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安眠藥的種類與選擇

醫學科普顧事 發佈 2020-01-17T11:59:48+00:00

常用的安眠藥主要有四種,它們是:1、苯二氮卓類。這是一種通過增強神經信息傳導物質神經傳遞功能,使神經細胞超極化,產生抑制效應的鎮靜安眠藥。



常用的安眠藥主要有四種,它們是:

1、苯二氮卓類(安定類)。這是一種通過增強神經信息傳導物質神經傳遞功能,使神經細胞超極化,產生抑制效應的鎮靜安眠藥。主要有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侖(舒樂安定)、硝西泮(硝基安定)、阿普唑侖(佳靜安定、三唑安定)、奧沙西泮(去甲羥基安定)、氟西泮(氟安定)、咪達唑侖(咪唑安定)等。此類藥按作用時間長短可分三小類:一類為短效藥,主要用在入睡困難者或偶發性、暫時性的失眠症,如咪達唑侖(咪唑安定),作用時間短,孕婦、重症肌無力者禁用,精神分裂症及重症抑鬱症者禁用。第二類為中效藥,適用於睡眠淺而多夢者,如艾司唑侖(舒樂安定),不良反應少,老年、體弱者及小兒請遵醫囑。阿普唑侖(佳靜安定),有抗焦慮作用,不良反應見頭昏、便秘等。第三類為長效藥,適用於睡眠淺而早醒者,地西泮(安定),治療範圍廣,可抗焦慮及恐懼症,還用於緊張性頭疼,不良反應與阿普唑侖相近,青光眼與重症肌無力者禁用。氟西泮(氟安定),口服吸收完全,作用快,對於入睡困難者作用較好,有胃腸道反應,老年人可導致共濟失調。

2、巴比妥類:這是一類通過抑制上行激活系統的功能,使大腦皮層細胞興奮性下降而產生鎮靜安眠的藥物,這種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極高的敏感性,小劑量巴比妥即可抑制大腦皮質運動區產生鎮靜催眠作用;較大劑量可以使感覺遲鈍、活動減少、引起睏倦和睡眠,並對延髓中樞產生直接的影響,如呼吸頻率減慢,呼吸深度增加等。這類藥物依其作用時間的快慢、長短也可分為長效(如苯巴比妥)、中效(戊巴比妥、異戊巴比妥)、短效(司可巴比妥)三類。有口服和注射兩種給藥方法。口服長效類藥物在20~60分鐘內發生作用,中效類藥物在10~30分鐘內發生作用。注射給藥作用快,中效和短效類巴比妥鈉鹽靜脈注射幾乎即刻發生作用。口服或肌內注射,藥物作用可持續6~8小時,靜脈注射可持續3~6小時。



3、其它類。這類藥物主要有安眠酮(甲喹酮)、導眠能(格魯米特)、水合氯醛等。安眠酮,極易被胃腸道吸收,吸收率可達99%。它主要作用於大腦皮質,服藥後10~30分鐘即發生作用,可持續6~8小時,醒後無不適感,還具有鬆弛肌肉、抗驚厥的作用。導眠能,口服後迅速被胃腸道吸收,具有較強的鎮靜催眠作用,服藥後30分鐘即可人睡,藥物作用可持續4~8小時。水合氯醛,為最常用的催眠藥,其優點在於不過分抑制睡眠中的快速動眼狀態,醒後多無頭昏、睏倦等現象。常用量為10%的溶液10—20毫升,口服或灌腸,15~20分鐘入睡;作用可持續6~8小時。

4、褪黑素。褪黑素又稱褪黑激素,松果體素,有「體內安眠藥」之稱,由位於腦內的一個叫松果體的小器官分泌,且分泌非常有規律。通常情況下,在每天20點左右開始分泌,隨後含量逐漸上升,23點後迅速升高,凌晨2-3點鐘達到高峰,然後逐漸下降,到早上8點,褪黑素在血液中的濃度達到最低,晚上20點開始又一個周期。有一段時間,人們根據褪黑素的分泌規律與人的睡眠時間相吻合的情況,曾認為褪黑素與睡眠緊緊相關,適當補充褪黑素可以改善睡眠質量。但進一步的研究證明,它對治療睡眠障礙雖有一定效果,但因其副作用太多、太大,因此許多國家已經不許使用褪黑素,我國雖然還沒有明確說法,但使用者也要慎重從事。

ragment

前三種藥物的共同弱點是,長期使用容易產生耐藥性和依賴性,可再現較嚴重的戒斷症狀。如果突然停藥,會出現軀體軟弱、食慾差、焦慮不安、體重銳減、心動過速、眩暈、血壓下降、情緒不穩、激動易怒等症。心肺均有不同程度抑制呼吸中樞的副作用。因此一般性的睡眠障礙,能不用的還是不用藥的為好,確實需要用藥的要認真慎重選藥。如果有抑鬱或焦慮傾向,可選擇抗抑鬱藥。

現在,在使用安眠藥方面存在兩種誤區,一種是過分濫用。有的很輕的睡眠障礙也用藥物治療,有的長時間使用一種藥,有的多種藥不合理聯合或交替使用,有的與酒精合用等;另一種是懼怕不用。怕產生副作用,不敢用藥,哪怕是很重的睡眠障礙也硬挺著,不知道重度睡眠障礙造成的危害遠遠大於藥物副作用帶來的危害。當前要努力克服這兩種傾向,做到不該用的時候不要用,該用的時候一定要用,並且選擇最適合自己用的藥,儘可能做到科學用藥,合理用藥,把藥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