湖南長沙的政務雲讓華為從運營商手中直接奪走就是活生生的案例。所以,有網友就認為:運營商以後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不是阿里,騰訊,而是華為。

5G時代即將來臨,公認的殺手鐧應用就集中在AI、雲技術、大數據這些方面,可是通信運營商有哪一個在這三點應用上能拿得出手的應用?沒有產品,管道化命運就必不可免。



另有網友提出,目前四大5G運營商中,中國廣電的5G還未正式開建,據稱華為是最大技術合作夥伴。由於廣電在通信市場運營上的全面缺失,假如將技術問題完全交由華為掌握,以華為的能力,如果完全敞開膀子干,恐怕要重新定義通信運營市場了。這種後果想想都可怕,實際現在本身就已如此——在國內市場建立通信網絡,哪家運營商能避開的了華為?

所以總結而言,面對設備商和網際網路商的步步緊逼,通信運營商的發展前景目前挺嚴峻,如果不讓自己徹底淪為管道,已成決定運營商生死命運的最主要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