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李世民,以少數兵力擊退敵軍十萬兵力,那裡來的勇氣?

陳生淺談古今 發佈 2020-01-17T12:17:21+00:00

如果唐朝的史官偽造、歪曲歷史,身處千年時空後的我們,根本無從查證;歷朝歷代的史官都有替統治者溜須拍馬的臭毛病,捏造些祥瑞降世、英雄業績,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敗者沒有資格留下歷史,李世民是大贏家,所以,他想將自己抬高到什麼程度,旁人根本無權干涉。

自隋唐以後,歷朝歷代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史學家都特別喜歡將李世民的"虎牢關之戰"常常提起。我們再次回顧上文的里記載:"在這場戰爭中,李世民僅以3500名騎兵就擊潰了近30倍於這個數字的敵軍,一舉占領洛陽。",說到這裡歷史面哪來的勇氣去以少抗多呢?


如果唐朝的史官偽造、歪曲歷史,身處千年時空後的我們,根本無從查證;歷朝歷代的史官都有替統治者溜須拍馬的臭毛病,捏造些祥瑞降世、英雄業績,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敗者沒有資格留下歷史,李世民是大贏家,所以,他想將自己抬高到什麼程度,旁人根本無權干涉。


只是可惜了,那些相信了神話的後世軍事家,不顧士兵的性命,去重演李世民的大勝,焉有不敗之理?還好,在唐朝之後的一千多年裡,軍事家們均能冷靜看待李世民的虎牢關之戰,他們沒用手下士兵作為籌碼開玩笑,去模仿李世民的豐功偉績。


李世民攻洛陽,在正式開打前,先遣史萬寶自宜陽南據龍門,劉德威自太行東圍河內,王君廓自洛口斷糧道,黃君漢從孝水入河襲回洛城(孟津渡口處要隘),只剩西面留給主力軍來攻打。從布局上看,東西南北四面均已掐住要害,洛陽向四面伸出的觸角均被割斷,大區域防守被壓縮到洛陽城周邊,可以說未戰之時廟算已勝。


李世民決策的基準線是,王世充已經被揍的七葷八素,繼續圍下去事半功倍,如果撤圍將前功盡棄,王世充很快會滿血復活。唐軍雖然兩線作戰壓力大,但就看誰能堅持到底。對竇建德,李世民則是將唐軍兵精、有地利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將阻援的戰役意圖貫徹到底,徹底掐斷洛陽的一切援救。而非人們傳統印象中認為的,徹底擊敗並消滅竇建德。


李世民在戰鬥中注重戰前偵察,即使多次受到危險,但每次戰鬥都能作到知己知彼,善於發現作戰中的技巧,當敵人比我們強時,他經常用"堅壁挫銳"的戰法拖垮敵人,戰鬥中身先士卒,親自率領騎兵突擊敵陣,勝利後勇追窮寇,不給敵人喘息之機,因此獲得了每次戰役的勝利。在統一邊疆的戰爭中,他運籌帷幄,善於用將,挑選良將,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李世民用他卓越的軍事才能,為大唐盛世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關鍵字: